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五) [打印本页]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7 09:28
标题: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五)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一)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二)(在第20楼)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三)(在第33楼)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四)(在第64楼)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五)(在第80楼)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疗效惊人(之一)


用经方治疗发烧咳嗽,疗效惊人,不仅预后良好,而且见效快,常常一贴治愈,安全又廉价。
这是我的切身体会,绝对真实,虽然不能做到次次一帖治愈,但是出现的概率较高。难怪台湾籍中医师倪海厦老师说过,三帖治不愈发烧,回炉再造,继续学深学透。
平时我也将这些体会告诉身边一些好友,但是,有一天,朋友给我出题目了。

那是2013年3月6日晚上,好朋友唐先生来电话,电话另一头声音有些不一样:你平时都说中医能一帖治愈发烧,现在我朋友孩子发烧好几天了,能否给他开个药方,体现你的中医惊人效果。他的意思有二层,一是考考中医是否能一帖治愈发烧,二是帮帮他的朋友的忙。
我一听这事,就婉言拒绝,因为我平时跟他提的中药一帖治愈发烧,不是用来炫耀,而是真实告知,也因为服药后需要观察需要跟进,需要投入精力,更因为不能保证所有发烧均能用中药一帖解决,而患方需要的是“一帖灵”,何况对方不认识,双方没有信任基础。
见我这么一说,唐先生继续说,中医的惊人疗效我都给你宣传了,不开方,人家会笑话的,更何况,朋友孩子已经第八天发烧了。听到第八天发烧,我的心纠结了:反复发烧停不住,没有家长不郁闷不纠结。于是我的心软了。“那先了解一下症状吧。”

患儿母亲陈妈妈从电话中将宝宝情况告诉了我:7个月大,发烧,打喷嚏,偶有咳嗽,西医医生处以退烧药美林,雾化呼吸治疗,第四天开始烧退,但咳嗽未停,第七天再次出现发烧不退。现在情况:发热(体温39度),偶有咳嗽、无呕吐、无口渴欲引,大便可、精神可,食欲一般,吃奶后有出汗,没有寒战和毛孔耸然。这个年轻的陈妈妈,是某大医院的妇产科西医医师。大学期间接触过中医,可是,没有听说过中医能治疗急性病。
我告诉对方,这样的患儿曾治愈过多人,均一帖治愈,作为家长切莫紧张,更不能乱投医。对方一听很是兴奋,不过兴奋之中也带一些质疑。“我的宝宝能否也一帖灵?”“中医有这样效果吗?从来没有听说过啊。”我也借机向她宣传解释,“中医确实有治疗急病的技术和经验”。只是现在年轻的妈妈熟悉西医,对中医陌生了。其实医治发热咳嗽是伤寒论的优势,也是中医的优势。千百年来,西医出现之前,我们的先人就用中医中药治疗发烧咳嗽的,只要方证对应准确,疗效一定确切。

该患儿的症状,我们来用经方理论分析一下。
没有呕吐,基本排除了少阳病,
没有口渴、大便可,排除了阳明病,
精神可,大便可,也排除了少阴病,厥阴病,太阴病。
因此,重点考虑太阳病。而吃奶后有出汗,没有寒战和毛孔耸然,进一步排除了太阳伤寒,基本上可以辩证确定为太阳中风。
由于是患儿,无法言语沟通,因此也无法了解患者是否颈项强、是否。按经验,现予以桂枝汤加减。
桂枝1,白芍1,甘草0.5,大枣2个,生姜2片,知母1,防风1,黄芪2 。
要求买2帖,用一帖备一帖。煮一帖分三次服,每次服用间隔4-5小时。并强烈要求家长务必要加强药后的观察。2帖药的费用不足1元。

第二天家长上午有事,中午买才来药,下午2:40患儿第一次服用中药,18:30服用第二次,晚上8:30打来电话,电话里按捺不住喜悦,“体温正常,刚量的。测量了两次,都是正常”,“要不要服用第三次”?
听了之后,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因为过去治愈的,不等于现在、将来都能治愈,每一个患者都有自己的体质,不同体质会有不同的药后反应。如今烧退了,没有出现意外,当然放心下了。
我还是提醒家长,暂时不服第三次,但要继续加强观察,建议夜里1点左右,还要测量体温一次,看看是否反弹。
后来的事实表明,患儿的发烧咳嗽彻底好了。
唐先生给我出的考题,通过了。我跟唐先生说,任务完成了,型,给你扎住了。
其实,这次经历,不光是给唐先生扎住了型,也是给经方给中医扎住了型。

如何诊断患儿为桂枝汤证呢?
幼科,有人称之为哑科,因为宝宝不会说话,以致难以问诊。我把桂枝汤证归纳为:无寒战毛孔耸然、无呕、无咳,精神可、饮食可、大便可,有发烧。简称“三无三可”的发烧。只要患儿原先体质较佳,突然得了急症,出现这些症状,均可以考虑。当然要是原先体弱多病,很有可能夹带其他症状,这就需要综合辩证。

上述案例中的陈妈妈掌握了“三无三可”的窍门后,给她姐姐家的宝宝使用,结果也是一帖治愈。
于是,她感叹,想不到中医还有这技术,想不到中医如此不难学,想不到中药如此便宜。
如今,陈妈妈已经开始学习中医了。
作者: 春生夏长    时间: 2013-10-7 10:05
儿科“三有三无”退热法,受教!
作者: sgwh918    时间: 2013-10-7 10:09
学习了。
作者: 知医    时间: 2013-10-7 13:04
中医是中国人之福,可现在国人大多身在福中不知福。
作者: 汤一笑    时间: 2013-10-7 13:48
辩证排除法确实比特征法可靠,两者结合更好。
作者: 至简    时间: 2013-10-7 14:12
这样排除法学习方证也非常值得学习啊。
作者: 东风不与    时间: 2013-10-7 15:02
的确是厉害!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10-7 15:20
知母1,防风1,黄芪2 。
楼主加三者是什么目的呢?
无寒战毛孔耸然是什么原理?桂枝症比麻黄汤怕冷轻?
请赐教
作者: 乡村布医    时间: 2013-10-7 16:41
楼主考虑的非常周全,加知母,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防风,黄芪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本人的认为。
作者: 小小湘东    时间: 2013-10-7 17:00
精彩,有创意,学习了。希望多发医案。
作者: 贾李军    时间: 2013-10-7 18:21
一剂知,二剂已,又何尝不是呢?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10-7 18:43
标题: 回 乡村布医 的帖子
乡村布医:楼主考虑的非常周全,加知母,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防风,黄芪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本人的认为。 (2013-10-07 16:41) 
防风,黄芪补虚的药一剂就能起效果?固本有这么快效果?
作者: minglao    时间: 2013-10-7 18:46
中医是中国人之福,可现在国人大多身在福中不知福
作者: 杨森林木    时间: 2013-10-7 21:17
前一阵子用小柴胡加桔梗、连翘、石膏治疗一同学的扁头体发炎伴发烧难以入睡也是一剂见效
作者: 杜氏中医    时间: 2013-10-8 07:28
感谢楼主的分享,向你学习!七个月的孩子,正处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所以用黄芪防风取玉屏风的意思。
作者: 秦望子    时间: 2013-10-8 10:29
仲圣用知母,仅见于白虎汤与酸枣仁汤;用防风,仅见于桂枝芍药知母汤;用黄芪,仅见于黄芪芍药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楼主用排除法锁定桂枝汤,逻辑无懈可击,三无三可之论,尤为的当;但加知母、防风、黄芪,却没有给出用药思路,外证和经文依据均不详,恳请开示。另有一问:本案径以桂枝汤直取,可否?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10-8 19:46
标题: 回 秦望子 的帖子
秦望子:仲圣用知母,仅见于白虎汤与酸枣仁汤;用防风,仅见于桂枝芍药知母汤;用黄芪,仅见于黄芪芍药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楼主用排除法锁定桂枝汤,逻辑无懈可击,三无三可 .. (2013-10-08 10:29) 
同问,期待楼主说下思路.
作者: 神医弟子    时间: 2013-10-8 22:26
学习了。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9 14:57
标题: 回 春天2011 的帖子
春天2011:春天2011: 知母1,防风1,黄芪2 。楼主加三者是什么目的呢? 无寒战毛孔耸然是什么原理?桂枝症比麻黄汤怕 ..(前天 15:20)


秦望子:仲圣用知母,仅见于白虎汤与酸枣仁汤;用防风,仅见于桂枝芍药知母汤;用黄芪,仅见于黄芪芍药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楼主用排除法锁定桂枝汤,逻辑无懈可击,三无三可 .. (2013-10-08 10:29)
同问,期待楼主说下思路.




谢谢各位支持![s:232]


在下篇案例中专门解释讨论。将会尽快传上。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10-9 14:59
标题: 回 雪山飞狐 的帖子
雪山飞狐:....... (2013-10-09 14:57) 
期待.......................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10 17:40
标题: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疗效惊人(之二)
[paragraph]
经方治疗发热咳嗽,疗效惊人(之二)


一、西医用药不懂证,美林退烧现危情。

一天,陈总的孩子发烧了,大医院诊断称,属于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建议家属服用美林退烧药和采用物理降温。这是西医普遍做法。可是美林4小时药效过了之后,体温迅速反弹,继续高烧,次次如此。如此高热,谁不担心没有后遗症呢?
然而,美林退烧药24小时之内最多只能用4次,并且用了美林之后,患者会流失大量汗液,体质下降明显。家长极其无奈,特别揪心。第三天晚上第四次美林药效过后,再次反弹发热时,找我用中药解决。
患儿,11个月大,体温41度,手足烫,没有寒战和毛孔耸然,高热时常吵闹不安,胃口一般,没有呕吐和咳嗽,大便可,小便少(第三天的尿裤一天未换),精神疲软(第一天高热时精神可,第三天明显疲软),想睡却睡不深。
当我问诊患儿精神如何时,家长说,“很软,被汗流软了”。此话是对的,因为,大量汗液流失已经导致患儿器官功能出现衰退现象,这是个危症,历史上因过度发汗出现亡阳而导致死亡的病例不少。必须高度重视。
可惜的是,西医不懂“证”啊!

二、附子桂枝来退烧,药店称险不卖药。

那么,该患者那到底属于什么方证呢?
身热不自汗,大便可,排除了阳明病,
没有呕吐和寒热往来,排除了少阳病,
没有呕吐,没有自利,饮食可,排除了太阴病,
没有消渴,没有呕吐,排除了厥阴病。
没有寒战和毛孔耸然,也排除了太阳伤寒。婴幼儿的个人感觉,不会表达,我们只能通过观察来分析判断症状。太阳伤寒的恶寒属于排汗功能出问题,在临床表现更多的是毛孔耸然或寒战;出汗属于太阳中风,排汗功能没有出问题,出微汗难以察觉的,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观察,如用美林退烧药后能出汗的(也有用了美林不出汗的现象)算有汗,又如吃奶后出汗的,可以划归为汗出。
通过辨证排除法,我们把患儿的症状缩小到太阳病中风和少阴病。
经方理论认为,津液就是阳,津液大量流失,此为亡阳,将造成体内津液明显不足,身体变虚弱,虚极时,脏器功能衰退,将由表阳证转入表阴证,即称之为“陷于阴”,虽然是表证,此时不再是太阳病了,而是少阴病了。这种理论的解释,跟内经理论截然不同,经方医生务必要掌握。只有用经方理论才能辩证出相对应的方证。
于是,给患儿辩证为:第一天属于太阳中风,第三天却转属少阴病了。
辩证之后,我们还要辩方证。考虑到患儿出现多次发汗,大量流失汗液,此时,不可再次发汗,而是解肌。发汗用麻黄,解肌用桂枝。从而排除了治疗少阴病的带有麻黄的药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该患儿是典型的桂枝加附子汤证。
经过这么分析,并且又找到了伤寒论中的条文依据,于是,当天夜里我开出了方子:
桂枝1,白芍1,甘草0.5,生姜2片,大枣2个,熟附子1 。
同时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勤洗澡等措施。嘱咐家属每半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
过了一会儿,陈总来电话,称药店不给抓药,原来药店认为,桂枝和附子都是大热药,高热再用大热药会有生命危险,不敢抓药。并称,附子有毒,婴幼儿不宜用。
经过一番口水,好不容易让药店同意抓药,可是陈总不安了:“药店说的是错的吧!??”“药店还说,古方能治好一些现代病,但也治不好一些现代病”。
各位观看的老师,这些问题该如何回答是好?

三、药力需靠热稀粥,无奈患儿不配合。

次日(也就是发热的第四天)中午,家长反馈,体温还高,不过,患儿精神好转,尤其是体温在38度左右时,精神较佳,喜欢跟大人玩。病情有初步稳住的迹象,陈总看到了希望。可是我觉得这样疗效不够理想。再过3天,病毒自行失去毒性。
平时用桂枝汤都没有药后吃热粥,难道这次效果不满意跟此有关系?但是,婴儿如何吃热粥啊?突然感觉,药后吃热粥是婴幼儿服用桂枝汤的一个硬伤啊。而且,根据最新的症状分析,患儿由少阴病又回到太阳中风,仍需要处以桂枝汤解肌。
当时我有个强烈的念头,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取得疗效,最好在治疗发热方面能“斗”过西药。
于是我查找了很多的资料,也咨询了很多专家。最终从张锡纯的经验中找到了代替方法,就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另外加入知母,防风,黄芪。这样可以省去啜热粥。我们的先哲啊,多么的伟大,宝贵经验流芳百世!这张桂枝汤加减,我称之为张锡纯桂枝汤。
于是开出第二方,让陈总买张锡纯桂枝汤,当天下午喝下,满意的疗效出现了,患儿的高烧仅仅喝一次彻底而愈了。

需要说明的是,张锡纯桂枝汤是“斗的过程中”发现的好方。多次事实表明,桂枝汤只有加知母、防风、黄芪才有这样效果,如果仅仅加了其中一味或二味,均无这样效果。
有网友认为这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照顾了患儿的体抗力,我认为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我从临床角度看,只有加了这三味药,大大增强了解表效果,才可以代替药后吃热粥。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张锡纯桂枝汤治疗婴儿高热,从此之后,很多患儿的发烧均用此方一帖治愈。但是,需要喝2-3次。


于是,我又在想,经方中有无  仅喝一次就退烧的 方子呢?
详情如何,倾听下回分解。
作者: 一个宅人    时间: 2013-10-10 18:45
张锡纯喜欢将黄芪与知母一起用,参“ 升陷汤”。
作者: 杏林耕者    时间: 2013-10-13 22:06
此思路值得学习
作者: 水墨丹青    时间: 2013-10-14 10:18
感觉多次发汗不解还是有虚热阴伤。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14 12:11
标题: 回 水墨丹青 的帖子
水墨丹青:
感觉多次发汗不解还是有虚热阴伤。
这个问题问的好。[s:242]

不过,其原因到底如何呢?是否还有其他解释?[s:236]

请高手们赐教!
作者: 百嘉中医    时间: 2013-10-14 12:13
标题: 回 雪山飞狐 的帖子
雪山飞狐:经方治疗发热咳嗽,疗效惊人(之二)

一、西医用药不懂证,美林退烧现危情。

一天,陈总的孩子发烧了,大医院诊断称,属于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建议家属服用美林退烧药和采用物理 .. (2013-10-10 17:40) 
此例患儿是男性还是女性
作者: 赤脚    时间: 2013-10-14 12:21
药量少吗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14 12:29
标题: 回 百嘉中医 的帖子
百嘉中医:此例患儿是男性还是女性 (2013-10-14 12:13) 
是女婴。
作者: czl16892013    时间: 2013-10-14 12:32
经方伟大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14 12:34
标题: 回 赤脚 的帖子
赤脚:药量少吗 (2013-10-14 12:21) 
5个月大----------1周岁的婴儿,我的用药量是成人的 1/6--1/8。

不喝热粥的桂枝汤,效果不尽人意,张锡纯桂枝汤更多的需要喝2-3次。用过很多婴儿,都是这样。
作者: 当归999    时间: 2013-10-14 21:00
精彩!期待中。。。[s:242]
作者: zjcjfl    时间: 2013-10-14 21:26
经方不败!
作者: ljw8713    时间: 2013-10-15 16:34
高手啊[s:242]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17 21:59
标题: Re:经方治疗发烧咳嗽,疗效惊人(之三)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疗效惊人(之三)



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经方人民广播电台,本站今天播音现在开始。下面是 经方故事 时间。[s:188]
今天说的是“经方折服抗生素小资”的真实故事。


一、女亲戚是抗生素小资。
女亲戚是30出头,别看她是大学生,可从小就是接受西医,一直没有接触中医,也不相信中医,如有感冒咳嗽腹泻的,或是直接挂点滴,或是自行买药服用,使用抗生素十分随意,不仅自己这样,对她的孩子也是这样处理,我称她为“抗生素小资”。于是,我常常有意无意地给她介绍中医治疗的疗效,尤其是介绍中医也能治疗急性病,希望她改变看法,也希望她改变乱用抗生素的坏习惯。

二、必须赌必须赢。
有一个星期五中午,电话中听出她鼻音很重,问她是否得了感冒?她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是呀,并且是重感冒,能否用你的“一帖灵”治治我的感冒”?听得出,这在是考我,就是 “端我轻重”。 要是其他人,我不会开方,但是,在这女亲戚面前要是退缩了,以后就不会再听我的劝说了。
于是,我在电话一头详细问诊:周四下午出现喷嚏,鼻塞,流鼻涕,系绿色浓鼻涕,有咳嗽,痰也系绿色粘稠团块,鼻孔两侧变红,呼出之气很烫。无发烧,无恶寒,无毛孔耸然,两便调,纳可,无呕。脉搏未测。
“要是中医效果不比西医快,以后不要再劝我了”,她仍然是半开玩笑半认真。
“以前类似病症用西药需要多久?”
“挂点滴、消炎药都用上,2天明显好转,10天至15天完全好”,“自行处理不用上医院排队,方便啊”。
听得出来,她对中医的要求非常高。那,能否经得住她的“端轻重”呢?可见,这是一场赌博啊!
往小处讲,是拿我的技术去赌博;往大处讲,是拿中医跟西医比较啊,要是输了,就是中医输了,传出去负面压力大啊。要是赢了,这些“抗生素小资”们能否改变习惯却不好说啊。
这是一场极不平等、极不划算的赌博。但是不较量,难以改变世人对中医的看法啊。必须赌,而且必须赢!

三、豪赌的神效。
我根据辩证开出麻杏甘石汤,原方原剂量使用。并提醒要尽快服下,以免症状变化。
平心而论,“抗生素小资”愿意尝试中医治疗,对我来说,是一个让她接触甚至接受中医的机会,需要跟踪联系,掌握过程。于是,当天晚上去她家一趟。
她告诉我,下午五点煎好服下,现在(晚上八点)感觉好像轻了。她说完了又补充了一句:
“药就买了一帖,不管是否治愈,最多把这帖药的2次喝了。”
原来,她还是不信中医,尤其是麻杏甘石汤那少有的四味药。更何况,药店的人说了,咳嗽方没有见到桑叶、薄荷,估计吃不好的。买药喝纯粹是为了兑现她电话里那句半真半玩笑的话,也为了给我面子。准备喝完这副药就转吃西药。
我真的无语了。[s:204]
周一中午,电话里说完了另外事情之后,我还是忍不住问了她的感冒咳嗽之事,她回答说,“感冒好了。”非常平淡的语气,没有惊喜。
“后来吃了什么药?”
“什么药都没有吃!”“感冒好了,咳嗽也好了。”原来她周六和周日忘记了喝中药了。
当时,我用麻杏甘石汤治疗绿鼻涕绿痰的经验不多,虽然自己觉得方证对应,但是喝多久治愈,心里没有底。到底是否真的喝一次就治愈,有点吃不准。

此事过了两天,“抗生素小资”来电话,“不好意思,我家保姆要你给她开张‘一帖灵’”,
“保姆?她怎么向我要方子?”
“是的,她也感冒了,还说你的药方灵,想按我的方子去抓药,都要了2天了,我怕乱吃有问题,才告诉你,能否吃一样的方?”
“她怎么知道我给你开药方?”
“我的中药是她煎的,情况她了解。”
哦,原来如此,看来“抗生素小资”的感冒咳嗽真的用经方治愈了,而且还是喝一次。
保姆的症状一样,咳嗽,绿色浓涕,打喷嚏,绿色浓痰,无发烧,无恶寒,其他可。我继续开出麻杏甘石汤。二帖。一日一帖,每帖喝二次。后来保姆亲口告诉我,吃了一帖症状就消失了,因为怕反弹,也因为第二帖已经买来,于是也吃了第二帖。

又过了2天,“抗生素小资”的外甥女来短信,“感冒大流行,不幸‘中枪’,请开一帖灵,给我正能量”。我按症状开方,还是麻杏甘石汤。结果喝了三次治愈了,第四次的药汤倒掉不喝了。据推测,喝二次症状就差不多消失了。
以上三个病例中,基本上服用1-3次就治愈了。比起挂点滴,不知道要快多少。费用每帖1.5元。
在基层,如果中医师连感冒都看得不清爽,容易被人看轻,连中医一同被人看轻。因此,笔者力求感冒咳嗽用最少药量、最快疗效治愈。麻杏甘石汤就是除桂枝汤以外的另一张常用的方子,也是很好用、容易出神效的经方。

四、麻杏甘石汤的使用体会。
第一,麻杏甘石汤的主证。汗出有喘、身无大热是伤寒论的条文,很多教科书指出其病机是肺热,该方具有止咳、化痰的功能。我个人认为,该方主证就是鼻腔口腔的粘液(粘鼻涕和粘痰)。只要有粘鼻涕或者有粘痰,不管粘液颜色,就可以考虑该方。是否有咳嗽、是否有出汗可不管。从这个角度说,该方就是消炎药。急性病中,黏鼻涕或者黏痰出现的同时,往往还有咳嗽或咳得出汗、鼻煽、鼻孔发红发烫、鼻子呼出热气、鼻塞、喷嚏,甚至还有头重,纳差,精神不爽。慢性病中,往往单纯出现黏鼻涕或者黏痰,伴随胃口不佳。
如果鼻涕是清水,或者痰为清水痰,则是小青龙汤证了。
第二,主证和次症的处理。对同时出现胃口不佳、心下痞硬的,同小陷胸汤合方使用;对同时出现虚寒体质的,同四逆汤合方使用;对干呕,加半夏;对夹有黄痰黄涕的,加黄连,更加黄连黄芩;对痰难咳出的,减少石膏,增加细辛、干姜(去皮),款冬花、紫苑,尤其是细辛的用量。对口渴、绿痰、鼻塞的,原方原剂量使用,不需加减。
第三,石膏剂量。有不少经验指出,石膏用量需是麻黄的2-3倍,甚至5-10倍,其实不然,我常常同量使用,甚至不用石膏,效果也是很突出。石膏用多了,咳嗽却难愈。而少了石膏的麻杏甘石汤,就是麻黄、杏仁、甘草,该三味药就是三拗汤。我经常省去石膏,即投用三拗汤。
第四,跟三拗汤比较。三拗汤的咳、化痰效果比麻杏甘石汤更佳,使用三拗汤不需分清寒热,只要有咳嗽、有浓痰或清水痰,有鼻浓涕或清水涕,均可投用三拗汤,且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是,三拗汤有其不足之处,相比较麻杏甘石汤而言,提神效果更明显,晚上喝了容易睡不安。此外,更易造成心慌,特别是空腹喝的时候尤为明显。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我的做法是,在三拗汤中加入麻黄半量的石膏,即是麻杏甘石汤合三拗汤,避开晚上使用。

各位看官,如果您对该方有不同体会,请说出来交流一下,如何
此时,“抗生素小资”不得不信经方的疗效了,不得不承认用中药治疗比西药快好多。
我对她要求,那你以后要多宣传中医了。[s:212]
“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中医一帖灵治愈感冒咳嗽,”她问,
“我们的中医流派跟其他人不一样,我是经方派!用方思路不一样。”自豪地回答!



各位听众,本站今天播音到此结束,咱们下次再会。[s:188]
作者: 虚谷    时间: 2013-10-17 22:50
去年家门口的一位老师傅,60岁上下,问我能不能帮他看看咳嗽。他说是童年失怙,体质不好。一次因身体长疮,听村里人讲吃石膏治疗,疮下去了,但从此落了个咳嗽病。一到秋天就犯,一直要过了芒种才渐渐好。泡沫样白痰,中间有黑点,怕冷,求医多年,都没有大效,舌苔白腻,脉浮滑不数。我根据其病史,病因石膏而起,内有伏寒,少年失怙,面色发黄发白,晦暗不明。故处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二陈加紫菀、款冬、百部另加十克干姜,桂枝用了20克。开了三付。几天后见,他说感觉病好了一多半,好象身体里的病根子被拔起来了。后又继服五剂,大好。
作者: ZHANWEIPING    时间: 2013-10-18 07:37
黄芪、防风有托邪外出之意。多次发汗,营阴受损,所以加知母。
作者: 文毅    时间: 2013-10-18 11:15
[s:242] 学习了、、、
作者: pkx11    时间: 2013-10-18 13:49
赞!!中医要靠楼主这样有心人。
作者: lqh9246    时间: 2013-10-18 19:27
学习了,谢谢!
作者: 首儿    时间: 2013-10-18 22:27
学习了。
作者: 易寻    时间: 2013-10-19 21:08
标题: 回 杨森林木 的帖子
杨森林木:前一阵子用小柴胡加桔梗、连翘、石膏治疗一同学的扁头体发炎伴发烧难以入睡也是一剂见效 (2013-10-07 21:17) 
我儿子咳嗽很长时间了,还是没好?希望不胜赐教。。。谢谢?能告知我QQ吗,我QQ号码是:318547898
作者: sunchao    时间: 2013-10-19 23:42
楼主实乃经方之大才也,非常敬佩!!!
作者: sunchao    时间: 2013-10-19 23:46
通过楼主对以上三方的运用,令我眼界大开,谢谢!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10-21 17:01
标题: 回 一个宅人 的帖子
一个宅人:张锡纯喜欢将黄芪与知母一起用,参“ 升陷汤”。 (2013-10-10 18:45) 
感恩分享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10-21 18:14
标题: 回 雪山飞狐 的帖子
雪山飞狐:经方治疗发烧咳嗽,疗效惊人(之三)


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经方人民广播电台,本站今天播音现在开始。下面是 经方故事 时间。[s:188]
....... (2013-10-17 21:59) 
感恩分享,肺开窍在鼻,肺热和鼻涕就联系起来了.
楼主大才,学习.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10-23 16:44
第一,麻杏甘石汤的主证。汗出有喘、身无大热是伤寒论的条文,很多教科书指出其病机是肺热,该方具有止咳、化痰的功能。我个人认为,该方主证就是鼻腔口腔的粘液(粘鼻涕和粘痰)。只要有粘鼻涕或者有粘痰,不管粘液颜色,就可以考虑该方。是否有咳嗽、是否有出汗可不管。从这个角度说,该方就是消炎药。急性病中,黏鼻涕或者黏痰出现的同时,往往还有咳嗽或咳得出汗、鼻煽、鼻孔发红发烫、鼻子呼出热气、鼻塞、喷嚏,甚至还有头重,纳差,精神不爽。慢性病中,往往单纯出现黏鼻涕或者黏痰,伴随胃口不佳。
如果鼻涕是清水,或者痰为清水痰,则是小青龙汤证了。
===============================================================
胡老说过麻杏甘石汤的证会有病人呼出的气都是热的。感恩分享。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23 23:30
标题: 回 春天2011 的帖子
春天2011:第一,麻杏甘石汤的主证。汗出有喘、身无大热是伤寒论的条文,很多教科书指出其病机是肺热,该方具有止咳、化痰的功能。我个人认为,该方主证就是鼻腔口腔的粘液(粘鼻涕和粘痰)。只要 .. (2013-10-23 16:44) 
你是有心人,谢谢您的热心。


这个是我的体会。欢迎大家的参与讨论。
能否详细说说你的观点。
作者: 刘坚    时间: 2013-10-24 22:30
学习了。!受用匪浅!
平时有时候用桂枝汤加葱白来治疗,貌似没有本方效果,有时候后张锡纯的清解汤来治疗高热,一副就解决,还是需要水平。
作者: danhua    时间: 2013-10-24 23:53
楼主是借鉴了张锡纯的桂枝汤加减应用的吧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0-30 07:33
标题: 回 刘坚 的帖子
刘坚:学习了。!受用匪浅!
平时有时候用桂枝汤加葱白来治疗,貌似没有本方效果,有时候后张锡纯的清解汤来治疗高热,一副就解决,还是需要水平。 (2013-10-24 22:30) 
高。[s:242]
谢谢经验交流。
向你学习。[s:188]
作者: pan5071292    时间: 2013-10-31 21:59
中医其实哦很强悍   倪师更加是 中医界的1个大师级人物    非一般名中医能比也
作者: 阳光天使    时间: 2013-11-2 14:42
发热(体温39度),偶有咳嗽、无呕吐、无口渴欲引,大便可、精神 这么高的体温用桂枝汤能退热吗 桂枝汤本为解肌
作者: denghaishan    时间: 2013-11-2 20:29
经方魅力无穷!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3-11-3 10:11
标题: 回 阳光天使 的帖子
阳光天使:发热(体温39度),偶有咳嗽、无呕吐、无口渴欲引,大便可、精神 这么高的体温用桂枝汤能退热吗 桂枝汤本为解肌
 (2013-11-02 14:42) 
您指的是故事之一   中的病例吗?
该病例是真实的。而且,类似病例还有好几例。

还有个病例是腋下41°,发烧第四天,符合桂枝汤证,也是喝了桂枝汤加减,喝一次治愈。
纯桂枝汤的药力不够,需要增加药味,以增强药力。
作者: tommy877    时间: 2013-11-3 14:21
学习了,受用。
作者: xuguoliang    时间: 2013-11-3 23:21
楼主人才呀,希望多把类似病例都发过来给我们学习
作者: wangxiaomei    时间: 2013-11-4 01:53
这就是经方的魅力!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柴胡汤及其类方是仲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外感内伤都是我们治疗的利器,需要细细的体会。谢谢分享!
作者: WJ菜菜鸟    时间: 2013-11-13 18:29
标题: 回 雪山飞狐 的帖子
雪山飞狐:经方治疗发烧咳嗽,疗效惊人(之三)


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经方人民广播电台,本站今天播音现在开始。下面是 经方故事 时间。[s:188]
....... (2013-10-17 21:59) 
有一疑问;楼主用麻杏石甘汤不需要体质对症吗?请指导
作者: zydoctor7    时间: 2013-11-14 21:39
黄芪配知母是张锡纯的经验,李东垣则善用黄芪配黄柏,这样可以防止元气亏虚之体服用黄芪易激发“阴火”之弊。
作者: 陈升平老师    时间: 2013-11-15 21:55
先生有无著作?鄙人认为您是大才。
作者: 宋恩宏    时间: 2013-11-19 22:34
楼主的经验太宝贵了,尤其是“三无三可”这种排除法的六经辩证思维,太值得学习了!!
作者: dayangyang    时间: 2013-11-20 22:12
发烧咳嗽,很好的病案例。
经方是经典,更需我们去实践。
谢谢楼主宝贵经验。
作者: 月在天心    时间: 2013-11-21 14:38
应为张锡纯的加味桂枝代粥汤,即服次汤可不需啜热稀粥.黄芪补气,以代粥补益;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散;知母以防黄芪补益生热.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4-2-4 23:49
标题: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疗效惊人(之四)
                       中医经方是治疗流感的尖锐武器




治疗病毒性感冒,中医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经方更是治疗流感的尖锐武器,这是客观事实,更是个人的切身体会。
病例1:
黄女士,34岁,2014年1月22日出现感冒,主要症状是头痛,喉咙痛,浑身不舒服。25日发觉有发烧后,于是25日当然去挂点滴,因为没有改善,26日再次去挂点滴,效果仍然不佳,于是不再打点滴。
29日晚上,吃分岁酒见面时,主诉经过7天,整体上有些缓解,但仍头痛,乏力。2小时的就餐中,只见她精神萎靡,表情惆怅,好不容易熬了2小时。她本人也纳闷,据说7天的病毒周期已经结束,可症状几乎没有改变?!
了解了她的症状:脉搏稍数、稍沉、稍紧,头痛,喉咙痛,全身乏力,手冰,难以睡暖,很想躺下来,大便2-3日一行。无喷嚏、咳嗽、恶心呕吐,无鼻水无痰无汗,胃口可。
辨证分析如下:
虽然无恶心呕吐、胃口可,但是喉咙痛,属少阳病证,
虽然没有发热且自汗出,但是大便结,属于阳明病证,
脉搏紧数,头痛,可辩证为表证,但是脉沉,手冰,难以睡暖,全身乏力,很想躺下来,系但欲寐,属表阴证,即少阴病。
综上所述,患者系少阴病为主,兼有少阳病、阳明病。对此,以解决少阴病为突破口,兼顾考虑其他因素。
第一步,少阴病解表有2张方,一是麻黄附子甘草汤、另一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由于患者没有寒饮证,故不用细辛,所以以麻黄附子甘草汤为基础方。
第二步,在基础方中加干姜,这样可以理解为四逆汤加麻黄。进一步强化了治疗阴寒证的效果。
第三步,患者大便结,2-3日一行,在思维逻辑推理上,可以加大黄,但是,这一症状已有一段时间,跟此次流感关联不强,且如果加入大黄可能改变药效,影响解表。因为大黄附子的组合是大黄附子汤的主要部分,该方是治疗久寒聚结的胁下偏痛、寒疝腹痛,而不是解表。同理,喉咙痛少阳病可加桔梗但亦暂时不考虑。先抓主证,暂放客证,胡希恕、刘渡舟等名家提出的“方证对应、抓主证”就是此意。
于是,开了方:麻黄6,甘草6,附子8,干姜6 。共2帖。费用不足5元。
需要一提的是,麻黄附子甘草汤中的麻黄重量不可随便确定,而是按原方原剂量的比例确定。
当天夜里23点喝下第一次,间隔4小时候后喝下第二次。次日起床后头痛、乏力、喉咙痛全消,一帖即愈。剩下大便结一症,另外随证治之。
   
病例2:
1月上旬,浙大毕业后居住在杭州的同学来电话说,他孩子感冒了。
他女儿,2岁,发烧,纳呆,烦躁而常转头,偶有流鼻水,打喷嚏,无汗,大便可,吃奶后咳嗽时有呕吐,吃其他不会呕吐。常转头可以判断为头项强痛,患者辩证为太阳伤寒,按临床家胡希恕经验,烦躁加石膏,所以依证选用葛根汤加石膏,喝了1帖,体温逐步降下来,第二天再喝1帖,就治愈了。2帖方费不足3元。
该同学说,原本按西医说法,过了7天自然也会好,打算不吃药。要是这样,小孩需要一周的不舒服,大人也折腾。幸亏吃了中药2天就ok。
感冒7天能自愈的说法,其实不科学。7天指的是病毒生命周期,7天后病毒死亡不等于患者症状消失。相当多人不到7天就诱发了细菌的感染,如长生绿痰、黄鼻涕,腹泻等。不及时控制治疗,将是更加被动。
同学继续说。
“中药治疗流感(发热咽痛咳嗽)效果这么好,那么,治疗禽流感会如何?”
“医院好像没有试过?!”
“那,医院为什么不试试呢?”
“大家都说中药作用机理不明确,不愿意将患者给中医看。西医认为这是对患者负责。”
“禽流感都死人了,还不给机会?这是对患者负责?”
。。。。。。(无言以对)
当下,正值流感传播时期,禽流感也开始抬头且已有数十人死亡,还将继续。令人纠结的是,医院对付流感没有好的措施,基本上属于顺其自然,要求患者耐心沉着熬过病毒7天生命周期中的临床痛苦。然而对患者而言,需要的是临床症状的控制和消失,而不是如何分析病机病理。中医方剂虽然至今没有探明药理作用,但丝毫不影响临床运用,并积累了治愈流感的丰厚经验。
千百年来,流感中的具体病毒相差各异,但临床症状稳定一致,离不开发烧、咽痛、咳嗽、流鼻水、喷嚏、全身乏力,甚至腹泻、呕吐、纳呆等等,因此,古方按照对症下药、非对因下药的思路,照样治愈现代疾病。
中医经方的魅力依旧,经方治疗流感的技术应该尽快推广。
作者: 愿为良医    时间: 2014-2-5 12:11
使用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等治愈西医输液反而热不退、咳嗽迁延的患儿很多了,前些日子远程给前医院护士同事儿子电话诊治,患喘息性肺炎住院治疗七天,又出现发热,持续三天不退,咳嗽加重,使用三代头孢加红霉素、热毒宁等静点不效。听我建议停用一切西药,出院回家按我的建议几种中成药物组合服用,当天热退未再发热,继服药3-5天咳嗽喘息,喉内痰声消失。全程仅用成药组合,加自配药物敷贴治疗。感觉用对了中药,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治愈的病例多了就不觉得惊人了,觉得就应该好得快和彻底。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真正的中医学。
作者: 周小军    时间: 2014-2-6 11:49
案例2可以考虑用大青龙汤,外有风寒,内有郁热。
作者: 杏林飞燕    时间: 2014-2-6 13:24
案例丨小孩儿的发烧可以用黄师退热方吗,或者两者有何区别呢?1
作者: whj541030    时间: 2014-2-6 14:07
第二,主证和次症的处理。对同时出现胃口不佳、心下痞硬的,同小陷胸汤合方使用;对同时出现虚寒体质的,同四逆汤合方使用;对干呕,加半夏;对夹有黄痰黄涕的,加黄连,更加黄连黄芩;对痰难咳出的,减少石膏,增加细辛、干姜(去皮),款冬花、紫苑,尤其是细辛的用量。对口渴、绿痰、鼻塞的,原方原剂量使用,不需加减。
难咳出的,是否是热熬原因?细辛、干姜为大热之品,为何加,不解?情雪山飞狐解释一下。谢谢
作者: zhangchenglin    时间: 2014-2-7 21:26
标题: 回 雪山飞狐 的帖子
雪山飞狐:经方治疗发热咳嗽,疗效惊人(之二)

一、西医用药不懂证,美林退烧现危情。

一天,陈总的孩子发烧了,大医院诊断称,属于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建议家属服用美林退烧药和采用物理 .. (2013-10-10 17:40) 
记得好像看过一篇关于中医史上善用麻黄汤的几个人,其中提到了张锡纯,里边也有加知母,但有说明说知母假的很多用天花粉代替,楼主有没有试过?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4-2-20 16:49
标题: 回 whj541030 的帖子
whj541030:第二,主证和次症的处理。对同时出现胃口不佳、心下痞硬的,同小陷胸汤合方使用;对同时出现虚寒体质的,同四逆汤合方使用;对干呕,加半夏;对夹有黄痰黄涕的,加黄连,更加黄连黄芩; .. (2014-02-06 14:07) 
谢谢参加讨论。
我的理解有限,恳请各位大家批评指正。

1、临床上这样方法使用,效果很明显。这是客观事实。
2、痰难咳出,我理解为心下有寒饮。细辛是去寒饮,干姜温中。
其他方子中也有这种情况,
比如: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系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通草、细辛。此处的细辛就是去寒饮的,如果心下寒饮重,那么,喝了当归四逆汤,必定出现恶心,这是必然的。那怎么办?当归四逆汤再加吴茱萸和生姜。突出止呕的功效,但是不可加半夏。就是这么有意思。
再比如,小青龙汤。
该方治疗里有寒饮。就是心下有寒饮。
类似方还有  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
作者: 未必    时间: 2014-2-23 21:40
这64楼哪儿去了呢?等了一个月了!
作者: 小白    时间: 2014-2-24 12:45
标题: 回 春天2011 的帖子
春天2011:防风,黄芪补虚的药一剂就能起效果?固本有这么快效果? (2013-10-07 18:43) 
防风、黄芪既是治病,又是防病,与桂枝汤加一块相当于上了个保险。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4-5-6 15:21
如何诊断患儿为桂枝汤证呢?
幼科,有人称之为哑科,因为宝宝不会说话,以致难以问诊。我把桂枝汤证归纳为:无寒战毛孔耸然、无呕、无咳,精神可、饮食可、大便可,有发烧。简称“三无三可”的发烧。只要患儿原先体质较佳,突然得了急症,出现这些症状,均可以考虑。当然要是原先体弱多病,很有可能夹带其他症状,这就需要综合辩证。
作者: 乐在医中    时间: 2014-7-6 23:17
非常受益!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4-11-2 23:16
标题: 回 愿为良医 的帖子
愿为良医:使用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等治愈西医输液反而热不退、咳嗽迁延的患儿很多了,前些日子远程给前医院护士同事儿子电话诊治,患喘息性肺炎住院治疗七天,又出现发热,持续三天不退,咳嗽 .. (2014-02-05 12:11) 
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经验。[s:188][s:188]
作者: 乐在医中    时间: 2014-11-3 08:41
如此佳案,不可不读。期待作者再写!
作者: zhukou    时间: 2014-11-3 09:31
这样排除法学习方证也非常值得学习啊
作者: docyyf    时间: 2014-11-3 21:49
学习了,尤其麻杏石甘汤
作者: cqyunn    时间: 2014-11-4 22:41
实在是很好的经验,谢谢分享。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5-7-7 21:34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五)
本帖是治疗便结症,非发烧咳嗽




纯经方治便秘

Rcc的故事值得一说。[s:188]

Rcc是好友唐总的太太,高挑、优雅背后常常带着几分腼腆。她觉得,看病不找朋友医生,因为女人身上的症状怎么能告诉熟悉的朋友呢?宁可跟陌生的医生去说。
早些年,Rcc的脸上肤色很好,细腻、光润,赢得不少的赞许与羡慕。这几年娇容日渐憔悴,哪怕使出浑身力气也难以阻止。身上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症状,尤其是便秘。可是就是因为腼腆,始终不愿找我。
2014919,她终于鼓起勇气,当然在唐总的陪伴之下。

主要症状有:便秘多年,常常3-5天一行,近日坚持吃水果,略有好转,此外,还有打嗝、口干、怕风。过去曾患口腔溃疡。
腹诊结果:剑突压痛,胸胁苦满,心下压痛,脐上脐中脐下压痛,腹肌紧。此外,精力可、纳可、无恶心呕吐口苦等症状。
我处以大柴胡汤原方原剂量。煎法特别作了强调:其中生大黄3同时煎,另包3后下。如果大便出现一天二次,则6生大黄均同时煎。3帖。

924第二诊。来微信咨询:“三帖服完,昨天停药一天,今天上午还没如厕。”服用大黄的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药后会大便结。
我微信回复:原方加黄连9。继续三帖。

1012第三诊。24日就诊后,间隔了2天才开始服用第二诊的三帖。服到第5帖时,大便出现一天二次。第六帖才将生大黄全部同时煎。现在,大便不稳定,心下痛,有食物逆流感。刻诊:腹肌明显松软,心下痞硬痛,胸胁苦满,打嗝,脉弦,大便偏溏。
现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与小柴胡汤证。处以三方合方加茯苓苍术。
法半夏9,党参9,黄芩9,甘草12,大枣12个掰开,生姜5大片,黄连3,干姜9(捣碎),茯苓12,苍术12,柴胡4
5帖。

1018Rcc带孩子过来就诊。Rcc脸带喜色,感激声不断。原来,剑突明显不痛,大便一日一行,成形,而且气色已经好转,当事人满意。腹部按压明显好转,但还有轻微压痛不适(另外随证治之)。
Rcc眉开眼笑:我就知道脸色不好跟大便有关系。
“那为什么不早点就诊呢?”我好奇问。因为,哪个女士不爱美呢,不会拖的!
“一年前就治疗了”,Rcc说。
唐先生补充道:“吴医生住处跟我家很近,平时都是找他看的。”
Rcc好奇地问:“那位中医师是位经验丰富的60来岁的中医,为什么效果不彰?”“他还嘱咐我,要长期调理。”
根据病例记录,60岁中医依据胃痛、便秘、脉细弦、嗳气、食道灼痛感等症状,处以枳实消痞汤加降香、菊花、虎杖、甘松、海螵蛸、吴茱萸。
看了病例之后,感慨万千呀。


感慨一:离开腹诊四诊不齐。
通过腹诊,十分清楚地诊出Rcc具有胸胁苦满。根据《伤寒论》(第103条)规定:“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确定了柴胡证仍在。而前医没有腹诊,没有诊断出胸胁苦满,从而直接影响了辩证的准确性。
需要指出的,不少经验丰富的中医,根据脉细弦,基本断定为少阳病,凭经验也考虑柴胡类方。但是想要准确辩方证就需要诊断出胸胁苦满的症状。

感慨二:方证不对临床大忌。
枳实消痞丸又名失笑丸,药味有:干姜、
炙甘草、麦芽、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炙、枳实、黄连等。此方可理解为连理汤(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茯苓、黄连)加厚朴、枳实,麦芽、半夏曲,其功用:治疗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等病症。而患者是心下压痛,属于实,非脾虚;便秘,非大便不畅(湿热溏、意犹未尽),且胸胁苦满。可以说,严重的方证不对应,难怪先后治疗了一年多时间却没有大的进展。

胡希恕、黄煌、娄绍昆等经方临床大家指出,辨证论治的关键是方证对应。这真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中医真理。再华丽的理论,也不如朴实的临床!

如果用枳实导滞丸,比起枳实消痞汤更对证,但是也是不妥。

感慨三:笼统文字难有精准。
枳实消痞汤的主要功用的文字表述中有大便不畅。以方测证,此大便不畅指的是意犹未尽、俗话说湿热拉,大便不成型,不是便秘。然而,不少人却被误解。对症状的表述需要精准,我们的教科书缺乏这个特点。

感慨四:中医陋习畏惧大黄。
现在中医界不用生大黄、慎用生大黄,真的要用就用制军,畏惧生大黄的泻下过甚,这真是天大的误会,更是中医界的一大陋习。生大黄是否泻下跟煎法直接有关系。大柴胡汤中的生大黄是二两,现在习惯用6。它的煎法中有去渣再煎的要求,不是后下的煎法。煎药过程中,大黄的有效成分已经跟其他药味化学反应了,不再是大黄的渗出物了。所以,大柴胡汤不会泻下,如果对大黄敏感的人,也是缓下。退一步讲,就算是泻下了,也不用畏惧,因为边服药边观察,大不了就停药换方。我在临床上常常用生大黄,有时用12,如用大黄牡丹皮汤,没有腹泻。我给Rcc的方中3生大黄为后下,患者服到第五天大便才出现一日两行。

rcc的故事今天暂时讲到这儿。不过,她如今现身说法宣传经方:中医还有另一个流派,药少,便宜,见效快!![s:188]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16-8-3 12:36
《解构四逆汤》文章很长,但我一口气读完,因为好东东分两次读会揪心的。
更何况,读娄绍昆老师的文章,犹如他在讲课,很有现场感,文章亮点不断,很有吸引力。
《解构四逆汤》是娄老师续2013年的《解构桂枝汤》,2015年的《解构黄芩汤》之后的第三篇解构《伤寒论》的文章了。通过这三篇文章,能感受到娄老师对《伤寒论》研究大概的轮廓。

1、经方研究核心,是方证药证对应模式下的临床。方证药证是经方医学里的“新娘子”,六经只是它的“理论轿夫”。只有返璞归真,放下各种理论,才能最大程度地接近经方医学的核心——“方--证”、“药--证”。方证研究从甘草的药证开始,甘草是药方组合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甘草,就没有《伤寒论》。
2、经方研究基础,是六经理论整理之前的经方体系,即一个以汗吐下的“可与不可”为指导的有序体系。这个有序体系是与生俱来的,不同于借用的、外加的六经理论。
3、经方研究方向,是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为核心的“个体病理学”。陈修园说过,“存津液”是《伤寒论》的“真谛”,因此经方的诊疗目标,就是促进在病理状态下人体内部水液的排出或储存。“个体病理学”作为西医学的“细胞病理学”相对应,是现代经方体系的基础,是中医与时代对话的着手点、与世界接轨的方向。
4、经方研究思维,是野性思维。野性思维是特殊的思维方式,它强于直觉与想象,善于直观地扑捉到事物的本质,具有具体性与整体性的特点。野性思维与理性思维都是有序的,不存在哪种思维更加高级的问题。在方证辨证时,野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互相结合、互相补充,能更加有效地诊治疾病。
经方医生要努力挖掘并训练自身潜在的野性思维,才能走出“观念人”的束缚,走出“被内经化”的囚徒困境,更好的把握《伤寒论》的实质,成为有方向性的经验主义者。

作者: 平安是福88    时间: 2016-8-20 23:27
楼主是高手!
作者: 平安是福88    时间: 2016-8-20 23:27
楼主是高手!
作者: 痴心猫    时间: 2016-8-25 21:39
实在是很好的经验,谢谢分享。
作者: 经方之舞    时间: 2017-12-23 23:04
标题: RE: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五)



太好了!经方果然奇妙,学习了!

作者: 经方之舞    时间: 2017-12-23 23:14
标题: RE: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五)
雪山飞狐 发表于 2013-10-10 17:4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老师此病例真是雪中之炭啊!这些日子当地流感肆虐,很多孩子高热不退苦无良方,太感谢了!

作者: 经方之舞    时间: 2017-12-23 23:27
标题: RE: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五)
雪山飞狐 发表于 2013-10-17 21:5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学习了!临床上我也经常用麻杏石甘汤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今又从老师这学到了心得,对我帮助极大,万分感谢!

作者: 一叶浮萍儿    时间: 2018-8-9 22:37
收了,留给需要的人

作者: 大哭大悲    时间: 2018-9-15 18:36
此贴没续了???

作者: lihuien    时间: 2019-5-29 08:29
标题: RE: 经方治疗发烧咳嗽(之五)
雪山飞狐 发表于 2013-10-10 17:4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学习了{:1_23:}

作者: lonyuu    时间: 2023-11-15 22:03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