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南阳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王道    时间: 2011-4-18 21:15
标题: 南阳后感
南阳回来已经一周,未去医圣山,留下了些许的遗憾。总感觉应该写些什么,一时哑言,一者水平有限,二者总是把握不好时间。对于中医,我与大家一样是坚定不移的,中医科学性的论断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当然这种论断对于中医学术的提高与认知度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去解决。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抱着老祖宗留下的财富睡着了,很难再醒来,不得不说的是“不是中医不行,而是我们学习中医的人不行”。作为学医者,抱怨者有之,改行者大有人在,圈外人士亦有充当“跳梁小丑”者,还有很多在校大学生处以“半死不活”的状态,似乎“一代完人”之称实属名归。
与很多学医者一样,虽无“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之感,确有“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之惑。面对“复杂”的病机,抓不住主证,辨不清病因,这个方子似乎可以,那个方子好像也是对症,“效如浮鼓”只能成为一种文人笔下的修饰、因为从未感受到这种真实,更有甚者方歌记忆不全,索性随证加减。临床中看有些大夫用大方能取效,有些用小方异能取效,不得其中渊源,心想似乎应该有个控制这个病的唯一开关,都在寻找,即使找到也鲜有人告知。恨不得立刻找到,打开症结,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听说某一个方效果卓著,恨不得看完所有医家的论述,可惜的是很难有这样的一个病人去练手的机会。读书与临床,经典与临床似乎渐行渐远。
这次南阳经方会议,面对众多基层医者,自学者有之,家传者有之,科班者亦有之,大家志同道合,大家心怀理想,相约聚于南阳,在这个春天里,第一次让我感受到民间中医的力量,感受到了经方的魅力,他们能用,敢用,更有善用者,与很多的中医科班者学而不用不同,他们才是经方实践的大部队,还有岂西用中者,听到他们的显著疗效、感受他们的自信自豪,“不是没有疗效,是自己的干货太少!”,汗颜的我已经没有资格去抱怨,之前的思维局限的我对于中医在民间是持有否定态度的。黄老师的可爱可敬之处不仅在于对中医经方的执着,还在不愧余力地为经方摇旗呐喊,让更多的医者与患者从中受益。法度严谨、配伍合理、疗效卓著的经方才是真正的敲门砖、神马都是浮云!
喜欢一番群抢舌战之后的酣畅淋漓,喜欢大家举手投足间饱含的热情,喜欢我们草根味带有的活泼、真实、清新。黄老师的平易近人、李小荣的快言快语、李发枝的求真务实、娄老先生的博闻强识、顾志君的儒雅热情、、、、、、、、让我记忆犹新。有这些老师的指点,让我们不在孤单。不知怎的,回来后看到网上的心得体会,哪些温暖的记忆与无私的奉献,平静而温暖,有种想哭的冲动。感谢经方团队的良苦用心,有这样的执着者与追随者,经方必定不在遥远。
老师就是我们的总舵手,愿我们在黄煌老师这艘经方的大船上,学经方,用经方,使向更远方,撑起健康事业的脊梁!。有感于此,为了忘却的纪念。
                                            2011,4,18
作者: sunchao    时间: 2011-4-18 22:12
王道师兄看了你文章甚为感动,此次南阳经方大会如同武林大会,各地经方学子如同武林豪杰齐聚南阳 , 同为黄门弟子,切磋技艺,交流临床,收获颇丰,回家再练绝艺,来年继续相逢。
作者: 王道    时间: 2011-4-19 11:47
"我敬佩经方家,是因为他们直率质朴而不浮华,务真求实而不虚假;他们既有深邃的思想,又有扎实的实践;他们富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使命感。经方家的身上透发出超越时代的非凡魅力,他们代表着中医药的灵魂和希望!"黄老师 又何尝不是呢?
顺便问下我有一本95年版的十大类方,不知道与2006年版的有什么区别,新版有补充了什么新的内容?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