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推荐]学中医三年之感想 [打印本页]

作者: gugu    时间: 2007-5-28 16:46
标题: [推荐]学中医三年之感想
风逸雪飘 2006-01-29 03:39




吾于零二年踏上去济南火车在明校学习中医,初听中基相信师哥师姐都有同感。一个字‘弦’当时真不找到听课方法只能随老师在课堂上记笔记,死记硬背。但在俩年半的理论学习中,让我最棘手的是中药,方剂了。因为这俩门课是一脉相称的,学不好中药,方剂就别想学好。只到现在我都没找到好的方法学习中药,方剂。只能靠背方哥和功效。学中医让我忘不了我的启蒙老师刘鸣济南医院的,我想如国没他的影响我到现在不可能会对它产生如次大的兴趣。是他让我找到学中医的思路和看书方法。我明白学中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但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从毕业到现在我都没停止自己的中医,由于家庭原因。有时间就拿笔分析医案,把老中医的用药过程总结一遍加深印象。希望有志同道合朋友一起携手探讨,研究传统医学。


顾志君 2006-01-29 15:49
欢迎风逸雪飘有空谈一下刘老师的中医思路与看书方法与您的分析医案的方法,让大家分享您的经验利于学习!!


风逸雪飘 2006-01-30 22:00
在我的脑海中也许有这样的认识,现在绝大多数学中医的和当中医师的越来越多的脱离了医案这个概念。到了干医十几年了听有名的老中医提到医案和如何的学习他回过头才恍然大悟拿起医案才开始研读。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把我看医案的一点经验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以共大家鉴赏。看医案一定要看好的医案和找准自己所想要看的医案并不是所以的医案到要去分析和研读,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套适合现在在校和医务工作者所用。《中国百年百名名老中医》这套编写非常有续。和古医案相比概念通俗易懂。言归真传。例一患者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咳嗽,鼻塞流涕,舌质淡苔白,脉浮紧。
分析:辩证,外感风寒表实证。(证应从症来推里)   
    病位,肺,太阳经。前者按脏腑,后者按伤寒论六经辩。
    病因,感受风寒之邪气有口鼻而入侵如肺部,引起肺失宣肃。
    病机,肺主皮毛宣发肃降主一声之气,风寒一侵则肺之功能失调。   
    治法,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方药,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干草)
    方解。。。。。。
    以上是本人看医案常用之方法,但有于理论水品有限进一步分析有待以后不断学习提高。
    望同仁给于见解。
作者: 方行知    时间: 2007-6-4 10:22
"《中国百年百名名老中医》这套编写非常有续。"好像应该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里面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希望与你交流一下风逸雪飘。
作者: 江子寒    时间: 2007-6-4 12:36
了解下 [s:2]
作者: gugu    时间: 2007-6-6 23:53
中医是门艺术!^_^! [s:50]
作者: 学龄前    时间: 2008-1-20 22:44
[s:33]  [s:52] 好经验,
作者: lyllz    时间: 2008-7-29 21:45
[s:113]
作者: sunman-1    时间: 2009-6-28 12:27
[s:6]        [s:2] 值得学习.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