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7561|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郁汤脉

[复制链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2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脉确实常见,但笔者体会,在大陵穴附近有小滑脉,甚至有结节感,是半夏厚朴汤的指征,如果伴有左关或右关的弦脉,或整体弦脉,必用解郁汤。
脉上鱼际,多数伴有颈椎病,如果弦,用葛根,如果紧,充实感明显,要考虑桂枝降气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沙发
发表于 2012-1-25 0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个人体会是左寸脉弦之失眠患者用调神汤效果好,失眠时间不管长短,用次方效果都不错,另外弦大脉,精神抑郁患者不尽皆肝郁,有些其实是虚劳,阳虚患者,此疏肝解郁只能取效甚微或一时, .. (2012-01-24 22:47) 
支持!
其实弦脉是还可以进一步的区分的,弦硬伴汗出,是附子脉;肝郁的弦脉,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呆钝感,具体还可以参考寿小云老师的心理脉学。再说下去就有弄玄之嫌了,有心者可以自己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板凳
发表于 2012-1-26 09: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寸的弦脉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这涉及到中医的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就神明之心来讲,有“肝脉弦,出左口”的思春脉,有好像小弦脉镶嵌或刀刻在左寸的“心灵创伤脉”;就血脉之心来讲,主要是提示气滞;就西医诊断来讲,可提示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等。其弦也分多种,有的是整体脉弦,有的是浮取弦,好像飘在主脉之上,有的是在主脉的内侧,有的在主脉的外侧,有的斜行,有的与主脉平行,有的感觉是主脉的小分支,其手感也不一样。
“溢脉”必有气上冲,加之脉弦,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的机会,左寸脉弦、失眠
用调神汤,扩大了使用范围,经验值得我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地板
发表于 2012-1-26 21: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许跃远老师学脉时,老师曾讲,脉是很奇妙的东西,几乎是你要什么,他就给你什么,脉诊时切入的角度不同,体会也就不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
脑供血不足的脉感,我的体会不在寸脉,而在寸上。
关于六经的诊断,比较支持许汝奇老师的方法,但也不完全相同。求同存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5#
发表于 2012-1-27 0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心灵创伤脉者往往有自杀倾向或自杀过,不过用过对症药物之后可以改变这个脉象,会变得不明显 (2012-01-26 22:04) 
用药能否改变这个脉象,我没有跟踪过,体验的几例,都是子女早亡所致,以其他疾病来诊。多谢提供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6#
发表于 2012-1-27 09: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方中 的帖子

经方中:其实六病的脉法,争议最大的就是厥阴,最难的也是厥阴。这个千古疑案不知道难倒了多少学者,厥阴病症候多变,也多重症,脉象变化迅速,生死反掌之间,我们需努力探索。 (2012-01-27 07:33) 
可以用排除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7#
发表于 2012-1-27 15: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方中 的帖子

经方中:近代脉法有他可取之处,又有他的不足。可取之处是定位精确,能与现代仪器检查相类似(人多认为是玄学)的效应。不足是,掌握难,与“方”不能对应。也就是说:即使能断定出疾病的所在, .. (2012-01-27 10:09) 
我是依据胡希恕先生的思路,先定病位,分出表里与半表半里,再定病性分六经。
微观脉诊与方药的应用,还是有结合点的,比如乳腺增生,可以在关部摸到明显的阳性脉晕,甚至有结节感,我们可以得出胸胁部有气滞血瘀的结论,疼痛的关部多伴有边脉,或者称为弦脉,用少阳的方加理气活血药是自然的事情,左尺沉弱可以加生地、女贞子等,右尺沉弱可以加仙灵脾、鹿角霜、附子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8#
发表于 2012-1-28 21: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我体验也不是很多,正愁如何解释这个脉象,老师的心灵创伤脉说的非常具体生动,当时患者来看脉,我以失眠有梦论处,处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合欢皮夜交藤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品,患者断 .. (2012-01-27 23:12) 
多谢分享经验。
今天又遇一心灵创伤脉的患者,他的儿子曾跟我实习,因为脑血管畸形,出现脑出血,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手术后,捡了一条命,不想几年后,却又死于车祸,不禁感叹于命运的安排。
其脉在左侧寸脉,靠近尺侧,中取最明显。
此次来诊,是因为鼻窦炎,与此脉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9#
发表于 2012-1-28 21: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方中 的帖子

经方中:太阳脉浮,少阳脉弦,阳明脉洪,太阴脉沉,少阴脉细、微厥阴脉杂。这只是个大的概括。如同音乐的音符,汉字的偏旁部首,英文的单词一样。 (2012-01-27 09:57) 
大致的概括,我同意,但比喻我感觉欠妥,不知“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怎么用偏旁与汉字来解释?不要告诉我,此太阴病,非真太阴病,只是普通的腹泻,欲自表解,其实是表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10#
发表于 2012-1-28 2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昨日讨论该脉后,来一慢性咽炎者,舌苔白厚润,而咽部觉异常胀闷干燥难耐。畏寒,大便干,口苦,时有泛酸,胸胁满闷,小便黄,量少。寸脉斜向大陵穴,有结节不畅感。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 .. (2012-01-28 09:54) 
请教师兄,选择柴桂姜,是不是因为患者有柴胡证,苔白润,畏寒,却又伴有便干尿黄等热象?还是有其他的指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11#
发表于 2012-1-29 09: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黎小裕 的帖子

黎小裕:肝胆湿热脾胃虚寒 (2012-01-29 08:40) 
胆热脾寒是刘渡舟先生的观点,大便多稀溏;而胡希恕先生则把大便干作为指标之一。我还是喜欢从方证与脉诊的角度看问题,对脏腑辨证用的较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12#
发表于 2012-1-29 17: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经方中 的帖子

经方中:你忘了这是大概。实际太阳病也不一定都是浮脉。‘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是仲景先表后里大法。用桂枝汤表解后还是要治疗太阴病的。 (2012-01-29 09:31) 
我觉得是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更恰当一些。
我老师讲的是,真正的太阴病兼有表证,应该是先温里后解表(也可以表里双解)。

从理论上来讲,表证的浮脉与主热、主阴阳俱虚的浮脉,应该是有区别的,特异性的表脉应该是存在的,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41

积分

13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王成果

Rank: 2

积分
341
13#
发表于 2012-1-29 17: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柴桂姜汤,寒热错杂,寒与热有轻重之分。大便干稀大致可说明寒热偏颇,以调整寒热药物的配比。 (2012-01-29 10:45) 
多谢!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 17:40 , Processed in 0.12966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