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58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Q群4月4日病例讨论  病案(一)

[复制链接]

37

主题

523

积分

41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中医临床是有章法的。

Rank: 3Rank: 3

积分
5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7: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Q群管理员邀请,4月4日由本人主持病例讨论,但犹恐年资尚浅,不能胜任,有负所托。现准备近来病例两例,借此机会向各位学习,大家共同讨论、提高。考虑病案较长,故提前公布,让大家有更多时间准备,请大家指点。
                                                                                                                                                                                                                南杏仁  
       病案(一)
       麦某,男,77岁。
       因“突发眩晕5小时”于2009年3月3日入院。患者当日下午起床时突然出现眩晕,视物呈天旋地转感,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肢体乏力。由120送入神经内科住院。
    既往史:2004年曾有“升结肠癌并肝转移术后、化疗后”病史,有高血压病史。
       入院时专科情况:神清,对答切题,BP:140/80mmHg,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约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诊断: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升结肠癌并肝转移术后、化疗后
                       3、高血压病1级
      入院后相关检查:脑部MRI:1、左侧放射冠小缺血灶。2、脑萎缩。
CT示:肠癌肝内多发转移(具体描述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V5、V6下移0.08mV。彩超示:双侧颈动脉、椎动脉硬化性变。
     入院后予以常规诊治。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压,营养脑细胞。经治疗后症状未能缓解而于3月12日请中医会诊。
     中医会诊:患者身材高大,稍胖。精神疲倦感。诉眩晕,视物天旋地转感,体位改变后加重,胃纳一般,口干,昨日排便1次,便硬。
     舌淡胖,苔黄白、厚。脉稍滑。
     中医处方一?两剂。
    
      二诊:患者诉服中药后头晕稍好转,但没有明显改善。我有点出乎意料,因为以往曾处理类似病例,用该方也能取效。再查看舌象,舌质较前稍红,苔黄白、干厚,诉口干,昨天未排大便。腹诊,全腹软,有抵力,剑突下按压不适感。
    中医处方二?叁剂。

     三诊:眩晕明显好转,服中药后排软便,再查腹诊,剑突下已无不适感。患者要求出院,予以处方二加减叁剂带出院。
     患者出院后,09年3月24日再次来门诊治疗。诉胃纳差,乏力感,双足背部轻度凹陷性浮肿,小便时感觉排不尽感,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畏寒感,但觉双足部稍冷。舌淡红,苔白厚腻。脉稍弱。
     中医处方三?一剂。
  
     四诊: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胃纳好转。无乏力感,无头晕。双足背部仍有轻度浮肿,但较前减轻。小便无不适,舌质偏红,舌苔较前明显变薄。处方三再进叁剂,随诊,患者浮肿全消,精神好,自觉无不适。
  
    请处方一、二、三。(处方一辩证处方,但临床效果不佳)并说明处方依据。
    欢迎各位大侠指点,积极发言,共同提高。




上一篇:20090328QQ群经方病案2讨论记录----by蓝天。徐苏
下一篇:Q群4月4日病例讨论  病案(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南杏仁博客:http://blog.sina.com.cn/l200107

37

主题

523

积分

41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中医临床是有章法的。

Rank: 3Rank: 3

积分
52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22: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处方一:黄连温胆汤加葛根、川芎、天麻、钩藤、栀子
法夏20 云苓20 陈皮10 甘草5
竹茹10 枳壳20 葛根30 黄连5
川芎20 天麻15 钩藤15 栀子10

处方二:大柴胡汤合桂枝苓丸加葛根
柴胡15 黄芩15  干姜3  大枣15
枳壳20 大黄5   白芍15 葛根30
桂枝5  云苓20  丹皮10 桃仁15
赤芍15

处方三: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北芪、麦芽
熟附子5  干姜5  云苓30 白术15
白芍10   泽泻20 猪苓15 桂枝10
大枣15   北芪20 麦芽30

思考:对于本案,初诊以黄连温胆汤治之,是以往的治疗的经验。曾以黄连温胆汤治疗类似病例,也有一定效果。但运用于本案则效果不佳。胡希恕前辈有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苓丸治眩晕的经验,本案的体质、腹诊也支持用大柴胡汤,获得佳效。处方三能一剂获得如此效果有点意外,舌苔也明显变薄,也给我一个启示,凡见舌苔厚者,不一定首先考虑二陈汤之类化湿。温阳也是一个思路。
南杏仁博客:http://blog.sina.com.cn/l200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 22:22 , Processed in 0.07113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