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痰饮咳嗽——留饮与伏饮 [打印本页]

作者: 余泽运_i213l    时间: 2017-3-15 14:02
标题: 痰饮咳嗽——留饮与伏饮
(三)、留饮与伏饮
原文8、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9、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10、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解词:①咳嗽则辄已——辄已指转甚、加剧。指咳嗽时疼痛更加剧烈。
      ②留饮——指饮邪停留不去,时间长、病情深而言。
原文解读:论述留饮在心下、胁下、胸中的脉症。
⑴、留饮的症状:以饮邪停留的部位不同而症状有异。
①饮留心下——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心下即胃脘部位,心下有留饮实际是胃有停饮,胃部有水,反映在后背部——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②饮留胁下——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
本条留饮是指饮留胸胁的悬饮。
饮留胁下,则胁痛牵引至缺盆(锁骨上窝),咳嗽则其痛益甚。
③胸中留饮——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胸中留饮:阻碍呼吸————故呼吸短气
          气不布津————渴而不欲饮
          饮流四肢骨节——四肢历节痛(溢饮)。
⑵、留饮的脉象——脉沉——水饮停内,阳气闭郁。
⑶、留饮与四饮的关系:留饮指饮邪停留不去,时间长、病情深而言。临床以饮留部位不同,而并属四饮:饮停心下——痰饮;
饮停胁下——悬饮;
饮停胸中——支饮;
饮留四肢——溢饮。
原文11、膈上病痰,喘满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解词:伏饮——指潜伏于体内,根深蒂固,难以攻除,伺机而发的一种饮病。
原文解读:论述伏饮发作前后的临床表现。
胸中有停饮,患者平素有气喘、胸满、咳嗽吐痰。病情发作时可见恶寒发热,从肩背至腰部疼痛,涕泪流出,身体剧烈振颤摇动者,其人胸中必伏有饮邪。
本条阐述四个问题:
⑴、痰饮久伏胸膈,阻碍肺气,肺失宣降——平时即有胸满咳喘,咳吐痰涎,但病情较轻而相对稳定;
⑵、一旦气侯突变,外寒引动伏饮,内外合邪——恶寒发热,背痛腰痛,喘满咳吐加剧,目泣自出,身体振颤动摇,不能自主——外邪引动内饮,伏饮发作。
⑶、伏饮久停体内,耗伤人体阳气,使抗邪能力下降,易感外邪——咳喘反复发作,病情顽固,缠绵难愈——伏饮属本虚标实。
⑷、伏饮属现代医学的哮喘病,以发作性痰鸣气喘为主。其治则是发作期以祛邪气为主,缓解期以扶正气为先。咳喘发作时,若寒喘夹热者,用大青龙汤;夹寒者,用小青龙汤。平时以扶正为主,扶助阳气,补益脾肾以固其本。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