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10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听国医大师裘沛然讲故事 柴胡劫肝阴 此说不妥当

  [复制链接]

6

主题

2205

积分

522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05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7: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时候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中医是什么时候把所有的疾病都归结于六经的范畴了,诚然《伤寒论》方剂可以治疗杂病,但是毕竟伤寒论还是主要的,甚至几乎绝对的还是为治疗“伤寒”而写的,不然的话,《金匮要略》里的每一个病症为什么不按照《伤寒论》上的六经写呢?可见外感之证与杂症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反而现在几乎所有的都是什么少阳阳明之病等等直接拿伤寒论套用,我想“张仲景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气的吐血的”
       现在中医培养很多中医,但是几乎没有一个敢称为“国手”,诸如裘沛然,我不敢说医术怎样,但是绝对不能跟古代的名家,诸如叶天士,张璐等相比的,甚至差很远。
       其实柴胡劫肝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点你无须怀疑,只能说你懂不懂这个含义,为什么说的通俗点,这是常识,无需验证什么。柴胡劫肝阴是中医常识中的加以提炼而已。中医中药,本身来说几乎很难两全其美,补气之药,必定耗阴,诸如,桂枝,香附,益智仁,乌药,威灵仙等等,补阴之药,定会滞气,诸如熟地黄,阿胶麦冬,大枣等等,故而柴胡耗阴是肯定,之所以名家把此药特殊的拿出来说“柴胡劫肝阴”是因为,柴胡的升气分极其迅猛,由下往上,清香直上,比桂枝,香附,益智仁还厉害,故而补中益气汤加之,因为气分猛故而气分行那么阴分也随之(中医气血阳畅阴随),故而其会说劫肝阴。其实名家的意思是说,你要注意你不能仅仅为了升少阳之气,而伤肝阴,倘若血分足(肝藏血),用柴胡无妨,一旦血虚,就不能不考虑肝阴不足的问题,不然仅仅拆东墙补西墙,病必定复发。
     小柴胡主治口苦咽干目眩,不过少阳之气不升,郁于此,故而胸满之类,上焦不化故而目弦,与肝阴虚,而肝阳上亢之目弦,完全不同,前者可以用柴胡,而后者只能有用龟板,鳖甲之类镇下,是完全不同辩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205

积分

522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05
沙发
发表于 2017-3-26 00: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听国医大师裘沛然讲故事 柴胡劫肝阴 此说不妥当

xiaozheng 发表于 2017-3-25 11:33
我有时不明白一个问题------我想“张仲景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气的吐血的”(10楼语录第一段)

请问10楼 ...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本贴的说来说去的根源是在于伤寒的六经与杂病不能混为一谈,不能等同看待,说柴胡劫阴的实质就是为内伤杂病而论,其举例的错误在此,
  你问对仲景集六经如何认识,我只能这样回答你,疾病外感与内伤是不同,外感诸如,伤寒论,温病,都是流行之病,随经络的流行之气血犯病,与脏腑的阴阳气血不和的内伤完全不同,随经络的流行之气血犯病,故而有“传经之性”。与内伤完全不同的。但是疾病往往复杂,伤寒外感的同时可能有内伤的问题,故而《伤寒论》也掺杂很多内伤的方剂,但是还是治疗伤寒而论的,主体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8 18:16 , Processed in 0.0619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