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765|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浅析阳明病和阳明证的不同点

  [复制链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楼主
发表于 2018-4-28 21: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同意的只有“属阳明”有时是指病位在上腹部,“属太阴”有时是指病位在下腹部。这也应当成为共识。

说六病跟发病时辰有关,文字上比较牵强,对“或巳发热”、“欲解”的理解,不太有说服力。最关键的是,何时发病是否能决定病情的某些性质?跟怎样治疗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伤寒论中似乎毫无说明,如果对临床治疗没有什么参考价值,那么知道何时发病又有何意义?

据我的研究,伤寒论中冠以“少阴病”而实非少阴病的条文,有些跟咽喉有关,像310、311、312、313、320、321条,有些跟心烦有关,如287、303、319,这两种情况都跟足少阴肾经有关,《灵枢·经脉》:“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这说明伤寒论的内容受到了医经派的影响。还有些跟四逆有关,如309、318条,实际上是说四逆散证、吴茱萸汤证容易误判为少阴病。六病其他病却非其病的情况,也可以此类推,即找出相关经脉所对应的症状,看是否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沙发
发表于 2018-4-29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浅析阳明病和阳明证的不同点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8-4-29 13:07 编辑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4-29 06:48
决定疾病性质的是脉证,不是发病时间。但是从发病时间上能看出某些特点,如果发病时间以及病证特点和某某病 ...

1、“日晡所发热”是阳明病发热的特点,并不是说日晡时发热是阳明病的开始,也不是说阳明病从日晡所发热后就一直发热。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说太阳病可以同时有发热、恶寒,也可以先恶寒后发热,即:未发热时已是太阳病。这在临床十分常见,李老师说“没有发热则没有恶寒”是不对的。当然,当太阳病发展到有体痛时,往往是伴有发热的。
3、48条:“二阳并病……若太阳病证不罢者……”,所谓“太阳证”只是“太阳病的证据”而已,太阳病和太阳证并不是不同体系的概念。
4、如果甲病人从傍晚开始“发热而渴,不恶寒”,如果乙病人从傍晚开始“身体强,气上冲,脉反沉迟”,如果丙病人从傍晚开始“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该如何诊断?如果诊断并无不同,强调巳午未发病又有什么意义?
5、通常病情都有个渐进的过程,比如渴与不渴之间很难有个分界点。“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如果一个病人北京时间上午9点时说自己口渴,那么要算太阳病还是少阳病?如果这个病人身在北京,那么当地时间还没到9点(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当地时间),那他必然是少阳病了?想想这些细节就知道不合理,也没有可操作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板凳
发表于 2018-4-29 21: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8-4-29 21:43 编辑

继续与李老师商榷。

1、104条的“日晡所发潮热”,是以柴胡加芒硝汤中的芒硝去治疗的,正是李老师所谓的阳明证。240条与桂枝汤乃是因脉浮虚而先解表再治里,桂枝汤不是用来治“日晡所发热”的。这两条都是有阳明证的。(因为太阳病、阳明病的概念我们不共许,所以暂时就称太阳证、阳明证吧,不至于误会,下同。)

2、感冒初期的情况,可以有轻微恶寒(取暖不解),而量体温却还正常,不久后开始发烧,这种情况我本人就有体验,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体验,及时服解表药的话,甚至可能不发热而愈。临床还有遇寒加重的病,可以通过解表治愈,而这类表证几乎从不发热。

3、44条是有可下的里证,因此需要先解外而已,36条也是这个意思,否则突然说不可下干啥?这条并不需要把“太阳病”作时辰理解才能说通。106条是太阳证转属阳明证的例子,125条的情况同106条,这两条也并不需要把“太阳病”作时辰理解才能说通。

4、再次强调,既然发病时间与诊治无关,“六病时辰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5、请问三阳合病是怎样相合?阳明少阳合病又是怎样相合?按“六病时辰论”去理解皆无法想象。并病又是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地板
发表于 2018-4-30 17: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240条脉浮虚者必无里实,这点是我前面搞错了,谢李老师为我指出。但李老师的其他论述尚难说服我,也没有回答清楚我的问题,只好先存疑了。无论如何,李老师的文章总是能引起我对伤寒论的再思考,十分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5#
发表于 2018-4-30 17: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浅析阳明病和阳明证的不同点

罗罗育儿 发表于 2018-4-30 15:18
看来五运六气绕不过去。

绕进去也就出不来了{:1_9:},千古埋人处,一众颟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6 20:54 , Processed in 0.07689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