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药证新探——桂枝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08-8-21 21:27
标题: 药证新探——桂枝
药证新探——桂枝
桂枝是临床中医极为常用的药物。邹澍在《本经疏证》中说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应用范围如此广泛,结合现代医学来看,主要是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一是应该参与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就“气上冲”和“奔豚”来看,类似于腹腔的内脏神经丛机能亢进,导致肠道异常蠕动。桂枝治“悸”,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心脏,更可能是通过作用于支配心脏的神经来实现的。而对于心下悸或脐下悸等大动脉的异常搏动,桂枝的作用途径可能就不仅仅是作用于心脏了,很可能是镇静相关神经。所谓“下气”,是针对“上气”而言的。桂枝“下气”可能是桂枝抑制内脏神经,使得胃肠逆蠕动得以恢复正常状态。倒不完全是桂枝促进肠道气体向下排泄。
二是参与改善血液循环。温经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等方,主治都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而当归四逆汤更是末梢循环不良,这些方都离不开桂枝。章次公说:“其实桂枝辛温,能使血液流行亢进……”可知,桂枝有“鼓舞”血行作用。桂枝的“温经通脉”则明显是指向改善循环状态。桂枝“通阳”,或谓通心阳,同样是离不开改善血液循环。如果把阳气或心阳理解为心脏的机能,那么,这种机能最终还是通过血液循环得以体现。桂枝“行瘀”,那么,“瘀”又是什么?血液循环不流利不通畅,不正是血瘀形成的前提吗?桂枝与活血药合用更是科学之配伍。桂枝促进血液循环,活血药则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一个作用于循环速度,一个作用于血液有形成分,真是相得益彰。至于“和营”,更是与循环有关。营气本身就是组成血液的成分之一,“和营”,大概与调节 血容量有关。血不利则为水,“利水”是血液循环正常后的结果,是心脏机能增强,肾脏循环血量增加的结果。“补中”则是消化道血液循环改善的结果。当然,桂枝可能促进消化道腺体分泌,由此增强消化功能。这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就“利关节”而言,促进病变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带走炎性代谢产物。从而减轻这些酸性物质对局部神经末梢的刺激,达到缓解关节疼痛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在风湿病中张仲景屡用桂枝配伍白术附子等止痛的原因之一。
人体中,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在全身的分布最为广泛。桂枝应用广泛,想必主要与干预这两个系统有关吧。桂枝调节神经多配伍茯苓甘草,即苓桂剂;当然,也常常配伍龙骨牡蛎。改善血液循环多配伍生姜和芍药。配伍麻黄促进血液趋表;因为配伍的不同而展现功效的不同侧面。但有时这两个方面又是共同展现的,是综合的,很难分别到底是发挥哪一个作用。至于邹澍所说的六个方面,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改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有的是桂枝的真正作用,有的则是循环改善后的结果而已。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08-8-22 08:56
好贴!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与《章次公药物学》如出一辙!
作者: 新苗    时间: 2008-9-11 16:17
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1 心、肾或下焦之血瘀、水肿、小便不利,尤其表现为动悸、气上冲时尤佳。
桂枝加桂汤,炙甘草汤、五苓散、肾气丸、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等
2 兴奋胃肠、兴奋四肢末梢血管作用。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皮肤瘙痒、血管炎、雷诺病等
如小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麻黄汤、乌头桂枝汤
3 不明原因之发热、惊悸脏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肉桂与干姜皆可以用于止血,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肉桂多用末,如秘红丹。
作者: 学龄前    时间: 2008-11-22 15:22
收藏学习!!
作者: 汪大洋    时间: 2008-11-26 11:23
没有讲到有什么副作用
作者: fanwk    时间: 2008-12-7 08:55
thanks!!!!!!!!!!!!!!!!!!!!!!!!
作者: 书欣    时间: 2008-12-8 21:04
大华师兄您好:
    看完此文后第一感觉就是您对桂枝的作用机理把握的非常到位和深刻,从两个方面展开,真正做到了发皇古义,融汇知新,堪称佳品。但是我还有点不明白,就是在许多文献中都提到桂枝可以治疗失血,妇人失血虚弱,还有2楼提到的止血作用等。这些用文中的两点来解释好像有点牵强,不知有没有更好的设想?
作者: 李小荣    时间: 2010-6-18 10:38
桂疗失血推测:此类出血传统中医辩证为虚寒性出血,临床可以看到心血管循环处于衰弱低下的状态。桂能强心、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了心泵、动脉的力量,自然就拉动了静脉系统的循环---减轻瘀血、降低静脉内压力!而达到止血的效应。
作者: 兰洪喜1    时间: 2010-6-19 16:20
桂枝汤作为伤寒第一方
其桂枝应用广泛,作用多样

楼主所说
很有道理
桂枝对人体多系统作用之影响
目前尚难定论
继续探讨之
作者: 寒痕    时间: 2012-12-27 21:15
更进一步,合起来说,可能是调节  “血管神经”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