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6-4-14 20:19
标题: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近来接到几位痛经患者的反馈,黄芩汤有效。

      W女士,37岁,体态丰腴,头发乌黑油亮,面润唇红。痛经4年。每次剧痛,在床上打滚,甚至晕厥,经常使用止痛栓剂,最多一次经期用12片。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去年11月下旬来诊。询得其月经量大,烦躁怕热,入睡难,夜间盗汗一夜更衣数次,痔疮常发,断为热性痛经。处方:黄芩20克、白芍20克、生甘草5克、红枣20克,水煎服,每周服5剂。此方间断服用至今年3月,疼痛明显缓解,无需止痛栓。


      T女士,46岁,中等身材,脸颊虽有少量色斑,但明眸红唇,风韵犹存。去年11月来诊,诉经来腹痛剧烈,并下肢抽筋。检查雌二醇674 pmol/L(卵泡期),查子宫肌瘤36*24毫米。用黄芩汤:黄芩15克、生白芍20克、生甘草5克、红枣20克,20剂,每周服5剂,今年3月初复诊,告知痛经消失,查雌二醇降至168 pmol/L(卵泡期),子宫肌瘤30*25毫米。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中医认为的原因很多,寒凝、气滞、湿热、血虚、瘀血等均有,用方也很多,黄芩汤适用的仅仅是一种热性痛经。其病大多痛势剧烈,常常翻滚惨叫,或依赖止痛剂。月经量大有血块,经血粘稠色深红。检查多见子宫增大,或有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其人大多唇红舌红,烦躁难眠,手足心热,脉多滑数;或有痔疮肛裂便血,或有身热盗汗,或晨僵关节肿痛,或干呕腹泻,或头痛乳胀;其大便或泻臭秽,或干结难解,大多肛门口灼热。


      黄芩汤是《伤寒论》方,原文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后世多用黄芩汤治疗热利,如痢疾肠炎等。为何能治痛经?这与黄芩汤的主治有关。黄芩汤方用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全方可以看作是黄芩与芍药甘草汤的组合。芍药甘草汤专治“脚挛急”,而痛经本身就是一种子宫平滑肌的挛急状态。临床所见,适用黄芩汤的痛经患者,常常伴有腹肌拘挛,或腹痛便秘腹泻交替,或腰痛腿痛,或头痛,或乳房疼痛,特别是下肢易于抽筋。黄芩专治伏热。黄土汤治“下血”“先便后血”,泻心汤治“吐血衄血”,两方均有黄芩,是黄芩清血热。黄芩汤治“自下利”,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利遂不止,脉促者”,是黄芩清肠热。三物黄芩汤除“四肢苦烦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治“心下痞”,是黄芩既能除热痹,也能除热痞。可见,黄芩能清里热,专清深伏血分及肠道之热,如配芍药甘草,则热痛是其主治目标。


      其实,黄芩汤不仅能治热性腹泻及热性痛经,许多以疼痛、出血、关节肿痛为表现的肠道、生殖道、关节的炎症及充血性疾病也有应用的机会。试举一例:S女,23岁,骶尾骨及左下肢牵扯疼痛,检查发现抗O、C反应蛋白、血沉均很高,但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西医莫名其病。其人肤白唇红,询得也有痛经,并有痔疮、肛裂便血。我用黄芩汤原方。1个月后复诊,腰骶疼痛消失,化验指标也恢复正常。


       顺便说一下,黄芩过用恐有食欲下降、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是,黄芩汤是复方,只要方证相应,不仅汤液不苦口,还不会伤肝败胃。不过,方中大枣十二枚,请不要忽略。
                                                                                                       (2016年4月13日)


作者: 7758520    时间: 2016-4-14 20:48
沙发  又见黄师好贴
作者: 泰山蒲公英    时间: 2016-4-14 20:51
谢谢黄老师的无私分享!
作者: 苦咖啡    时间: 2016-4-14 21:14
感谢黄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作者: cyy0396    时间: 2016-4-14 21:38
若不是经验,谁敢用黄芩汤治疗痛经,为黄师的诲人不倦精神点个赞。
作者: 中医田应旭    时间: 2016-4-14 21:46
黄师好经验,热性痛经临床并不少见,从体质入手用此方简洁明了
作者: 敏求轩    时间: 2016-4-14 21:48
喜见黄师新作,学习了。感谢!
作者: biliming00    时间: 2016-4-14 22:19
学习了,感谢黄老师
作者: pan5071292    时间: 2016-4-14 22:35
xie的好 写的详细  细致 值得细细回味  谢黄老师分享[s:191]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4-15 07:12
谢谢黄先生。谢谢这么好的经方。谢谢黄芩汤。
作者: 叮当    时间: 2016-4-15 09:08
感恩黄师,笔耕不辍!
作者: gugu    时间: 2016-4-15 09:11
黄芩汤一张好方,感谢黄师!
作者: gzmeng    时间: 2016-4-15 09:35
感谢黄师无私分享!
作者: 寸草晖    时间: 2016-4-15 09:58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6-4-15 13:22
黄芩能清里热,专清深伏血分及肠道之热,如配芍药甘草,则热痛是其主治目标。
感谢黄老师详细解说
作者: houlaizhe    时间: 2016-4-15 15:22
谢谢老师的经验分享
作者: 康康宝贝    时间: 2016-4-15 16:08
黄师总能给我们惊喜,新思路

作者: 西瓜崽    时间: 2016-4-15 16:57
不管在西医上是何种病名,只要方证对应,就效如桴鼓。谢谢黄师分享。
作者: pdsdfz    时间: 2016-4-15 19:04
谢谢黄师,深受启发,让我联想到,治疗寒性疼经的温经汤,就是芍药甘草汤加上温性的药,是黄芩汤的对应方。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
作者: 定风草    时间: 2016-4-15 20:07

感谢黄老师!!!太精彩了!
作者: 紫草根    时间: 2016-4-15 20:35
恩师!恩师!天下中医学子的恩师。
作者: 榆次    时间: 2016-4-15 21:20
标题: RE: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热性痛经,月经量大有血块,经血粘稠色深红。检查多见子宫增大,或有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其人大多唇红舌红,烦躁难眠,手足心热,脉多滑数;或有痔疮肛裂便血,或有身热盗汗,或晨僵关节肿痛,或干呕腹泻,或头痛乳胀;其大便或泻臭秽,或干结难解,大多肛门口灼热。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方用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全方可以看作是黄芩与芍药甘草汤的组合.
谢谢黄师,无私分享!!!
作者: 汤枝桂    时间: 2016-4-15 21:33
感谢恩师毫无保留的指导后学
作者: xi066    时间: 2016-4-15 21:38
学习了,黄芩和芍药甘草汤。
作者: guo3fen    时间: 2016-4-15 22:14
黄师一点灯就亮了[s:188]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4-16 08:18
了不起的发现。了不起的先生。了不起的经方。了不起的论坛。
作者: 李柏林    时间: 2016-4-16 10:54
感谢老师的医案!  要是能开辟一个专栏对某些病提供辩证治疗心得的栏目更好!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4-16 21:20
每见黄先生经方研究新成果,倍受鼓舞。
作者: 水城中医    时间: 2016-4-17 09:50
热性痛经----感谢黄老师!!!
作者: wangxiaomei    时间: 2016-4-17 16:52
谢谢黄师,每天学一点,集小溪以成江河,聚沙成塔!
作者: 粉水之子    时间: 2016-4-17 17:06
精彩,学习了
作者: burningsnowy    时间: 2016-4-18 09:45
热性痛经,记住了
作者: fokfok    时间: 2016-4-20 11:39
标题: RE: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谢谢老师,行医路上你是我的明灯。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6-4-22 19:22
标题: RE: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pdsdfz 发表于 2016-4-15 19:04
谢谢黄师,深受启发,让我联想到,治疗寒性疼经的温经汤,就是芍药甘草汤加上温性的药,是黄芩汤的对应方。 ...

可以这么理解。
作者: bcxjs58    时间: 2016-4-25 16:27
感谢黄老师!治疗痛经又多一方法。
作者: 五角星虹    时间: 2016-5-4 21:15
从黄芩汤可以治热性痛经,那么,对应的,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汤或小建中汤也是可以治疗痛经,尤其是小建中汤
作者: longren120    时间: 2016-5-5 14:35
感谢黄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作者: 五花马上人    时间: 2016-5-9 15:29
恩师了不起的发现。
作者: lennykuo    时间: 2016-5-23 17:26
标题: RE: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受教了.感謝.
作者: 甘草汤    时间: 2016-5-24 13:14
标题: RE: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谢谢黄老师的无私分享,后生们学习了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5-24 19:00
痛经,也是需要辩证的。
作者: taxuecg    时间: 2016-5-27 18:28
感谢黄老师分享,大家都是明白人,对于我一个外行人来说,黄老师说的每周五剂。我不能明白每周是每个星期还是一个生理周期。
作者: songtao    时间: 2016-5-29 16:47
本帖最后由 songtao 于 2016-7-19 21:23 编辑

[s:208]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5-31 20:58
近来知道,黄芩汤也可以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 811811    时间: 2016-6-1 17:03
黄芩汤一张好方,感谢黄师![s:188][s:188]
作者: jingfxz111    时间: 2016-6-3 01:59
      感谢黄师的传教,有机会试用黄芩汤。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6-3 11:39
先生提示应用,然后得到复制,就形成了经方推广。
作者: suyan    时间: 2016-6-13 12:02
好文,学习,本想像之前那样复制下来,收藏,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复制不了,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6-18 09:21
黄先生,黄芩汤,奇思妙想是经方。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6-21 11:14
再次复读先生文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作者: 江河海    时间: 2016-6-22 08:27
写得明明白白,热性痛经又多一方。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6-7-6 14:19
妙思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6-7-6 14:26
像黄老师这样的人才如果能占据中国中医制高点,中国中医要少走很多弯路,中医学子也会人才辈出啊,现社会中医学生都改行了,医殇啊。。。。。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7-8 10:26
标题: RE: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五角星虹 发表于 2016-5-4 21:15
从黄芩汤可以治热性痛经,那么,对应的,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汤或小建中汤也是可以治疗痛经,尤其是小建中汤 ...

应该可以,其中还是有别。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7-8 10:28
黄先生耳提面命,细心提示,大枣12枚,不要忘了。
作者: 医海    时间: 2016-8-23 15:27
感谢分享!
作者: 道法自然30    时间: 2016-8-27 11:38
黄师的文章是常读常新
作者: 尖一    时间: 2016-9-1 23:53
临床多见痛经则认为是寒、瘀,从热性考虑少,学习了。
作者: huangxiang    时间: 2016-12-6 09:07
黄师坚持用原方,赞
作者: zhte2003    时间: 2017-5-1 21:26

学习了

作者: 淡淡的蓝天    时间: 2017-5-8 19:10
黄老师的病案都是生动形象逼真,而且处方简单、灵巧,方证那么对应!不仅是当代经方鼻祖,而且是文学大师!从每个病案都能看见黄老师的风采!

作者: ych619681    时间: 2017-11-16 11:45
我一直很敬仰黄老师,他的朴实的医学让我越看越想看。不知什么时候能去黄老师那里学习学习。

作者: 道法自_sXf0Y    时间: 2018-2-25 12:15
本帖最后由 道法自_sXf0Y 于 2018-2-25 12:31 编辑

     黄芩在张锡纯的书中讲用途有如下:

1、清肺经之热(气分之热),能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利小便,让气分之热通过小便排出。例如清气化痰丸。
2、清脾胃之湿热(半夏泻心汤)
3、清肠道之湿热(葛根芩连汤、麻黄升麻汤)
4、清肝胆之热(柴胡+黄芩: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5、清气郁之热
6、清伏热(热伏藏于经络、散漫于奏里)(大黄蜇虫丸(淤血久而化热)、小续命汤、当归散、三物黄芩汤)
7、少腹绞痛有热症(本例治疗热性痛经黄芩汤:即芍药甘草汤+黄芩)。










作者: www161106    时间: 2018-2-25 21:11
记下了,治热性的痛经及其他,谢谢黄老师分享!

作者: 15065311605    时间: 2019-7-7 11:02
最近我用丹栀逍遥散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热性痛经效果也不错

作者: szy2870    时间: 2020-1-5 09:35
标题: RE: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喜欢看黄老到帖子,谢谢!

作者: 涛儿爱经方    时间: 2020-1-8 10:31
标题: RE: 能治痛经的黄芩汤
感谢黄老师的不吝分享

作者: 三余堂主人    时间: 2020-8-6 16:22
感谢黄教授的分享,晚辈学习了

作者: 13920389619    时间: 2022-8-16 21:24
黄煌 发表于 2016-4-22 19:22
可以这么理解。

热性与寒性的区别:经血颜色深浅,手足是否发热,是否烦躁,是否喜饮热水,请黄师批评!
作者: 13920389619    时间: 2022-9-8 09:38
芍药甘草汤确实在治疗脚挛急上效果显著,本人服用2剂便已经明显改善。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