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厚朴麻黄汤的方证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经方医学    时间: 2012-9-7 09:48
标题: 厚朴麻黄汤的方证分析
   《金匮》“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篇”第10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第9条是“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以及前几条都有“咳逆上气”四字,说明气逆感明显,第10条只说“咳”,未言“上逆”,说明气冲感不明显。此条有“脉浮”,可以推测病在表。从条文中,我们只能得出“病在表,气上逆而咳”的信息,厚朴麻黄汤的具体适应证是什么,这些资料远远不够,需要分析方剂的药物组成。
   我们把它分成3组进行研究:
   厚朴麻黄汤:麻黄 石膏 杏仁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厚朴 小麦
                   1          2         3
   第1组:“麻黄 杏仁 石膏”,这就有了麻杏甘石汤的影子,〈伤寒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杏甘石汤主之”,此方也用麻、杏、膏,说明也当有喘、热,可能有汗出。
   第2组:“姜、辛、夏、味”,这就有了小青龙的一半,说明应该有内饮的情况。
   第3组:剩下的只有两味药“厚朴、小麦”。
   《本经》“厚朴: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伤寒论》“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另外就是“厚姜夏草参汤”与“承气汤”、“栀子厚朴汤”条。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推论出,厚朴的主要作用是“消喘,消腹胀”。
   分析完厚朴,再分析小麦。小麦在《本经》中没有。后世:“小麦:甘凉,归心经,敛汗,益气,除热”。
   这样,我们就把整个厚朴麻黄汤分析完了,再组合在一起看:
   麻、杏、膏平喘、止汗
   姜、辛、夏、味温饮降逆
   厚朴除喘、消满
   小麦养阴
   所以,全方是以“平喘、降逆除痰为主,同时又以小麦来养阴(小麦除脏燥)”为主要作用。
   回过头来再看原文:“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既以厚朴、麻黄命名,说明以此二药的作用为主要作用,在此应该以平喘为主。
故从整体看,厚朴麻黄汤的特性:温热性的平喘、降痰、除烦药。
   临床上,遇到
寒痰而咳、喘重又心烦
时,我们可以用厚朴麻黄汤为主方,进行加减。

作者: 经方医学    时间: 2012-9-7 10:32
真不好意思,此篇文章应该发在“经方方证”版块儿,现在发现这个问题了,但不知道怎么改了。希望有人能帮忙移动过去。
作者: zhiyi    时间: 2012-9-7 11:05
很不错,看后有收获,楼主是个有心人.
作者: wqpzm    时间: 2012-9-7 11:23
厚朴麻黄汤——外寒内饮化热方。麻杏膏——清热!!!
小青龙汤——外寒内饮方。外寒重!
作者: 大千世界    时间: 2012-9-7 1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夜雨十年灯    时间: 2012-9-7 14:33
厚朴应该和半夏组合
这是个经典的化痰饮
姜辛味则才是小青龙的核心
作者: duganglin    时间: 2012-9-7 17:00
学习。
作者: dhjyh    时间: 2012-9-7 20:02
标题: 回 wqpzm 的帖子
wqpzm:厚朴麻黄汤——外寒内饮化热方。麻杏膏——清热!!!
小青龙汤——外寒内饮方。外寒重! (2012-09-07 11:23) 
学习了
作者: 伤寒—金匮    时间: 2012-9-7 20:32
学习了
作者: 吕医生    时间: 2012-9-7 20:56
楼主很有心。
作者: 中医田应旭    时间: 2012-9-7 23:33
恶寒,发热,汗出,咳喘,痰饮,烦躁。

这几个抓手是否得当?
作者: fgfgfgfgsg    时间: 2012-9-8 18:18
楼主分析的很精彩,这样的分析对提高经方水平很有帮助。学习啦。
作者: 经方医学    时间: 2012-9-8 21:45
标题: 回 Scorpio 的帖子
Scorpio:恶寒,发热,汗出,咳喘,痰饮,烦躁。

这几个抓手是否得当? (2012-09-07 23:33) 
  “恶寒、发热、汗出、咳喘、痰饮、烦躁”是重要参考指征,但临床上,我们也许见不到这么多症状组合同时出现,甚至有些高明医家,在这些症状都没出现的时候,他们使用厚朴麻黄汤也取得了惊人效果。他们靠的是什么?“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四个字,做起来真是太难太难,用仲景的话说就是“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至理哉”,用《孙子兵法》上的话说就是“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医圣与武圣为什么有此两句感慨?我觉得,他们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那种极高的境界,不得不如此形容了吧。
  临床上,现在我们达不到那种至高用方境界,也只能暂时退而求其次而依“症状组合”了。等到我们把这些形而下层运用熟透后,慢慢的就可以向“玄冥幽微”的境界靠近了。等我们将各种诊断方法都发挥到极至时、思维也再无医学局限时、自然可以看到别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听到别人听而不闻的声音。
作者: 十世遗风    时间: 2012-9-9 02:18
分析的很好,支持.
作者: hgsa667788    时间: 2012-9-9 20:49
学习了 [s:184]  [s:184]
作者: 广先    时间: 2012-11-13 21:52
故从整体看,厚朴麻黄汤的特性:温热性的平喘、降痰、除烦药。
   临床上,遇到寒痰而咳、喘重又心烦时,我们可以用厚朴麻黄汤为主方,进行加减。


未必吧。此方笔者用过多例,一般主外寒内饮化热的咳嗽好,与小青龙加石膏汤类似:前者以咳嗽为主证,后者以咳嗽伴发热恶寒,烦燥者为宜。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7-24 15:53
标题: 回 广先 的帖子
广先:故从整体看,厚朴麻黄汤的特性:温热性的平喘、降痰、除烦药。
   临床上,遇到寒痰而咳、喘重又心烦时,我们可以用厚朴麻黄汤为主方,进行加减。


未必吧。此方笔者用过多例,一 .. (2012-11-13 21:52) 
后面少了个桂枝汤里面,多了个厚扑杏仁平喘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7-24 17:03
标题: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厚朴麻黄汤就是小青龙汤证加寒包火,咳逆比小青龙要厉害,甚至平躺都困难,方中厚朴量很大。
这个方子特别好,我自己用过。小青龙、麻杏石甘、半夏厚朴汤要都有点影子时,就用厚朴麻黄汤 .. (2012-11-12 22:10) 
这个回复含金量高.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7-24 17:06
标题: 回 wqpzm 的帖子
wqpzm:厚朴麻黄汤——外寒内饮化热方。麻杏膏——清热!!!
小青龙汤——外寒内饮方。外寒重! (2012-09-07 11:23) 
这个回复含金量高.
作者: 春天2011    时间: 2013-7-24 17:08
标题: 回 大千世界 的帖子
大千世界:其实没那么复杂。厚朴麻黄汤比较小青龙汤,不仅咳嗽,而且喘的厉害。 (2012-09-07 13:34) 
含金量高.
作者: 虚灵顶劲    时间: 2013-11-21 19:43
标题: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厚朴麻黄汤就是小青龙汤证加寒包火,咳逆比小青龙要厉害,甚至平躺都困难,方中厚朴量很大。
这个方子特别好,我自己用过。小青龙、麻杏石甘、半夏厚朴汤要都有点影子时,就用厚朴麻黄汤 .. (2012-11-12 22:10) 
讲的很实用
作者: 乡村小渡船    时间: 2014-7-28 20:54
类似小青龙汤加石膏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