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51|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证] 肖相如:怎么抓住肯定的疗效?

    [复制链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2 0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肖老师提出等级概念,挺好!伤寒论研究应用本来就是分等级,分段位。
对于初学者重视方和证候的关联,无可厚非,也是快速学习的捷径。
但捷径毕竟还是捷径,若是守着初段不再锐意进取,也没什么好讲了。
若是继续往深里走,捷径终归会走完,会走到无人区,会无路可走。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用白话讲,就是初中数学老师说,该教你们的题型,都教完了。之后遇上新的题型,就靠你们自己琢磨了。
怎么琢磨?人人都走过这条路,不用我多讲。
我89年中考,数学是满分,平时也不怎么刷题。中考最后一道几何题确实难,没见过!
怎么办?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就靠基本功了,平时滚瓜烂熟的定理、公式,反复去套啊!出题老师还能脱离这些范畴吗?
所以,学习伤寒论入门极简单,可以说是零门槛。但越到后来越难,规律不好掌握。
在论坛混久的朋友都知道,有几个敢讨论条文的。
说到因果关系,尽管教材尽可能的归纳出因,然后推导出果。这个已经不简单了!
可以说是浓缩了历代伤寒学说的经验和成果,问题是这些东西是否为张仲景本意呢,还是要打问号?
所以,伤寒论的条文,简单理解就是数学题型。死记这些题型,也能考试,也能应付一些病人。
问题是出现新的题型怎么办?合方是一个办法,能解决一部分。
但终究绝大多数的人,无法通过这些题型倒果为因,推导出定理和公式。
没有定理和公式的加持,就看不清矛盾的主次,分不清表里。只能停留在对伤寒论的初级应用。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沙发
发表于 2021-12-22 10: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一笑 发表于 2021-12-22 09:51
我觉得你不说人话,何不吃肉糜?

现在的问题是,医界很多人估计开一千张方,也没有一张效如桴鼓! ...

汤先生,我在论坛10年从来不参与讨论您的帖子。
因为,你的关注点在医史和部分药物。对伤寒论你是外行,还未入门。
有些东西扯多了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板凳
发表于 2021-12-22 11: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又来 于 2021-12-22 11:27 编辑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22 10:33
方证对应并非中医人的基本功,这一点我与今同学的认识不同。

所谓的等级与段位并不在于谁能把《伤寒论》讲 ...

内经解大论是走入极端?
但你有一点须得明白,我们人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那些大言不惭搞伤寒的,连基本的人体都弄不清。
这一块张仲景没说,他也没必要说!难道我们不需要知道吗?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要跑,不跌跟头怎么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地板
发表于 2021-12-22 13: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别人的书,不如读自己的书。
能用两千年前的思维,回答两千年前的问题,说明是上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5#
发表于 2021-12-23 23: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阴三阳只是仲景借用素问热论,来给自己学术体系做的分类。
仲景之前有没有人,针对热病用三阴三阳来分类,相信是有的。
分类本身并不重要,关键要研究它内在的实质是什么。
我个人研习伤寒三十多年,近年已跳脱六经分类,独用营卫辨证。
看病先判断入营与否,以及营卫的状态如何。
独创凡是空气能接触到的,皆是“卫”!
辨证时表里清晰,一目了然。
内难讲: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
初学者不谈(和时间无关),自信方证对应的,有没有达到“下工者十全六”。
很多东西心里有数。
伤寒进阶很难,太多人一辈子只能在初阶徘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6#
发表于 2021-12-24 13: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24 10:22
独用营卫可谓是读自己的书吗?

那么《伤寒论》、《内经》又是谁人之书呢?这些他人之书我们也不用读吗? ...

什么叫读自己的书?
最简单的理解:考试前有人还在从头至尾的看书,但有的人不看书只看自己的笔记,哪个人考试成绩高?
书前20年读的多,光是2010前近现代伤寒和金匮名家,读过将近500位。
金淘沙拣,剩下十几位,值得深读。
2010年后出版的几乎不看,95%是垃圾。
到后来慢慢形成自己的系统,鉴赏力提高了,发现可读的更少,留下的都是经典。
类似伤寒如是读,几乎出版后不久就买了,但可资借鉴的不多,19年在孔夫子278元卖了。
卞嵩京先生,厉害是对药的理解。还有他曾经说过,六经以外还要加气血。
光是这两点就可以了。至于汤液经,我写过一篇东西,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人为杜撰。
卞老之所以出名,关键对于伤寒他有自己一套系统。
我花30年研究伤寒,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系统,也属不易。
所谓系统,关键立论对伤寒论398条,从头至尾都能解释完美,那就是成功。
如果,中间夹杂或者引述别人的讲法,那就不叫系统。
所以,我说读自己的书,就是打磨自己的系统。
伤寒系统的能否建立,就看你怎么理解桂枝汤。这个根基要竖不起来,谈后面都是白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7#
发表于 2021-12-25 17: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25 11:45
看来只有三十年500位的研究才有底气说:

研究伤寒不谈脏腑都是耍流氓!

非常好!说明你是个有心人。
流氓、误导、不入流,这三篇小文言简意赅,任何一篇要扩展开来,都能写成一篇论文!
研究伤寒这东西,很多人都说自己下过苦功,我自己更是如此。
不是说死背条文,就叫下苦功。不经过大数据采集归纳,谈何建立系统。
举个例子:
单是五苓散,古今医案我研究分析过三百多个,这才叫大数据。还不包括五苓散的类方。
例如:柴苓汤、车前五苓散、春泽汤、茯苓导水汤、茴楝五苓散、桂苓甘露饮、四苓散、胃苓汤、五苓加半夏、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方等等。
从五苓散类方到类证、类药、类病,一整套下来,五苓散基本要素就掌握的差不多了。
再回头纳入到系统内验证,如果都能解释的通,那五苓散就OK了。
从此,我只需认可自己的五苓散方案,其他人根本就不需要去看了。
治疗过程中,得心应手,药物出入皆有法可依。
五苓散只是其一,伤寒金匮撇去冷门方,剩下常用的278方,都要这样走一遍,三十年算长吗?
伤寒类证上千条,我前几天随便发了个手汗,分型就有十几个,都要总结出来,得花多少时间。
所以,研究伤寒论根本是无底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8#
发表于 2021-12-25 22: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和中西医结合 发表于 2021-12-25 21:26
肖先生《怎样抓住肯定的疗效》这篇文章,偏颇之论甚至错误观点所在非少,很容易将初学者带偏。心宁先生和 ...

中医学进入高等院校之后,数千年来郎中干的事,都变身为教授或博士生导师。
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这个论坛很多年已经没有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9#
发表于 2021-12-26 12: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年代以前,出版伤寒类的书籍,教育者多,临床医家少。就算有也是学生辈,或是去世后结集,以纪念性质居多。
教育家以传播普及为主,刘渡舟为什么写这么多?他一本书就是一个伤寒研究的入口,没有他能想象官派伤寒会成什么样。
类似蒲辅周、胡希恕这些人,为什么生前不总结总结?胡希恕常常讲还要想一想,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前人讲过的东西没必要再讲,伤寒论上面能搞一点创新谈何容易。
所以,无论医术再怎么厉害,结构还是前人的。
最近20年,伤寒学如雨后春笋,每年都有大量出版物,恐怕和自媒体发展也有关系。
有的没的,都要弄一本书,自抬身价。甚至自封某某山头,搞点派系小动作,真以为自己是大V了。
但从学术观点看,这些东西没有价值,也不会世代流传下去。
我10年偶然来到这个论坛,遇上唯一知音就是李国栋老师。当时我正在系统构建的初期,他喋喋不休的讲桂枝,正合我意,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那时候论坛学术风气活跃,彼此攻击。我因为比较捍卫他,搞到被封杀,数千条发言被抹掉,个人觉得其中有不少东西还颇有价值。
所以,我现在不发帖,偶尔吊在他那个帖子下面,写点条文解析,权当备份。
李老师前两年出版了著作“气解伤寒论”,我没买。因为他的思路,我基本上都清楚。
都从气解上下功夫,只是方向不同。个人笃信仲景说“撰用素问、九卷”,因此只用营卫来解。
不知不觉几年下来,也写了几百条。有没有创新?我认为是有的。至少目前为止,还没人这样写过。

点评

原来如此,我接触伤寒论较晚就这两三年的事,对这个论坛的情况也不了解,你这样一说就清楚了,只是现在李先生也少见发言了。  发表于 2021-12-26 1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10#
发表于 2021-12-26 12: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1-12-26 12:41
  
  我觉得学中医者,应该先学习一下《中国传统哲学通论》,中医院校应该把这门学科作为必修课设置。
...

说到点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11#
发表于 2022-1-6 11: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宁2019 发表于 2021-12-26 11:08
今同学的研究水平定是我无法企及的,所以真心地希望今同学可以多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好是较为系统的 ...

最近有一部书不错推荐给你,许家栋的“经方探源”。
此人学徒出生,乡间郎中,辗转拜过一些师傅,颇有才华。10年前他在论坛发表过一些医案,可搜索。
在百度一搜,发现他去往南方发展后,搞了好多名头,什么名家工作室,甚至有叫教授的!
不过,他这个书是个人系统集成,初学者不容易看出他的创新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3 09:43 , Processed in 0.08468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