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713|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伤寒论》诊脉法的问题。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2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荣脉学笔记4: 古代脉法之<<内经>>脉法
<<内经>>脉法与扁鹊、仓公之学从性质将都属于医经家言,从时代上讲约相一致,从内容上讲亦是相通的。但<<内经>>脉法与扁鹊脉法、《难经》脉法的精神、方法又不尽相同,所以说<<内经>>脉法不是医经派脉法的全部。

一.<<内经>>脉法是以阴阳学说为认识方法。

二.<<内经>>脉法反映了经络即是血脉。

三.经脉(经络)的诊察方法:

经脉(经络)的诊察方法大致包括候气(即诊脉动)、诊络、诊皮等,后两诊后转化为望诊了。

1.       候气诊察经脉:

诊脉动就是候气;诊脉候气的变化以诊邪正虚实的情况。诊各经之气,是诊它们各自的可以触摸到的动脉的跳动。但由于它们的大小、力度、隐显以及诊察上的方便与否,就在后来诊脉位置简化而摒弃不用。

2.       察色诊络脉:

是通过视其颜色性质而体现的,络的范围包括大小不同的络脉,青筋、青脉即静脉血管也在诊视之列。诊手鱼际之络是诊络法中的一个重点和代表。

3.       诊皮法:

<<内经>>的诊皮之法一部分就是诊络。其他关于皮肤的丰腴、瘦薄、平滑、粗糙、润枯与腠理开阖、疏密;毫毛的性质、变化等等是诊皮的主要内容。虽然不是脉法,但与血脉的情况有密切关系。

四.色脉的关系问题:

<<内经>>时代经络检查分为脉诊和色诊。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提示以经络的全面检查作为诊病方法是医经派的一个特点。也说明<<内经>>时期色脉诊的关系密切。

1.       <<内经>>出现了脉诊专论:

《素问》有“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等;《灵枢》有“论疾诊尺篇”。。。。。。

2.       <<内经>>色诊专论仍需结合脉诊说明问题。

3.       色脉与皮诊等尚有若干联系。

五.<<内经>>脉法的诊脉技法

1. 诊脉用一指而不是用三指诊脉:寸口脉不分三关,<<内经>>时代没有寸口三关诊法。

2. 经络的检查采用扪、循、切、推、按、弹、抓等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具有动态性质的手法来了解脉的虚实,尤其是弹而怒之是给血管以刺激来观察其反应,现在已失传了。。。。。。循的方法主要是诊尺的,实际是皮诊的方法,有时亦用于诊动脉。推法被保留并发展为后世的“举按推寻”手法。

六.<<内经>>脉法的诊脉部位与方案

1.十二经诊法:又称脏腑经脉诊脉法。即各取十二经脉中一处较为浮露便于诊察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动脉,以候气诊察经脉。具体部位为:太渊、阳溪、冲阳、阴郗、天窗、委中、太溪、劳宫、和髎、悬钟、太冲。

2.三部九候诊法: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合而为九。

上部天:太阳穴;地巨髎穴;人耳门穴。

中部天:寸口脉;地合谷穴;人神门。

下部天:五里穴或太冲穴;地太溪穴;人萁门穴或冲阳穴。

十二经诊法与三部九候诊法属于<<内经>>脉法的遍诊法。

3.人迎寸口诊法:取结喉旁阳明经之人迎脉与太阴经之气口脉两部位的诊察方法以及两脉对比。人迎代表阳经,气口脉代表阴经。

4.尺寸诊法:即诊寸口脉与察尺肤相结合的诊察方法。诊寸口是诊脉动;尺部是尺肤的皮诊。

5.寸口脉诊法:《灵枢。经脉篇》“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皇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素问。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以胃,变见于气口。”以后《难经》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完善而后世得以运用寸口脉诊法。

6..其他部位经络的检查:有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等等。

七.<<内经>>脉法的脉象

脉象包括脉名和脉形,<<内经>>所涉及的脉名和脉形甚多,有的是较明确的脉名,有的只不过是一句或一段形容脉形的文字,亦有因年代久远有其名而含义概念不可得解者,一脉多名或数脉一名或诸脉部分概念含义交叉重叠以及一脉而有不同含义说解等等都有之。

1.       典型的脉名: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

2.       非典型的脉名:往往是对脉象的一些形容和说明等,这在季节脉和真脏脉里最多。如:“端直以长”,“来盛去衰”,“如鸟之喙”,“如循刀刃”等等。

3.       不易索解的脉:如“脉见如火薪然”。

八.<<内经>>脉象的主病主证

1.季节脉:是结合季节、五脏而论述的,有常有病有死,以胃气的多少有无为据。

2. 真脏脉、死脉:类似.季节脉中的主死脉,以胃气的有无为据。反映了<<内经>>脉法重视脉象决死生。

3.主病脉:<<内经>>论主病之脉多以举例的形式来表达。既不是以每种脉象为主的叙述病症,也不是以每种病的形式来论述脉。脉象主病在<<内经>>时代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归纳成规律。

4.重视脉象的对比:这与采用遍诊法有关。李杲就是运用《内经》的“人迎寸口二部对比诊脉法”的脉理而发展为左右寸口对比辨内伤外感病症。他认为:人迎脉大于气口,其见于左手为外伤;外感寒邪,则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倍.气口脉大于人迎,其见于右手为内伤;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后世许多医家宗而师之。

5. 重视脉象的变化程度:如季节脉、真脏脉都有因变化程度而决定其性质问题。描述脉象的文中常用“微”、“甚”两字来对比鉴别其主病。

附:其它古代脉法简说:《难经》脉法、扁鹊脉法、仓公脉法、华陀脉法

一.《难经》脉法:《难经》非常重视脉学,有21难论脉编在全书前面。

二.扁鹊脉法:《脉经》收录的扁鹊脉法非个人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当时的脉学成就。

扁鹊脉法的特点:1.与<<内经>>相互渗透,但只用寸口脉诊法。

2.阴阳脉法,以三阴三阳独特的时空分布,自成一体。对于脉搏至数的变化与阴阳盛衰的关系做了规律性的总结。

3.注意形脉与病脉之顺逆:扁鹊认为无论是形体还是病症,都应与脉象相适应,反之则为逆。其论述病与脉比《内经》丰富详细得多。

三.仓公(淳于意)脉法:“意治病人,必先切脉”, 仓公认为四诊皆不可失,然而脉诊有独特的作用。在《诊籍》中有丰富的脉象记述。其诊脉独取寸口。

四.华陀脉法:1. 诊脉独取寸口而细分寸关尺。

2. 阴阳脉法:以脉象分阴阳,数、滑、长、浮、紧为阳;短、涩、沉、迟、伏为阴。

3.脏腑八纲脉法:列举脏腑虚实寒热表里生死顺逆的脉象。

4.怪脉:将怪脉与五脏伤损结合在一起,用于判断五脏之败亡。

http://xiaorongli1.blog.sohu.com/entry/5309432/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7 20:41 , Processed in 0.06420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