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黄仕沛老师治疗类天疱疮一案 [打印本页]

作者: moshanghuakai    时间: 2013-4-12 22:33
标题: 黄仕沛老师治疗类天疱疮一案
  春节前一退休干部患类天疱疮,被此病缠绕了两年多,不胜其苦,经朋友介绍前来找黄老师,因临届节日,故过了元宵后约二月底开始来治疗。钟老伯七十六岁,西医确诊"类天疱疮"已两年多。早期曾用激素。后因西医生说此病无特效治疗,必须终生服用激素。故此却步西医,转而请中医治疗,但延请多位中医,无非清热解毒,祛湿活血,始终无效。该病人的疱疹全身佈满,尤以颈项部、腋窝部为甚。大如乒乓球,小如玻子。疱疹皮肤较厚,并非晶莹透亮。破溃后渗液淸稀。彼伏此起,无有间时。疱疹充盈时疼痛彻夜不眠,结痂时瘙痒如虫行。眼脸亦有波及,眼眶潮红微肿。口腔常溃疡,来诊时上颚一溃疡面如豆大,舌右侧溃疡,咽喉疼痛,咯出血痰。患者平时甚少汗出,皮肤干燥,恶风。心率45次/分钟。舌红苔白,唇红。脉沉细而迟。
       拟:麻附细辛汤、甘草泻心汤合升麻鳖甲汤。
       处方:麻黄十五克(先煎)、熟附子二十五克、细辛十五克、
                  黄芩十五克、法夏二十五克、党参三十克、当归二十克
                  升麻六十克、鳖甲十五克、甘草三十克、大枣十五克、
                  大黄十克、川连六克、干姜十克。

        3月22日已初见成效;麻黄开始递增至45克,心率76次/分钟。患者自诉相对以前好了很多,疱疹以前每发出皆较密集,现在已经是疏落散在的;以前是大如乒乓球,小如玻璃弹珠,现在如黄豆大;以前痛不能眠,现在不大觉痛;以前口腔咽喉溃烂吐脓血,現在只有一两点溃疡面;以前眼睑疱疹红肿,現眼部已没有发疱疹多天。
       3月26日,疱疹大多已结痂,颈部、腰部有新出,但不大,不多,不痛,有痒。
       4月2日 ,情况良好,检视颈项部,四肢,腰背,前腹疱疹全部结痂,仅小腿有三点如绿豆大新出。
       4月9日,患者太太欣喜异常,告疱疹续有好转,眼睑,口腔久未有发。一周来只出过一两点,如 绿豆大,只痒不痛了。能安睡了。是两年来从未有如此段时期好过。以前从来很少汗出。现在有少少汗出了,人也很精神。效不更方,麻黄用50克。

       按:"天疱疮"或"类天疱疮"是现代医学病名。不同于中医的"天疱疮",中医所指实是"脓疱疮",应属「金匮」浸滛疮一类。此病是免疫系统疾患,有时与肿瘤并患。多发生于免疫机能低下的老年人。此例较特殊的是:1.畏风无汗,疱疹皮厚色淡黄。2.脉迟而沉细。3.溃破后渗液清稀。符合表实里寒,故以麻附细辛汤。
        其次类似"狐惑病"之发于口、眼粘膜。故以甘草泻心汤。亦类"阴阳毒"之"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扙,咽喉痛"所以用升麻鳖甲汤。
作者: moshanghuakai    时间: 2013-4-12 22:51
标题: 2月底初诊时照片

作者: moshanghuakai    时间: 2013-4-12 22:57
标题: 第二次就诊照片

作者: moshanghuakai    时间: 2013-4-12 23:00
标题: 26/3复诊照片

作者: moshanghuakai    时间: 2013-4-12 23:02
标题: 9/4复诊照片

作者: moshanghuakai    时间: 2013-4-12 23:03
标题: 12/4复诊照片

作者: liuxvxian    时间: 2013-4-13 06:27
好案!有理有据有图片。再一次学习黄老麻黄的用法。刚好昨天看了一红斑狼疮患者,用了升麻鳖甲汤合麻黄升麻汤,正愁麻黄的用量,就看到此贴,真是及时雨。谢谢楼主!
作者: 兰洪喜1    时间: 2013-4-13 09:42
长期病变,必然阳虚为本,然后寒热错杂为标

皮肤黏膜病变,甘草泻心,

其疱液清凉为寒多热少,麻黄附子细辛功劳不小


鳖甲升麻对内在寒热毒邪当有升发作用


黄师是我辈楷模,真正经方大家
作者: zhoufushan    时间: 2013-4-13 11:30
黄师是后辈经方学子的最佳楷模,用经方屡起沉疴,绝非夸夸其谈之辈所能及。
作者: 杏林之秀    时间: 2013-4-13 15:31
好案!!!经方合方有理有据。赞一个!!!!
作者: 向往仲景    时间: 2013-4-13 18:13
图文并茂,高手中的高手,万里挑一的高手.
作者: 袁建国    时间: 2013-4-13 18:45
好案,受益
作者: bennyzhang    时间: 2013-4-13 19:30
好案,学习了,尤其这升麻的用量
另外为什么没有花椒呢?
作者: 习谨    时间: 2013-4-13 22:12
好!好!好!
作者: 混元一气    时间: 2013-4-14 11:23
黄老师的医案真经典!
作者: mings    时间: 2013-4-14 14:25
黄老真是经方高手,真是好案!
作者: 伤寒学人    时间: 2013-4-14 20:05
标题: 回 兰洪喜1 的帖子
兰洪喜1:长期病变,必然阳虚为本,然后寒热错杂为标

皮肤黏膜病变,甘草泻心,

其疱液清凉为寒多热少,麻黄附子细辛功劳不小
....... (2013-04-13 09:42) 
如果再加上体质,就相当OK了!
作者: 文化小网民    时间: 2013-4-18 18:33
真是经典医案,学习了
作者: moshanghuakai    时间: 2013-4-21 14:38
(病例追踪)患者4月19日复诊,诉近10天来疱疹只新出了5粒如绿豆大,以颈项部为主。无疼痛,少许瘙痒,少许咽痛,口腔无新发疱疹。患者无心悸不适,睡眠好,二便调。病情持续稳定,继续守上方7剂。麻黄加至55g。
作者: 江笋    时间: 2013-4-25 22:36
黄老师艺高人胆大,把麻黄用的游刃有余
作者: 幽兰    时间: 2023-6-7 15:50
真是实践出真知,疮家禁用麻黄的魔咒被打破的淋漓尽致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