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634|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通咨询] 左下腹肿物病例请教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32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2: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左下腹肿物病例请教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0-6-10 13:32 编辑

  胸闷气短,大便干稀不调,舌大满口却没有齿痕、而舌面中间有裂纹、且舌尖红有瘀点湿热痰阻之证
  推测有结肠炎、结肠膨大(轻微的疝气或者憩室或者套叠)、结肠息肉之类的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32
沙发
发表于 2020-6-10 13: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0-6-10 13:16 编辑

  这类病是“慢性生活方式病”,单用药物是治不好的,要以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肥甘精细、行为久坐少动,等)为基础。
  改变“甜腻、辛辣、精细、过饱”的饮食习惯对于康复非常重要,日常饮食要“低脂肪、高膳食纤维、忌辛辣、每餐只吃七八分饱”。

  据《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白皮书》(2016)的调查数据,近年来国民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只有11克,还不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25-35克)的一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的蔬菜水果摄入量为500-850克,这是针对普通人,如果要达到对肠道湿热证有治疗效果,至少应该按照这个推荐值的上限(850克,即1斤7两)来吃,同时主食中要搭配一定比例糙米、全麦粉、薯类、杂粮杂豆,才能达到每天30克左右的膳食纤维摄入量。

  全谷物“小麦”就是药食两用的佳品:
  麦麸健脾燥湿厚肠,所以祛痰湿的药多用麸炒法炮制,比如:麸炒枳壳、麸炒苍术……
  整麦益气生津除热,所以仲景用小麦来治疗虚烦脏躁([甘麦大枣汤])和胸闷而喘([厚朴麻黄汤])。


  膳食纤维摄入量与一些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
  刺激性肠综合症的症状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胃灼热、恶心、腹胀、饱满感、无痛腹泻、交替的便秘和腹泻、腹痛甚至结肠铰痛等。现在认为是膳食纤维缺乏引起的肠功能改变。增加膳食纤维常有良好的效果。如每天增加麦麸30g,6周后腹痛的次数和程度、心及结肠活动都显著减少。特别是麦麸有调节肠习性的功能,每天吃30g,原来平均3.8天大便一次的可缩短到2.4天,原来1.0天一次的可延到1.72天。
  过去认为憩室病要用低渣膳食,现在正相反。70个患者改成高纤维膳(包括每天3~45g麦麸)后,62人中有36%症状减轻,52%症状消失。另48个患者以麦麸饼干增加膳食纤维4.5g,为期6个月到3年,73%的患者症状得到控制,33%%疼痛消失。用安慰剂作双盲法试验得到类似结果。
  结肠内容物少后,肠腔狭窄,易形成闭合段,从而增加肠内的压力。同时,粪便硬和粘,需要更大的压力来排便,易得憩室病。膳食纤维增加粪的体积,能吸水,可降低硬度和粘度,有一定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32
板凳
发表于 2020-6-10 18: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脉得诸沉,皆责有水,大肠结包胀气,脉沉而舌无寒象,提示大肠湿热积滞。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湿热上输于肺,引起胸闷气短,所以丹参滴丸不管用。
  肺主气、朝百脉,湿热郁肺阻碍肺气运行,而血脉靠心肺之气推动,故脉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32
地板
发表于 2020-6-10 18: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左下腹肿物病例请教

haha 发表于 2020-6-10 17:15
大柴胡汤,如果还不行再合桃核承气汤。

  他这个左下腹的“肿包”,胀气则鼓、矢气则消,应该不是有形的癥瘕结块。
  病程8年了,久病入络,几剂汤药可能难以荡平。
  慢性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宜健康管理+丸药缓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32
5#
发表于 2020-6-10 21: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左下腹肿物病例请教

仲祖学童 发表于 2020-6-10 20:11
感谢您的耐心回复并不吝赐教。该患者确实患有过结肠息肉,已经通过结肠镜手术切除,术后症状仍不缓解。初 ...

  老师言重了,拙见仅供参考。

  脉沉弱,胸阳不振应该是有的。
  湿热久了也会伤阳气(湿为阴邪,热盛耗气),湿热与阳虚并存,[大黄附子细辛汤]相宜。

  至于不能吃凉的,吃了肠胃不舒服,我觉得可能主要是“肠胃易激”的原因,为肝气郁结所致,[四逆散]、[痛泻要方]等舒肝理气、祛风止痉的方子还是可以考虑合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32
6#
发表于 2020-6-12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左下腹肿物病例请教

liangxiong 发表于 2020-6-11 23:29
药能下到那个肿块吗?虚实应该以腹部最少是以少腹论,少腹松软,则是虚,有肿块也是虚。研究下腹诊,软硬深 ...

  对,少腹关元气海穴周围是人体丹田所在,元气汇聚之处,少腹部按起来松软如棉花,说明肾气虚损严重,机体自愈能力较差了。
  元气足的人少腹部按起来应该是充实有弹性的,但抵抗力太强也属于病态,少腹拘急甚至硬满,为下焦瘀热积聚之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032
7#
发表于 2020-6-12 22: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左下腹肿物病例请教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0-6-12 22:45 编辑
1358843 发表于 2020-6-12 21:22
类似的小腹肿块。我用大黄蛰虫有奇效。

谢谢老师分享临床经验。
  现代流行病以“营养过剩、运动缺乏”这两个基础病因导致的慢性“代谢病、血管病(络病)”为主,而[大黄蟅虫丸]恰恰主治血分湿热、脉络瘀阻,且攻补兼施、安全可靠,又是丸剂有廉价的中成药产品,非常适合慢性病痼疾缓图,所以当前中医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了。
  个人觉得此患者除了有血分湿热瘀络之外,还有气分郁滞痰阻,需配合理气解郁、通阳豁痰的方药,如[四逆散]、[枳实薤白桂枝汤]之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1 10:32 , Processed in 0.07227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