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对伤寒六病经络脏腑病位和寒热虚实病性的大体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19-12-29 11:06
标题: 对伤寒六病经络脏腑病位和寒热虚实病性的大体印象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9-12-30 08:35 编辑

对伤寒“六病”的“经络脏腑病位”和“寒热虚实病性”的大体印象


病类
病位
病性
阶段
印象
主治经方
备注
太阳病
主要在经
恶寒发热
寒热并存
表寒
阳证
正邪初战
御敌国门
桂枝汤 麻黄汤
葛根汤 青龙汤
感冒
阳明病
少阳病

主要在腑
实热为主
寒热往来
里热
阳证
正强邪盛
胜负难分
白虎汤 承气汤
柴胡汤 泻心汤
胆胃
急症
太阴病
少阴病
主要在脏
虚寒为主
寒多热虚
里寒
阴证
正衰邪进
脏腑沉沦
理中汤 四逆汤
建中汤 肾气丸
脾肾
慢病
厥阴病
主要在络
寒热错杂
厥热胜复
厥逆
阴证
巷战肉搏
殊死抗争
乌梅丸 大黄蟅虫丸
麻黄升麻汤

对伤寒“六病”的“经络脏腑病位”和“寒热虚实病性”的大体印象.gif.gif (111.03 KB, 下载次数: 49)

对伤寒“六病”的“经络脏腑病位”和“寒热虚实病性”的大体印象.gif.gif

作者: xuxiang0521    时间: 2019-12-29 21:24
那为何仲景爷说少阴二三日无里证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19-12-29 23:38
标题: RE: 对伤寒六病经络脏腑病位和寒热虚实病性的大体印象
xuxiang0521 发表于 2019-12-29 21:24
那为何仲景爷说少阴二三日无里证

  从“太阳”到“厥阴”六条足经都有“脏腑”和“经络”。
  少阴经络受寒未伤及肾本脏,所以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肾着”之病也是在少阴经络,寒湿困滞“肾府”(腰为肾之府)未伤及肾本脏,所以其证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饮食如故说明肾脏真阳未受损,所以主方[甘姜苓术汤]中没有温肾的附子等药,而是用温散利湿的“干姜、苍术、茯苓”。

  伤寒“六病”都既有寒证也有热证,比如少阴有“热化”的“黄连阿胶汤证”、阳明也有“中寒”之证,我上表归纳的是六病的主要病性,而且是侧重于从内伤杂病或者说体质衰变的角度来分析的。

作者: Xiyaop    时间: 2019-12-30 02:24
印象的说法很生动!赞一个。

作者: 达生之    时间: 2019-12-30 10:31
脏腑经络的理论和方证药证还是有区别的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