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关于少阳喜呕证的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罗本逊    时间: 2023-10-5 10:37
标题: 关于少阳喜呕证的疑问
少阳喜呕,这是仲景在伤寒论中反复提到的。我想呕多属于脾胃,为何没有归入太阴?是不是少阳的呕还有其他特点呢?如心烦、口苦、咽干、目眩等特点,如无此特点的则归入太阴。古人说呕和吐又有区别,今人说的干呕是呕的本义。所以经方用柴胡、生姜、半夏为了下气,所以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不复呕矣?读书有得,质诸方家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23-10-5 11:52
  
  脾胃寒呕属虚证(干姜、人参、半夏),脾胃热呕属实证(竹茹、黄芩、黄连、大黄),

  《内经》中说:上焦开发,(才能)宣五谷味,(以)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邪郁少阳,上焦不通,使中焦气滞而逆,故呕,虚实寒热错杂证(柴芩+姜夏+参枣)。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23-10-5 12:26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营卫之气,生成于中焦脾胃,散布于上焦心肺,纳藏于下焦肝肾。

  这与现代医学对人体营养代谢的循环途径的认识相吻合:
  每顿饭摄入的食物-〉(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呼吸循环系统)与氧气共同输送到全身,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造血生殖系统)剩下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构造材料用于修复自身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繁衍后代。
  
  这根人体营养代谢的链条,就像一条河流、或者一条生产流水线,其上任何一个处出现了阻塞,都会对其上下游产生不良影响,使整个营养代谢过程发生障碍。
  而人体有自我维护的机制,当气滞血瘀在某处发生的时候,人体就会用力疏通,于是就产生了胀痛、呕逆、咳嗽之类的症状。

  如果一个人骨正筋柔、三焦通泰、气血充足、经脉疏畅,则这条营养代谢之河深水徐流、千帆行稳、沃野两岸、鱼米丰登……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23-10-5 12:36
  
  治病如治水、治病如治河:
  虚则人工增雨;实则开闸泄洪;
  不均则南水北调;不通则疏浚河道。
  
作者: 心宁2019    时间: 2023-10-5 13:09
呕吐之症六病皆可见,故鉴别此“呕”是少阳还是太阴并无意义。
作者: 衡阳唐亚军    时间: 2023-10-6 17:41
唐亚军15367472881:
《伤寒论》的阳明病包含有二个意思:
一类是太阳或少阳传病而来的阳热病,是三阳之里热极;另一类指胃肠消化系统方面的阳热,极易结燥屎。

少阳病,其实是一个排除表里阳病的其他阳热病。表向里侵犯过程中,初影响到胃肠,所以就会有呕吐不适的症状出现

作者: xuxiang0521    时间: 2023-10-8 21:10
衡阳唐亚军 发表于 2023-10-6 17:41
唐亚军15367472881:
《伤寒论》的阳明病包含有二个意思:
一类是太阳或少阳传病而来的阳热病,是三阳之里热 ...

也就是说呕不是少阳特异性症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