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6492|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脉 随想录

[复制链接]

53

主题

0

积分

1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9: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1、 浮 100次
2、 沉  51次
3、 数  48次
4、 紧  45次
5、 弦  38次
6、 微  32次
7、 迟  30次
8、 弱  28次
9、 大  23次
10、涩  21次
11、细  17次
12、滑  14次
13、虚  12次
14、小  10次
15、伏   8次
16、缓   6次
17、实   6次
18、洪   5次
19、芤   4次
20、平   4次
21、动   3次
22、促   3次
23、结   3次
24、革   3次
25、代   2次
26、坚   2次
27、短   1次
28、长   1次
29、濡   1次
30、疾   1次
31、负   1次
32、卑   1次
此外,还有不至、不还、还、不出、出、绝。

五、脉象的复杂性还在于它往往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所谓兼脉是也。有些脉,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兼脉,比如,革脉,就是弦而大。此外,脉象在不同的部位出现,其意义也是千差万别。
\\\\\\\\\\辛苦了,总结还是需要不少精力的,我以为,多数脉诊使用者,最初临证脉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场的指感与生病的对应,按照你这些思路,你显然是从脉名开始研究,你的导向最终是文献之间的研究,而脉名是一个规范,它与现场的真实指感之间距离不小,而且这些脉名涉及的指感与临诊全部指感还相差很远,这样,你目前就不能使用这些脉名来顺利的临诊应用了,你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变成落实常见脉名对应的具体指感了,浮脉是怎样的,沉脉是怎样的,弦脉是怎样的,第二个问题,或许会是为什么那么多都是弦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4 03:29 , Processed in 0.07201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