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治验一案 [打印本页]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09-12-20 15:17
标题: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治验一案
11月2日同部门总监助理老贾与我闲聊说:要带老婆去闸北区中医堂看病。我问:什么病啊?答曰:痤疮。我笑笑说找我看吧,看不好我请你们夫妻俩到馆子里吃一天,看好了你们就请我吃一顿!如何?老贾一脸的诧异看着我:那好啊!我只赚不亏啊!翌日老贾之妻施氏来了刻下:脸色黄黯,体形中等,皮肤粗糙,额头及两颊部痤疮此起彼伏,色红,有脓头,且还有暗红的瘢痕。唇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少苔,舌面干。脉轻取无力,重按则沉弦。询知月经周期准,量多夹血块,头三天经色是咖啡色之后鲜红,经前乳房胀痛无比,小便黄,大便结。再细问之,痤疮已有八年,于近年加重,两年前生意巨亏,郁郁寡欢,每晚要吃半片抗焦虑药药名不详,梦多睡不踏实,自我感觉内火很旺,若吃辛辣之物痤疮愈重。处方:柴胡10黄芩10法夏10党参10茯苓15桂枝10生龙牡各30(先煎30分钟)制大黄10桃仁10丹皮10干姜3大枣5枚白芍10生甘草4七剂少食辛辣,并耐心疏导钱财乃身外之物,留得青山在何怕无柴烧。服药第一天,施氏腹痛大泻,老贾慌张问我为何?我说无妨,继服,火气不得下,痤疮焉能消。老贾将信将疑。11月10二诊:刻下脓头渐消,痤疮颜色变淡仍红,睡眠好转,舌脉仍如前。一诊方加酸枣仁15瓜蒌根20嘱焦虑药减半只服四分之一片,以后每次来诊依次类减。守方服至12月6日期间感冒一次,咳嗽咽痒停药以三拗汤合止嗽散五剂治愈。刻下,脓头已尽,痤疮已经不长了,颜色已暗,焦虑药已停,经期色质正常,乳房也不胀了。嘱上方加三七粉4克每次冲服2克,三七粉常服直到瘢痕消退为止。服上药至12月18日,唯仍有少量的痤疮外,瘢痕也开始消退,但感觉脚冷遂处方柴桂姜汤加附子,三七粉常服以观察后效。
作者: 空穴来风    时间: 2009-12-20 16:23
治得挺好的啊,老贾还请你吃饭了啊?高兄用经方娴熟,陈氏的真传啊……
作者: 空穴来风    时间: 2009-12-20 16:28
手脚冷可否考虑用当归四逆汤啊 现在冬天有不少人诉怕冷,有不少女性诉手脚冷,怎么治怕冷这个症状,有时可不太好治啊?不知各位论坛大侠有何高招?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09-12-20 20:54
一直疏忽以为柴胡加龙牡蛎里有甘草,故方中加了味甘草不该啊。
作者: 十世遗风    时间: 2009-12-20 21:23
出手不凡,止咳方也有特色。加了花粉已经成了柴胡桂枝干姜汤了。
三七粉治痤疮请问有何特别之处?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09-12-20 22:38
引用第4楼十世遗风于2009-12-20 21:23发表的  :
出手不凡,止咳方也有特色。加了花粉已经成了柴胡桂枝干姜汤了。
三七粉治痤疮请问有何特别之处?
多谢十世遗风兄!您的文章我非常喜欢看,文采也好,经验丰富医术高明,小弟经验欠缺向您学习了。我用三七是受樊世伦老先生的影响摘录如下:《周易》里面说西南是土气很重的地方,也是很肥沃的土地,三七生在西南,长在地下,所以也是三枝五杈。它外面的颜色是青的,里面的颜色是黄的,青可入肝,肝是藏血之脏;黄可入脾胃,它可以益气统血。很多人把三七当止血药,甚至药典上说三七只能吃3克,多了就不行了,因为它止血,多了血就不流了。为此我到云南做过考察,过去发配到云南的人,都要被打杀威棒,你要买不通人,你这个杀威棒是免不了的。你要买通了狱卒,他给你一大碗药,在打杀威棒之前他给你喝了,它里面主要的成分是三七,这是云南的老农告诉我的。打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下面的棒疮两天迅速消散,被打出了淤血它都能散掉,何况你体内多余的血脂,所形成的那种痰淤互结的症状,一定能得到改善。
另外我三七本开的是每次服5克,但病人拿回来的是2克一包,说一次冲服2克可不可以,我说那就2克吧按我的原意量还要大。三七能祛瘀生新,陈瑞春老治疗鼻咽癌常用此药,病者服药都是累计几公斤之多,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 王晓军    时间: 2009-12-20 23:13
佳案,妙论!好经验!期待精彩继续!希望楼主能将当时的用药思路帖出就更妙了!
作者: SFDfsakfdc    时间: 2009-12-20 23:43
有特点,收藏学习了。
作者: 仆本恨人    时间: 2009-12-21 13:10
痤疮好难治,又多了一条思路,多谢楼主。
作者: heili    时间: 2009-12-21 14:24
引用第3楼gaogefei于2009-12-20 20:54发表的  :
一直疏忽以为柴胡加龙牡蛎里有甘草,故方中加了味甘草不该啊。

为什么不该加甘草?
作者: anton553    时间: 2009-12-21 20:10
[s:3] 文笔精练,处方不错,本案的诱因在于情绪,故用调神法,兼用桂苓丸祛瘀泻热,学习了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09-12-21 22:06
引用第6楼王晓军于2009-12-20 23:13发表的  :
佳案,妙论!好经验!期待精彩继续!希望楼主能将当时的用药思路帖出就更妙了!
回军哥:此案能成功感谢黄师和沙龙里的朋友们,在进沙龙前我不会用这两个方子,QQ医案讨论时自强不息有一则用柴胡加龙牡治疗痤疮的医案启发了我,并详细谈了她老师运用这个方子的经验,自强不息之前还有位沙龙的朋友也谈过柴胡加龙牡治疗痤疮效果很好但没有自强不息说的详细,我都做了笔记,很遗憾笔记不在身边不能准确写出这位朋友的网名。此案有朋友会用大柴胡汤,我认为没有柴胡加龙牡更对证,此病人有焦虑症的存在。黄师有讲过舌胖大有齿痕,不关是气虚痰湿也要考虑有淤血的可能(一时查不到在哪里讲的,应该没有记错),虽无痛经但色质都提示有淤,所以合上了桂枝茯苓丸。
作者: zure    时间: 2009-12-24 17:12
高兄此案很对症,学习了。
柴桂姜汤也是治疗痤疮的好方,记得论坛里有人说过
作者: 空穴来风    时间: 2009-12-24 19:33
我以前在病理科实习时,说有个病人长期喝三七粉,病理结果发现胃粘膜充血的什么胃病,我想这可视为三七的副作用吧。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09-12-24 23:03
引用第12楼zure于2009-12-24 17:12发表的  :
高兄此案很对症,学习了。
柴桂姜汤也是治疗痤疮的好方,记得论坛里有人说过
此何运强兄所说,当时病案讨论曾进行激烈的碰撞,关于那个病案是用荆芥连翘汤还是柴挂姜汤。受益匪浅啊!望何兄能早日整理下关于柴桂姜汤运用经验的系列!
作者: 水流涧    时间: 2010-1-18 17:01
八年抗痘,不如找格非一治,病人幸运,医生也幸运,彼此都有收获,学习了
作者: 轻风    时间: 2010-1-18 17:41
好是好,不过不太对证吧!要不也要不了这么处啊!!!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10-1-18 22:14
这个病人还在治疗中深感痤疮顽固难治啊,用柴桂姜汤后病情加重,痤疮又开始冒了,于是转方七剂荆芥连翘汤也无效,再处初诊方又好转了,真怪了!
作者: 十世遗风    时间: 2010-1-19 16:08
此人有淤血,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还不行,需合桂枝茯苓丸。必要时还得合方葛根汤,
继续下去,从一个病人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作者: jszyxby    时间: 2010-1-20 20:37
有时我们会面临尴尬,要调体还是要治痘?痘痘的此起彼伏说明了治疗的深浅,格非用柴加龙牡合苓桂丸取效是调神加调经的结果,持续的取效应该从调体入手,如该病人应积极调经,用归芍、苓桂丸、葛根汤均可。用荆芥连翘汤完全与病人体质相反,怎能取效?用柴桂干姜汤加附子是对体而不对痘,当然痘会冒。
作者: jszyxby    时间: 2010-1-20 20:44
突然想到有一次小荣兄笑眯眯地对我说,“师姐,你用药这么居中,我不会,我会让她的痘发,然后治和收。”
作者: 云出岫    时间: 2010-1-20 20:49
荆芥连翘汤的方证特点比较明显,如果用对了,有神效。用这个方法治疗过几例年轻女性的痤疮,尤其是玫瑰痤疮效果很好。
作者: 云出岫    时间: 2010-1-20 20:50
向薛师姐问好!
作者: jszyxby    时间: 2010-1-20 21:47
哈哈!新年好,要是女人的脸都象云出岫那么光整就养眼了!要好好介绍美容之道也。
作者: 何运强    时间: 2010-1-20 22:12
临床中痤疮的治疗途径确实很多!但不论何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效果既快且不易复发.
作者: gaogefei    时间: 2010-1-20 22:45
恩,受教,多谢十世遗风兄、薛师姐、云出岫师姐、何运强兄的指点[s:184]学到东西了, 薛师姐说的很有道理!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2-5-6 05:51
多是高论,  痤疮治疗的新思路, 从调神, 调体入手, 再加辨证,  学习了.
作者: kargble    时间: 2016-3-29 18:49
柴胡龙牡汤的计量是个问题啊!!
作者: 叶桂之    时间: 2020-11-16 11:43
柴胡龙骨牡蛎汤,去白芍哦,桂枝茯苓丸很多人合进去不去白芍搞成热闭,这是个泻法,必须用大黄,后下,去痰热的,不用甘草,就是下降去热痰。津亏的才是柴胡桂枝干姜汤。不要搞混了。

作者: 曹阿蛮的星期六    时间: 2021-12-1 19:23
学习学习{:1_629:}{:1_629:}{:1_629:}{:1_629:}{:1_629:}{:1_629:}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