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8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科] 经方小个案(疲乏、失眠、腹胀等)--厚姜半甘参汤等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3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10: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症乏力、失眠、腹胀(午后甚)。诊断有:憩室炎(diverticulitis)、慢性鼻窦炎(Sinusitis)、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等。长期手指皲裂脱皮、手时热时凉、下肢冰凉、全身怕冷、耳鸣、背痛。出汗正常、口中和、二便可。查:体中,面赤,舌淡润有齿痕、苔薄白,脉和缓略弦。
  即处于厚姜半甘参汤(原方原量):厚朴24、生姜24、半夏9、炙甘草6、党参3,二付。服完汤药后吃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早)、桂枝茯苓丸(晚)。


  谢谢老师分享佳案、好按。
  特别是“服药时间安排在每天腹胀症状即将加重之前”,以及早服[肾气]丸,晚服[桂枝茯苓丸]。这种按证候以及自然界和人体阴阳盛衰的时间规律分别服药的方法甚妙,顺时借势,药半效倍,学习了。
  针灸若按子午流注来取穴,效果也比随时取穴好。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药测证,是治“气滞、湿困、痰阻、中虚”引起的腹满证(可兼呕、口不渴)的方子,午后人体阳气转衰,此时腹胀加重是应用此方的一个重要指征。
  腹胀午后重、余时轻;肚子气多、矢气后舒服。符合《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的论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舌淡润有齿痕、苔薄白,脉和缓”可知脾胃气虚、口当不渴。
  “背痛”属气滞血瘀,与“憩室炎(食道憩室?)、心房扑动”的病症关系较大。
  手时热时凉,是虚弱的中气与痰湿气滞相搏引起的;长期手指皲裂脱皮是湿气所致,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是微循环不畅,属于“肌肤甲错”的一种表现,[桂枝茯苓丸]的四大主证之一。
  “失眠”与血瘀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长期的顽固性的失眠,服各种滋阴养血平肝安神方子无效的患者,用[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的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效。[酸枣仁汤]里面也有活血的川芎,只是用量不大。
  “下肢冰凉、面赤”,中焦虚阻容易造成上热下寒,但患者还有“全身怕冷、耳鸣”的症状,加上年龄比较大(67岁),说明肾气也虚寒,[肾气丸]对证。
  老年人的慢性病起效不易、恢复也慢,确实需要坚持服药较长的时间。

  请教老师一个问题,党参补力弱,替代人参时用量可否加大一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6 11:14 , Processed in 0.06111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