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转帖】各位中医师临床工作中千万务必注意! [打印本页]

作者: 登陆真难    时间: 2007-9-4 19:48
标题: 【转帖】各位中医师临床工作中千万务必注意!
各位中医师临床工作中千万务必注意!

作者:fl 192
日前在一家报纸读到一则医疗纠纷的案例,报道尚是公允,没有误导或诋毁中医之嫌,但从字里行间还是知道北京一所医院的中医师在给患者用中药治病的过程中,在长达一年多的治疗中,患者曾主动要求做些检查,那位中医师可能是看见单纯服中药疗效尚是不错而拒绝,他们或许太自信了,但事与愿违,后来患者检查出是胃癌,因此告上法庭,医院赔了近十万元了事,患者的理由就是医方没有及时检查错过了治疗胃癌的最好时机。
曾有传说国内一中医泰斗在给自己的亲人治疗时,也因为没有行必要的检查单纯服中药致使他的儿子结肠癌没有及时治疗,这就提醒我们各位同行,要把中医发扬光大,不必排斥现代的各种医技检查,尤其是患者主动提出时,更可以顺水推舟,这样也可以使自己对病情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在现在医患关系复杂的情况下也避免留给病人以医疗纠纷的口实。
我曾与一老中医共处,他的中药疗效是确实的,诚如不少喜爱中医同行一样,他却对西医有排斥,他与他的家人生病他总是自开中药,有时,由于种种原因,疗效不理想,闹得连他老婆都气愤不止而不得不改用西医治疗而奏效,连他自己有次刮胡须致面部感染,一再服中药好几天,没有控制而出现发高烧了,才很不情愿地用西医静滴抗生素治疗,当天病情就好转了。很多同行对中医的执着与热爱令人佩服,他们是现代中医的中流砥柱,但我们面对疾病时,是应灵活应对的,适合用中药的就用中药,如果更适合用西医,那么也不必顾虑,这样才会使你的工作更好地开展!
注:本帖转自伤寒论坛
作者: 登陆真难    时间: 2007-9-4 20:00
很赞成作者的观点!
《三国演义》有一段:大意是说官渡之战时,谋士建议袁绍偷袭许昌。绍言不必,非要在此打败曹操。其结果......
医生的任务是帮助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双重诊断,择优治疗。哪个方法更好更快更经济就选择哪个!非要强调什么特色而刚愎自用,后果只能是害人有害己!西医也好,中医也罢,都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取得的宝贵经验,不该相互排斥。
作者: 登陆真难    时间: 2007-9-4 20:09
有些病西医效果好,比如急救;有些病,中医疗效好,比如一些慢性病;有些病,中医和西医都束手无策,比如一些遗传性疾病。找准各自的擅长和在医疗市场的定位,就不会狂妄或悲观。在电影院里找不到自己的座位,却歇斯底里地叫喊,只会影响别人看电影,只能招来旁观者的冷眼。小丑大都如此!
作者: 黄力    时间: 2007-9-4 20:27
1、同意登陆真难先生的观点,不管中医、西医,首先是医,是为了治病救人。
陈苏生先生说:“学无古今,唯善是从;药无中西,唯效是尚”,这句话值得我们认真体会。
2、但是,说面部感染用中药治疗的那位老中医是刚愎自用,这个观点我不同意!这样的感染完全可以用中药治疗,作为中医师,运用自己熟悉的手段和通常有效的方法治疗自己的疾病难道不应该吗?假如一名西医自疗不效转求中医,会不会认为他是刚愎自用呢?这分明是对中医的歧视!!
作者: 海阔天空    时间: 2007-9-7 17:57
此帖很有现实意义!西医诊断明确,选择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法,是医生(包括中医与西医)的职责。明确诊断(目前医疗条件不能明确者除外)后,然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如经济、文化、家庭等因素),病情的实际情况,病情所处的不同阶段,经治医生的水平、特长和经验等等,来采用西医(外科、内科、介入治疗等)治疗,或采用中医治疗,或采用其它治疗方法。但必需做好医患沟通。如果用中医治疗,那么就要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去治疗,如果用西医治疗那么必需遵循西医的医疗规范,如果中医与西医结合(或是同时)治疗,那么还要重视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协同作用,或是不良反应。这就要求现代的中医要有现代的思维方式。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一位中医或是西医都是全才,但是应该认识到各学科之间可以互补。这就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这也是自古以来作为医生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 [s:54]
作者: chenyj7304    时间: 2007-9-29 16:30
“学无古今,唯善是从;药无中西,唯效是尚”[s:54][s:54]
作者: 佛手    时间: 2007-11-4 21:12
医有中西,药无中西,手段更无中西
作者: 黄煌    时间: 2007-12-5 12:24
引用第7楼billywang于2007-12-04 12:57发表的  :
医有中西,药有中西,效果无中西。 [s:54]
临床疗效的评价确实需要中西医结合,不能仅仅用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医的疗效。不少疾病,中医比较强调生活质量,强调食欲睡眠,这非常实用,不能忽略。西医以诊病治病胜出,中医则识人治人j见长,两者都有优势和特色,所以,当今为医者,不能拘泥于中西论争,更应取两者之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疗体系。
作者: qwer    时间: 2007-12-5 13:53
“现代中医应该是精通中医理论和诊疗技术,熟悉西医诊治方法,以中医中药为主防治疾病的医务工作者。”这样高的标准是没有错,但在我看来却如“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及”。“应该”是一回事,但能否做到却是另外一回事。其中仅“精通”中医而言,殊非易事。我40年来学习研究中医,无一日敢“偷闲学少年”,至今年过花甲,所治好的疾病固属不少,常窃喜自己此生有幸结缘中医,然而我治不好的疾病更多,始知自己对中医的学习还很粗疏。李可老师乃医林奇才,但他曾对我说就是给他两辈子生命,他也学不完中医;年届九旬的中医界泰斗朱良春,在“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高层论坛”会议期间,与我们几位同仁闲谈时用手比划了馒头大的一个小圈,说自己对中医只学了这么一点点。他们这种虚怀若谷的谦虚精神无疑是我们的楷模,但仅仅看到这一点就有些片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实际上这也是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对中医博大精深的清醒认识。

  我们现在常说的“学贯中西”,我认为这只不过是学人的理想境界,或者是对某位重量级人物的赞誉。世上果然有人能真正做到了,那可就成了“包治百病”的神医了。然而我历数十年之观察,可谓“过尽千帆皆不是”,不用说学贯西医了,就是学贯中医,也无人敢自诩。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超凡的“医圣”(准确地说应该称作“天才的中医科学家”)和无数人由实践到理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以一人之力能够真正学好用好其中的一部分,那就终生受用无穷,能够解决一部分疾病乃至世界医学难题而“独占鳌头”即是骄人成绩,岂能做到“十全”?在无可否认的中医西化严重、中医整体医疗水平下降的事实面前,今天人们提出培养纯中医的概念意在传承,意在务实,又何必出于理想化而对纯中医求全责备呢?
作者: nwlhk    时间: 2007-12-5 20:47
在中医手上长期治疗,漏掉了现代医学的重要疾病,这个教训是应该记取的.我不反对中医大夫应该以中医手段治疗为主,但一点不懂西医的检查确实是一种缺陷.
作者: 2008    时间: 2007-12-26 15:24
诊断是中性的,对诊断结果的分析和应用才是中西医区别。中医完全可以借助现代诊疗手段。
作者: 袁建国    时间: 2007-12-26 16:58
医有中西,药有中西,目的无中西.做为当今的中医不懂现代医学是不行的,现代医学也是非常优越的,尤其在诊断方面比中医要好,应该取其所长.以避免漏诊而造成不良后果.还有应正确理解纯中医的问题.所谓纯中医难道就是看看舌头,搭搭脉就了事?这就是真正的中医?我看也未必是.
先辈有''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之辞不得不玩味之.
作者: 刘西强    时间: 2007-12-31 21:54
值得深思是肯定的。但是我们时刻要知道我们是中医,要为患者提供一种较好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是要我们自己有分辨能力。
作者: 佛手    时间: 2008-1-4 17:23
都是知障
作者: 学龄前    时间: 2008-1-4 19:57
值得重视,引以为诫.
作者: 赤脚医生    时间: 2008-1-4 22:40
在农村,没有多少病人给你几天的机会,一天不好就换医生了,我想只要能让病人好得快一点就好,中西一起多好,西药治标,中医治本!,我先给他一些西药,接着开一剂中药,多好!他吃西药见效了,我就留住了他的心!他就会继续吃中你的中药了!我就是这样,我学中医出来!刚开始纯中药,好多病人没有时间,见效也慢,差一点没有了病人,可能是我医学技术不好!改了中西结合以后好了!大家要发展中医的决心,但绝不能排斥西医!特别是对中医没有好好的把握的刚出来的医生,开始一定要有人找你才行!没有了病人,你从何处发展中医!待到我们多一些病人了,可以同时开一些中药,一些西药,一边学习,一边管好自己的一家人生计!
作者: 鲁宏宽    时间: 2008-1-5 13:03
什么也得与时俱进啊!
作者: yuanfeng    时间: 2008-1-31 17:58
引用第16楼赤脚医生于2008-01-04 22:40发表的  :
在农村,没有多少病人给你几天的机会,一天不好就换医生了,我想只要能让病人好得快一点就好,中西一起多好,西药治标,中医治本!,我先给他一些西药,接着开一剂中药,多好!他吃西药见效了,我就留住了他的心!他就会继续吃中你的中药了!我就是这样,我学中医出来!刚开始纯中药,好多病人没有时间,见效也慢,差一点没有了病人,可能是我医学技术不好!改了中西结合以后好了!大家要发展中医的决心,但绝不能排斥西医!特别是对中医没有好好的把握的刚出来的医生,开始一定要有人找你才行!没有了病人,你从何处发展中医!待到我们多一些病人了,可以同时开一些中药,一些西药,一边学习,一边管好自己的一家人生计!
严重同意此观点,很适合基成的情况
作者: gegen    时间: 2008-2-8 18:29
善哉佛手。也许需要癌的明确诊断,也许没必要。西医诊断的意义在于法律意义,而不是治疗本身,我指这官司。中医没有话语权,不能作为法律权衡。以辨证论治而言,有没有癌诊断,可能方药一样。
作者: songyonggang    时间: 2008-2-10 20:12
引用第19楼gegen于2008-02-08 18:29发表的  :
善哉佛手。也许需要癌的明确诊断,也许没必要。西医诊断的意义在于法律意义,而不是治疗本身,我指这官司。中医没有话语权,不能作为法律权衡。以辨证论治而言,有没有癌诊断,可能方药一样。

诊断清楚只是给病人一个对个人疾病的看法或预后,对于治疗并不一定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预后也不一定那么准确。 2个月前遇一骨转移癌患者,经某地级人民医院(三甲)诊断,全身除肝外均有转移,告病人家属,病人过生日比治病更重要,然病人至今看上去非常健康。
作者: 尹易林    时间: 2008-2-14 22:15
不论中医西医,治病救人是第一宗旨,应取长补短,共图发展。
作者: jkd    时间: 2008-3-22 01:03
在用中医时,首先用西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西医一天治疗好的病何必用中医治疗10 天呢?非常赞同楼主。
作者: jkd    时间: 2008-3-22 01:10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此言差也,比如肺炎,治标退烧止咳等是治标,消炎是治本也,西医也是标本兼治也
作者: qzf414    时间: 2008-3-22 08:51
引用楼主登陆真难于2007-09-04 19:48发表的 【转帖】各位中医师临床工作中千万务必注意! :
各位中医师临床工作中千万务必注意!

作者:fl 192
……要把中医发扬光大,不必排斥现代的各种医技检查,尤其是患者主动提出时,更可以顺水推舟,这样也可以使自己对病情有更清晰的了解,…….......


举一万次手同意上述观点。
作者: 刘萍高    时间: 2012-3-2 16:37
做医生的莫偏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当学会拿来主义。集众家之长,方为正道。
作者: 愉快的老头    时间: 2012-3-23 21:54
疗效,疗效,还是疗效。只要能尽快缓解病人的痛苦,不必拘泥于西医还是中医,三辩,三辩,还是三辩,现代中医要牢记。否则就会误诊误治。招来烦恼。[s:129] [s:129] [s:129]
作者: 山风谷雨    时间: 2012-3-24 11:52
苛责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