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治疗新冠感冒三例 [打印本页]

作者: mgha    时间: 2022-12-16 23:30
标题: 治疗新冠感冒三例
我是一位经方爱好者,近期,湖北江汉平原新冠感冒处于高发期,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不断有中招的。我用了毛进军医生推荐的预防方,即张锡纯先生的桂枝代粥汤加味,就是桂枝代粥汤加苍术、升麻。我觉得预防效果不错。
现在说说治疗,第一位患者:女,31岁,上星期六,中午有同事开始发烧,晚上,该患者即开始发烧,体温38.5度,浑身酸痛,头痛,主要为头两侧痛,怕冷,嗓子有点痛,口不干、不苦,问小便怎样?回答没注意,可能和平时差不多,大便两天没解,平时就是2到3天一次。发舌苔图片,舌淡红,舌中苔黄腻(不太重),笔者诊断为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夹湿,处方小柴胡汤+葛根汤+桔梗、生石膏,服一剂,没出汗,体温有所下降,开始降到37.8,后又升到38.2。
第二诊,换个手机拍舌象图片(前面的手机带自动美颜,且美颜功能关不掉),舌红降,苔黄腻,不欲食,恶心作呕,小便短黄,大便三天没解,不怕冷,感觉热,至此,恍然大悟,这就是黄煌教授讲的防风通圣散证啊,这是个后世方,平时没学过,就是在论坛里看过黄煌教授的讲解和医案。果断投此方一剂,用的原方,就是有几味药减了点量,麻黄用10克、大黄、硭硝各10克,滑石30克,其余的用书上原剂量,晚上7点左右服一次,凌晨3 点即出了很多汗,体温恢复正常,服第二次,又出了很多汗(患者语),并开始泻下,白天泻下4次,晚7点左右泻一次,但表证更明显了,鼻塞很重,出现咳嗽,恶心欲呕也比较重,晚上体温又有上升,为37.4度,口已不干,嗓子也不疼,但还有点不适。
第三诊,就是用防风通圣散、甘露消毒单、三仁汤、小柴胡汤加减,荆芥10。防风10。羌活10。薄荷10。连翘15。藿香15。白豆蔻15。石菖蒲10。茵陈30。滑石 30  川木通15。柴胡12。黄芩15。姜半夏10。党参10。炙甘草6。
用此方作小调整,服三剂,身上已不痛、头也不痛,食欲基本恢复,小便也基本恢复,就是说话还有感冒音,偶尔轻微咳嗽。
第二例,男,48岁,发烧,体温不高,不超过38度,浑身酸痛,头痛,怕冷,无汗,不欲食,恶心、呕吐较重,舌较红,苔浊腻,嗓子疼,不太重,口干不明显,口不苦,小便黄少,大便每天都有,但不畅,仍然是防风通圣散证,处方:麻黄10。荆芥10。防风10。薄荷10。连翘15。黄芩15。栀子6。大黄5。当归10。白芍10。川芎10。茵陈30。滑石30。川木通15。藿香15。白豆蔻15。石菖蒲10。射干10。甘草10。昨晚服药一次,夜里已出汗,已退烧,不适减轻,一天,药只服了一半,剩下的药还可服一天。
第三例,男,31岁,今天早上开始发烧,不太重,到下午加重,体温38.5,浑身酸疼,特别是腰部,头痛,怕冷,无汗,不欲食,有点作呕,小便黄,量不太少,大便正常,还是防风通圣散证,所处方和上访差不多。能否出汗要到明天看结果了。
作者: 传说    时间: 2022-12-17 10:42
个人一点心得,有内热的升降散有用武之地,伴有太阳证的合葛根汤,伴有少阳证的合小柴胡汤。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22-12-17 16:11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22-12-17 16:18 编辑

  现代人普遍饮食营养严重过剩,{湿热 兼 气阴两虚}的体质的人群占比越来越高,前两个患者平时都属于湿热体质。
  中医认为同气相求,无内湿不易感受外湿,中医又有“无内热不引外寒”的说法,而新冠病毒恰恰属于〈湿邪〉,所以湿热体质的人容易感染发病。

  第一位患者服用偏寒凉攻下的[防风通圣散]后腹泻了5次,而且鼻塞加重,大概属于{湿重于热},祛湿不尽往往会反复发热。
  她大便可能并不秘结干硬,平时两三天一次也许是黏滞不爽粘马桶的情况。
  头两侧痛/咽痛/恶心作呕,有明显的少阳证,舌红酱/苔黄腻,血分有瘀热,气分有湿热,我觉得或可考虑[人参败毒散]合[桂枝茯苓丸](用赤芍)之类的方药。
  
作者: mgha    时间: 2022-12-18 16:05
感谢两位老师指点!第二例患者,第二天服剩下半剂药,大便泻下好几次。到昨天已无任何不适,电话里听其声音也正常,停止服药。
第三例,晚上已出汗,但汗不多,昨天上午仍有点低烧为37.5度左右,下午体温正常,晚上又有点低烧,大约37.5左右,继续服药,今天已经不烧,食欲有所恢复,但小便还是黄,大便一直没有泻下。
这么看来,还是应该用5克大黄,轻泻一下大便更好?
作者: fax2330    时间: 2022-12-26 21:55
标题: RE: 治疗新冠感冒三例
防风通圣散不是经方剂吧!
作者: mgha    时间: 2022-12-27 23:13
对,防风通圣散是时方,但黄煌教授经常会用此方。到现在为止,我治疗了十几例了,比较重的基本上都是外有表寒(太阳伤寒),里有湿热;如用经方的话,本人觉得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茵陈蒿汤加减。比较轻的,为外有表寒,里有寒湿,用藿香正气散,可直接用成药,也可根据情况加减。后期咳嗽的,直接用藿香正气散(小便已不黄的)。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