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验方小个案(肩部粉瘤)--沙姜汁涂抹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生    时间: 2019-12-6 16:31
标题: 验方小个案(肩部粉瘤)--沙姜汁涂抹
验方小个案(肩部粉瘤)--沙姜汁涂抹_中西医生医学讲师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3ac3a60102z0w5.html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9-12-7 16:59
奇效偏方,谢谢分享

作者: huangxiang    时间: 2019-12-9 10:35
标题: RE: 验方小个案(肩部粉瘤)--沙姜汁涂抹
本帖最后由 huangxiang 于 2019-12-9 10:49 编辑

全文转载以上博文如下:

本人左肩部后侧小肿物多年,较硬、不红不热不痛。今年秋季发现增大到大过鹌鹑蛋(如图1),有个黑头。西医称为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放任不管、不是办法。西医疗法通常手术切除或液氮冷冻等,网上查到涂抹沙姜根茎汁疗法,抱着50%的期望尝试,不效再考虑“大动干戈”的西医手段。

沙姜根茎无处得到,也没有榨汁器具,10月12日午前先用一块沙姜薄片贴敷,胶布固定。午休起来意外发现有肯定的缩小倾向,即拍照图片1

之后花费9元多网购石臼,10月16日到货,捣碎几块沙姜取汁,让人用棉签涂抹,每天约3-5次。10月21日对着镜子,用指甲轻轻抠去黑头表面,略微一挤,冒出约0.5ml灰色稠汁,无味。

11月8日开始自己对着镜子涂抹,一会儿就干了,十分钟左右可以涂抹多次,如此每日反复操作数回,一日累计涂抹可达到十几二十次、甚至更多。每天不断,时而自行或略微一挤流出灰白或灰黄色稠汁,瘤体日见缩小。

11月19日肿物很小了,还有点硬块,轻轻挤压,冒出灰白色豆腐渣样腐物(见图2),接着有点血水(第一次带血色),之后几天偶尔流出清亮稀薄淡黄色液体,基本平了。此后每天仅涂抹操作一回(数次)。

12月1日停止涂抹,12月6日拍照(见图3),平坦了,有点色素沉着。治疗结束、痊愈。

按语:

粉瘤皮色不变、没有红热痛,中医病机类似寒痰凝结或阴疽。沙姜辛温、能够散寒。
对于红肿热痛的肿物,禁忌。可改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制剂如:京万红、金黄散等。

医学上,任何肿物切忌“用力”挤压。

沙姜汁每次用过,密封放冰箱保存,室温下存放会发馊。

中草药不仅对功能性疾患有效,对有形可见的病变也有效,此例就是明证。
中医中药预期目标疗效50%,不效后还有西医西药。

西医院衣冠楚楚的“洋”医生们,对于中医药如此“简、便、廉、验”的效果,或许会啧啧称奇吧,哈!

(2019.12.6 午后 深圳莲塘)

图片1(治疗前 摄于2019.10.12):


图片2(治疗中 摄于2019.11.19):

图片3(治疗后 摄于2019.12.6):









作者: wasjhj    时间: 2019-12-9 11:22
这种瘤容易复发,应视观察后期情况,若不复发,效果就太好了

作者: ztjun518    时间: 2019-12-10 08:10
沙姜可以用生姜替代不

作者: 梦回杏林    时间: 2019-12-10 10:25

  谢谢楼主老师分享治验心得,huangxiang老师转载辛苦了。

  西医的“皮脂腺囊肿”中医称“脂瘤”,又名“粉瘤”,为“痰气凝结”之证,从图片上瘤体的位置看,在{手阳明大肠经}的[巨骨穴]附近。
  “寒痰阴疽”用“沙姜汁涂抹”外治真是简便,如果不效,或提示阳虚较重,可内服[阳和汤]试试。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