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2912|回复: 1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科]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复制链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19: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12-8 17:58
  感谢老师详细分享此案的治疗过程和思路分析,让我开阔了眼界。

  原来知道当代的赵绍琴教授擅用风 ...

不用风药能好?研究下我之前开葛根汤+大柴胡的道理。逆流挽舟法的老祖宗是谁,治泄泻的都得补这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沙发
发表于 2017-12-9 1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17-12-9 10:17 编辑
Weisen19 发表于 2017-12-9 09:03
如果➕蜈蚣会不会更好?


蜈蚣熄的是内风,慢惊风伴泄泻可以用。
脾虚生痰,痰阻肝经而生风,或血虚生风,都会导致肝风内动。症见:摇头、手足蠕动、四肢拘急等等。轻则用僵蚕、全蝎,重的就可以用蜈蚣。
他现在是“清气在下则生飧泄”。风药上行,能升举下陷之清阳,阳气得升,浊阴自降,泄泻自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板凳
发表于 2017-12-9 13: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17-12-9 13:57 编辑
Weisen19 发表于 2017-12-9 10:25
万分感激老师的提点,能否再问您两个问题,用风药同时配个附子点火会不会效果更快?第二个问题您有这方面 ...

用附子温阳益肾要看情况,通常清晨或五更泄泻比较多见,再说前面四神丸用了无效,一般就不考虑了。同时,升阳法和肾阳虚是矛盾的,具体去研究下补中益气汤的四大禁忌。
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久泄脾阴必定受损,这个病人之后要吃点薯蓣丸补一补,或是参苓白术散。
学习经方不要把格局弄得太小,推荐陈潮祖先生的治法与方剂一书,透过这位经方大家的视野,知晓中医学大的框架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地板
发表于 2017-12-9 13: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7-12-9 12:08
  细想了一下,不知道会不会是这样:
  “表邪内陷”导致的“湿热泄泻”,宜“透邪散水、清里燥湿”, ...

李东垣的升阳三方是根据脾虚的严重程度分层级而来,升阳散火汤最轻,只是脾阳郁遏;之后是升阳益胃汤,最严重是补中益气汤。从这思路去想,就全明白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5#
发表于 2017-12-9 19: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coorus 发表于 2017-12-9 16:30
上面提到用葛根汤的那位有见地,但不同意合用大柴胡。

大概以为大柴胡汤是泻下剂,故用之不妥。本案葛根汤+大柴胡(不加大黄),主要是从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而清阳不升,肝脾不和发为泄泻的角度来考虑。这里大柴胡汤是小柴胡+四逆散(去参草)的组方。
大柴胡有加大黄和不用大黄的用法,例如103条就是不加大黄。103条为什么不是少阳转阳明,其实这个大柴胡汤内含金匮的枳实芍药散+小柴胡(去参草)。枳实芍药散证是烦满腹痛,气滞而胃气上逆,用枳实破气散结,芍药和血止痛缓解心下急。所以过经十余日,再三下之而不得解,怎么再会用大黄来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6#
发表于 2017-12-9 21: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17-12-9 21:33 编辑
Weisen19 发表于 2017-12-9 20:02
五苓散他过去用过,我用泻心汤也配伍了不少茯苓,泽泻,车前子,问题他死活就是尿少,散火汤下去马上尿就 ...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简单讲湿浊是黏稠的,泽泻、车前子这些本身偏寒,所以根本推不动湿邪。当阳气升达,湿浊化开,自然借着小便就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7#
发表于 2017-12-9 21: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17-12-9 22:01 编辑
Weisen19 发表于 2017-12-9 20:19
我试过甘草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去甘草枳壳川芎加15g厚朴枳实的法子,效果也是纹丝不动,您说是不是半夏的燥 ...

甘草泻心汤是理中汤化裁,如果脾阳虚用上干姜一定有效,但他是脾阳郁遏的脾气虚,脾气虚和脾阳虚是两个概念。这在伤寒论中有很多,例如卫气虚不等于卫阳虚。
李东垣有一方叫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用甘草泻心汤去干姜、半夏,加三味风药柴胡、升麻、羌活。
假设你当时用甘草泻心汤+葛根汤,那效果就会很明显了。
李东垣是经方创新大师,他的很多变化,琢磨琢磨很有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8#
发表于 2017-12-10 2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误用泻心汤后的反思,临床上不要上来就考虑上热下寒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17-12-10 20:48 编辑
dianshan 发表于 2017-12-10 19:00
这样的案子最好。有思想有辨析有深度。真的非常好。如果有升阳散伙汤是从伤寒论哪里引出来的。或者与伤寒论 ...

你这问题有意思了。升阳散火汤和伤寒论有没有连接,假设有的话以后用仲景方就好了,何必再花力气多记一个方子。
升阳散火汤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生甘草(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炙甘草(三钱) 升麻 葛根 独活 白芍药 羌活 人参(以上各五钱) 柴胡(八钱)
“四肢发热”在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叫做“四肢苦烦热”,与小柴胡汤。升阳散火汤用到柴胡、人参、甘草,少了黄芩、生姜、半夏大枣,说明无需清胆腑及调胃止呕,重点在解少阳经证、益气和中即可。
剩下防风、独活、羌活入太阳经,升麻、葛根入阳明经,整个就是解三阳经证。
因此柴胡桂枝汤+葛根化裁最为适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9#
发表于 2017-12-16 14: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医也不要太当回事,李可书里说人参败毒散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首以解表法治痢之方。其实呢?
逆流挽舟法这个词是谁发明的,清初的喻昌。他说什么,遍查方书,从无有一用表法者。那葛根汤呢?
这两位都是古今的伤寒大家啊,难道32条会不知道?或是信了宋人注解的用后第四方。
从这个事情也让我们晓得学习伤寒论是非常困难的,不搞清它内在的原理,不参考后人创新性的研究,光是读原文是很难读出什么名堂的。
回到逆流挽舟法,前面回帖我提到了此法的老祖宗就是葛根汤,这一点不弄明白,治肠道病就棘手了。
人参败毒散可以先用,一般是后用。邪气强时先用葛根汤类冲锋陷阵,泻止了脉弱了,再用人参败毒散打扫战场。中间部分可以升阳散火汤。
也就是说从邪气强到弱的层级分别是,葛根汤类--升阳散火汤--人参败毒散,这其中加减化裁变化可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5 04:11 , Processed in 0.09230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