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24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泻心汤证

[复制链接]

25

主题

2195

积分

224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你好

Rank: 5Rank: 5

积分
2195
楼主
发表于 2017-2-18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黄连、黄芩的疑问

常见有专家引用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黄连之效,自心下而上及于头面;黄芩之效,自心下而下及于骨盆。其证候皆为心下痞,按之濡而热……”,颇生疑问,于是查资料如下: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第91页
黄连之效,自心下而上及于头面;黄芩之效,自心下而下及于骨盆。其证候皆为心下痞,按之濡而热……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五版教材)第58页
黄连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为臣……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五版教材)第42页
黄连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黄连去中焦湿热。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五版教材)第41页
黄芩
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长于清上焦热。

请高手解答。

关于黄连黄芩.doc

24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积分: 经方币 -10 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9 03:54 , Processed in 0.07420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