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医之医,海上程门雪、盛心如二氏 [打印本页]

作者: 体育人    时间: 2011-4-22 15:08
标题: 医之医,海上程门雪、盛心如二氏
       解放前,上海医生私人开业,各自为政,中青年医生阅历不多,在业务上求一咨询之门实不可少。当时上海有著名的“医之医”两人,皆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能为后学析疑解难,深为医林称颂。一为程门雪医师,一为盛心如医师,两公业务不繁,但医者登门求教者则络绎不绝。作者亦深受其益,虽时过境迁已四十余载,记忆犹新,感德不忘。

  忆悬壶之初,有吴某者,以大咯血住某医院,多日未效,延余作亲友随访(解放前医院内无中医地位)。患者咯血,盈盆盈碗,呻吟烦燥,脉数,舌苔黄,热象显著乃投犀角地黄汤加味,两易其方皆未见效。而乌犀尖价昂,颇感惶然,遂趋谒盛老,嘱于原方加大黄再进,药后血止神安,令人心折。又治一久热不退之患者,汗后遍投攻腑、化浊、育阴等法都不为功,请益盛老,嘱以小柴胡汤加甜茶叶、马鞭草,两剂热退。后将此法用于多例不明原因之发热,皆有效验。一叶之师,终身难忘。余经“医之医”教导而得益者,尚有石楠叶之治头痛;天竺子、腊梅花、凤凰衣之治小儿百咳;白茅花蒸豆腐之治大咯血,以及苍白术广泛运用于内科杂病;附子的振衰救绝等等,沿用至今而不废。数十年来余承先贤之遗风,乐于课徒,循循善诱,以报吾师。缅怀之余,愿我同道发扬尊师爱徒好作风,齐为提高中医素质作出应有的努力。
                                                                            ------------国医大师颜德馨回忆录
                                                                  
作者: 体育人    时间: 2011-4-22 15:12
       程门雪(1902—1972)又名振辉,字九如,号壶公,当代中医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对伤寒、温病学说有深邃的理论造诣,博采古今,熔经方、时方与一炉,善用复方多法治疗热病和疑难杂症,用药以简洁、轻巧、灵动见长。
    启蒙老师是当时在上海行医的汪莲石。汪莲石学宗《伤寒论》服膺于舒驰远《新增伤寒集注》,临证善用经方,用药偏于辛燥,汪莲石悬壶沪上,声誉隆盛,当时许多名医如恽铁樵、丁甘仁等都曾就教于其门下。程门雪初入医门,以他聪慧颖悟的秉性,得到老师的青睐和心传,尤其对伤寒证治有深刻体验,从而形成了他行医初期用药迅猛慓悍、大刀
阔斧的风格。
    程门雪一生治学严谨,对伤寒和温病学说有深邃的学术造诣。他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强调“要从诸家入,而复从诸家出,取其精华,融一炉冶”。即使对经典著作,也必须验之临床,绝不盲从而死于句下。强调研究仲景著述,首先要读白文,仔细反复通读,把其中相关条文贯穿起来,对方证进行归类对比、综合分析,注意药物加减变化,自能逐渐领
会其辨证论治规律。他尤其重视精读评注《伤寒论》等书,并随着临床阅历的增进,去加深对仲景学说的理解。如1940年,他评注《伤寒论》麻黄升麻汤方证条文,认为其“方杂不纯,药不符证,非真无疑”。
    他著述宏富,计200余万言,如《金匮篇解》、《伤寒论歌诀》、《未刻本叶氏医案校注》、《叶案存真评注》、《藏心方》、《女科歌诀》、《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等,都是其代表性著述。

程门雪.jpg (60 KB, 下载次数: 8)

程门雪.jpg

作者: 体育人    时间: 2011-4-22 15:14
盛心如,(1897-1954),字守恩,别号“兰陵酒徒”。江苏武进人。自幼聪颖过人。因其“好学逾常,焚晷之余,咯红骤患”,后经业师张涵广调治而愈,并授以岐黄之书。自此之后,遂利用余暇,肆志于方术。浏览涉猎甚广,研讨亦深。后经亲友介绍,投拜当时沪上名医薛文元为师,刻苦钻研,尽得心传,被薛氏嘉许为“第一得意门生”。秦伯未曾赞誉说:“盛君心如,师薛丈文元,有青蓝之誉”。
    盛氏学成后悬壶沪上30余载,历就上海慈善机关及诸大工厂之医务,擅长治疗内、妇疾病和疑难杂症。临症问证,多独到之处,每起沉疴,医名大盛。与沪上名医程门雪氏同称为“海上二杰”。
    盛氏对中医药学怀有革新之意愿,如在《实用方剂学-自序》中说:“复兴中医之途径,必须改进;改进之步骤,端在整理;而整理之先决问题,尤在于去芜存精,截长补短。”盛氏曾受聘于中国医学院、中医国医大学、上海国医专修馆、新中国医学院等中医教育部门,担任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的教学工作。
    盛氏处方用药,灵活多变,得心应手,为同道所赞赏。名医谢利恒,是其姻兄,既属同乡,又为同道,相知较深,多次相邀会诊,有在数九寒天投“白虎汤”、“麻杏石甘汤”以愈危难重证;有在盛夏酷暑投大剂“参附龙牡汤”以挽救将脱之阳。
    盛氏著有《实用方剂学》、《妇科学》、《处方学》、《儿科学》、《温病学》等,大部散佚。盛氏门生遍于全国。长子泽民早年行医,长女景华亦传其业。
作者: 江南    时间: 2011-4-22 16:01
石楠叶治头痛,浙江的何任老先生有芎芷贞石汤经验方,效果颇好!
作者: superliu2005    时间: 2011-4-23 07:07
他尤其重视精读评注《伤寒论》等书,并随着临床阅历的增进,去加深对仲景学说的理解。如1940年,他评注《伤寒论》麻黄升麻汤方证条文,认为其“方杂不纯,药不符证,非真无疑”。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 http://hhjfsl.com/jfbbs,原文地址:http://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5285.html
此文真是“原创”???
这段话好像没有说完,大家如何理解?
作者: 一心    时间: 2011-4-23 07:28
追忆大师足迹,感受先贤教诲!
作者: 体育人    时间: 2011-4-23 09:32
标题: 回 4楼(superliu2005) 的帖子
详细解说请看程老的《伤寒论歌诀》
作者: ssdd    时间: 2011-4-23 20:58
[s:179]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