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由兴奋难眠到伤心而归,记第九届全国经方研修班 [打印本页]

作者: 晓冬    时间: 2010-12-20 20:24
标题: 由兴奋难眠到伤心而归,记第九届全国经方研修班
(引子:前几日我拜会了第九届经方班的吕志杰教授,吕老师花了一下午详细解答了部分问题,并教我做人和学习的方法,让我很受感动。他评价我优点:刻苦努力一般学生难以达到,对经典理解能力超出一般学生,思想非常活跃。缺点:自负自傲自大。早在大二时我就开始反省自己性格缺点,因为我每次请教时常常不自觉把自己放在与老师同样地位,对问题有讨论甚至争论,有时太较真了。下文是当时听完研修班后而写,带有很多个人情绪,反映的问题可能有失偏颇,望各位多多包涵,多多包涵。但尊重当时文笔,我还是把它发了出来)   
 
    听说第九届全国经方研修班要在海口举办,我兴奋地连续两晚失眠,带着准备已久的问题,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学习了。
     在听了专家们的报告后,有几位准备报考西医研究生的中西医结合班同学当场弃暗投明。我也是听的如痴如醉,有若醍醐灌顶、打通十二经脉一般舒畅。可最后我却伤心而归,因为我发现经方班有很多问题和不足,而且我私下问的这些经方专家没有一个能解决我问题的。
     我听得很认真,而且我发现我以前的很多想法和专家所讲的不谋而合,但我又是个爱挑刺的人,每个专家讲错的地方我也大都记录下来了。当然,我私下去问他们时,并没死揪住错误不放,我怕他们不回答我提的问题。
     也不知是我问的时间太短、说话速度太快;还是专家以前没想过这些问题,一时被问蒙了;又或是我的问题太难,难以解答,碍于专家身份面子;还是说太简单了,不愿解答太多。我下课问的专家们都是顾左而言他,含糊其词、避重就轻,没有一个真真正正正面回答解决了我问题的。
      比如说我请教黄煌教授时,他在演讲时不是说自己搞不清石斛这味药,只是临床上得出配合牛膝对关节很好。我告诉他,《神农本草经》上有“除痹”功效,补阴润燥。接着我问了一个关于桂枝汤的问题(因为我大三开始研究这个方子一年多了,有个问题实在困扰折磨我),黄煌老师解答得不是太对路,我还准备进一步学术探讨。这时,一群大我十几岁、几十岁的女医生、老师早已围上来,叽叽喳喳“哎呀,你这么年轻,讲了你也是不懂的。”“回去多想想吧.........”
      我当时心里很生气,心里在想难道你们就懂吗?你们知道我提的是什么问题吗?你们读过几遍《伤寒论》,思考过里面的内容、联系吗?一本《伤寒论》398条,你们能大部分背下来吗?我能。你们能提出这样问题的能力都是个问题。
     后来我转而一想,也许真的是我资质太低,不能明了黄老师的解答,毕竟我非来自中医世家,毕竟我非名师高徒,毕竟我仍只是个在大学学习四年的学生。
     再谈谈经方班的问题不足。
     首先是经方班人的问题。听课的有带小孩进来的,有不把手机铃声调成震动的,我认为这是对讲课老师极大不尊重。讲课的人呢,张步桃老先生他对经方运用的理论水平、临床水平,我心里打了大大问号。请看以下疑点举例。
(1)提问环节,第二排一位同仁问及,椎间管狭窄压迫神经,病情易反复,中西药难以取效,张老有什么好办法。张老是天南海北扯了一下,就这样忽悠过去了。
(2)我在第五排提问:“张老读了3000多遍《伤寒论》,我用计算器算了,从20岁读到70岁,50年间平均6天就读完一遍。您是如何在这么快的速度,获得那么多深奥的理解呢?因为我当初学习时,是把刘渡舟前辈的《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诠解》、李赛美主编的案例版教材和自己的课本,以及《方剂学》《中药学》放在一起研读。我是一个个字从‘辨脉法’‘平脉法’抄到‘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可说是一边理解记忆,一边校注。一个小时才能看完1至2条,耗尽心血。”张老在中间打断我说:“看懂的条文一扫而过,一秒钟都不到,我经常这么看。”
    我在心里嘀咕:“看《伤寒论》是比赛翻书吗,刘渡舟、胡希恕、郝万山他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了这么多遍。再说谁给您计数的,您自己看完一遍还在旁边记个‘一’吗?”
(3)第一排一个女老师请张老给她亲戚开张方,说了她亲戚的病情和一些症状。可这时,张老是左也听不清,又也听不到。我纳闷了,刚刚第二排和我第五排提问听得很清楚,怎么到了他正对面第一排反而听不清,是装作听不到,还是为了活跃气氛。
    最后女老师写在纸上,让工作人员递上,张老只是说血热就用下丹皮,血虚就用当归等等加减法,简单应付下。
    当然了,这次提问,女老师用西医病名想换中医处方,显然中医思维不够。
(4)张老说他一天看700多个病人,我用计算器算了,连续12小时平均一分钟一个。他是有个医疗团队呢,还是机器看病,摸脉也要一分钟啊,再说这么短时间医疗质量能保障吗?
(5)现场有人问阳痿如何治,他说:“治萎者独取阳明,二妙、三妙、四妙加味即可。”湿热下注这么治可以,可肝郁气滞、肾阳亏虚、痰瘀阻络呢,他是忘记说了吗?说实话,在现场,他对经方深层次、实质性内容没谈什么,但不可否认他古籍读的很多。我对张老不是太了解,可能有些妄加评判。。
    中国媒体很强大;中国人很喜欢造神,需要榜样;中国人自信心也不够,外来和尚好念经。我不是人身攻击,只是医学是个很严谨的事,所以我喜欢思考、质疑。
 
     其次是经方班课的问题。
(1)老师们都讲的很好,抓主症、辨病机。可你们抓得对主症、病机,并不代表我们抓得对;你们认为是这个主症、病机,我们却认为是别的。这个中间思维过程并没有展现给我们。我建议,应该增加老师平日看病的录像,老师第一句话问什么,得出什么;第二句.......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经方思维辨证惠及大众。
(2)每年都有中日青年交流团,我不知里面是否有专业的中医青年。可否每年举办两岸三地、中日韩等经方学术辩论大会。后起之秀、前辈名宿围绕疑难问题、争议条文或前瞻研究进行学术辩论,百家争鸣。只有激烈的思想碰撞才能产生出火花。
(3)这次经方班,我认为仲景学说两个中心基本点,没有设专题着重提出。一是脏腑经络学说,仲景是讲经络的;二是平脉辨证。
      第三天我没去,我同学说有位叫徐汝奇的简直是“脉神”,能把出他的腰椎、颈椎病。以前我在背《濒湖脉学》时,也曾自学过一点这种方法,我说我来试试。没想到我也能把出,看来学“辨脉法”“平脉法”、伤寒金匮脉法、背《濒湖脉学》还是很有好处的。
      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给自己定目标,毕业前要临证过千(未必开方),目前已摸了六、七百人脉。目前也有些感悟,比如我同学和女友开房,第二天的脉象确实弱些;女人平时脉象,月经前4、5天,正当月经期脉象可把出不同;不同类型高血压,脉象不同,对应的血压数值也不同等等。我很可惜没与他交流,因为我很稚嫩,关于脉法有好多疑问。
      如今大四了,为了四六级、考研英语,政治,很久没背,以前基本上能全背下的《伤寒论》《濒湖脉学》又还回去了。真是背得快,忘得也快。
      虽然经方班看似火爆,但从我周遭的现实情况以及同学状态,我认为中医后继乏人乏术情况进一步扩大,现状真的是不容乐观,部分人还沉浸在虚幻泡沫中。
(另附:仝小林教授所讲的糖尿病郁热虚损病机,我非常佩服他。但我觉得如果结合六经辨证路线,更有临床意义。我认为首犯少阳,郁热病机,可用小柴胡、大柴胡等;再传阳明,可用白虎、泻心之类;顺传太阴,则为理中之类;虚损到最后入少阴了,则为肾气丸之类,血痹虚劳则结合黄芪桂枝五物之类。将《金匮要略》里消渴病篇也可纳入六经体系中,当然了还有越经传,直中等等。这样的六经辨证路线图,我不知如何在帖子上画出来,再结合仝教授的病机、主症辨证,一定更有效果更能为大家所普遍运用)
       我同学说是否可以运用病机,做到针灸桂枝汤类方效果,与方药桂枝汤入脏腑相辅相成。另有一些经方现代产业化想法,希望他有空发表与大家分享。
作者: 至道    时间: 2010-12-20 20:47
兄弟:我承认你有才!其实也没必要评价别人差与好!有本事做好自己就行了。
作者: 阿蒙    时间: 2010-12-20 21:27
晓冬,做好自己,响应内心最真切的呼唤就好了
研习经方,乐在其中
作者: bjw130    时间: 2010-12-20 21:50
做人要低调。
作者: 心灵菩提    时间: 2010-12-20 22:03
很不好评论
作者: 莲花    时间: 2010-12-20 22:11
不至于吧
作者: 喻建军    时间: 2010-12-20 22:25
我也参加了,我知道你是谁,我的相机里还有你的照片,我觉的你啊,笔头还行,语言表达能力很差,你提的问题,我听了,都不知道你说了些什么?
作者: 天之君子    时间: 2010-12-20 22:29
别人我不知道,但这个吕志杰我还是知道的,在学校的时候他给我们讲的金贵要略,我个人感觉没什么水平,还有我觉得黄煌老师是位了不起的人,不过他受日本汉方派的影响很大,而对内经的传统理论继承不够,其实在不少地方可以用内经的理论解释经方
作者: 朱斯洪    时间: 2010-12-20 22:31
楼主很认真.这个世界就怕认真.我听西医一些有名的教授也是这样,如果你把他查房说的用法与剂量一一记录下来就知道.什么是错漏百出,所以这个世界不要迷信.把一些人当神去拜.对于张我不想浪费时间说他,
作者: 罗本逊    时间: 2010-12-20 23:02
楼主很认真,我认为如果你不钻牛角尖一定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出来。
每个中医成名都有自己的路数,不一定就是医术有多高,多吸取每个人的长处,走自己的路。
作者: 南越    时间: 2010-12-20 23:44
难得糊涂呀!老弟。
作者: 月落    时间: 2010-12-21 02:51
中医的问题相信谁也不能说是全懂得了,我一直认为大家都是在瞎子摸象,象时方派有时方的理解,经方有经方的理解,各家都不同,就算是经方派里学法也不见得相同.

所以有些问题别人回答不上来,这也没什么.这并不能说明就是水平低.信谁学谁,就象练字,无论学王羲之还是颜真卿只要学的象就能成书法家. 就怕学的杂了,七扭八组写不成字.

自大没什么的,但也要瞧得到别人的长处才能进步.
作者: 槐杏    时间: 2010-12-21 09:04
我赞成年轻中医应该有些傲气。但不只在理论上傲气,更多的在临床上去探索去怀疑去否定。要以临床上的底气来供养理论上的傲气。当然不是说不可以进行纯理论的探讨。不过因为理论的对错最终还是要通过临床实践来验证。初跟师抄方时,常有觉得老师用药有很多不妥的地方,也有觉得那平淡无奇的几味药怎就能看好人家的病?其实,往往平淡里面乾坤大。老师不是白当得,自有长处值得你学。一己之见。
作者: 神农派    时间: 2010-12-21 09:13
首先,我想说没有一个中医是万能的,也没有谁可以说懂得所有《伤寒论》的内容,但我确信每个中医都可以把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化成优势,成为那部分的专家、名医。
第二,我可以感觉到晓冬兄花在书本的时间太多,真正临证的时间和能力不足,会治病的医师一开口问问题,大家是可以感觉得到的。。
第三,《伤寒论》有些条文一看就过去,根本无须背,因为它的内容已化在你的能力里了。。
第四,我自学中医五年临证五年,《伤寒论》都没能完整读一遍,但在我熟悉的领域内(感冒发热),你肯定不是我的对手。。
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把自己喜欢和容易理解的东西化成你的临床优势,找不同的老师学习强化这种优势,你也可以成为强者。
作者: jszyxby    时间: 2010-12-21 09:30
这是一个中医人最容易犯得错,感谢楼主的坦陈,你是否经常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感到你的努力,感到你的虚浮,想想你背的伤寒论短期内为什么又回去了,因为你没用心去感受,你也无法用心去感受,中医是实践与理论高度与反复结合的一门科学。试问,同学,你有何资格来评论我们的前辈?
   闭门思过吧,想一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再想一想,扔石头与扔纸团那个简单?不过在这里还是感谢你扔的这块石头,对所有人来说也许是个警示!
作者: xmm    时间: 2010-12-21 10:02
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
在社会上混是要智慧的。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0-12-21 11:50
抱歉!当时人太多,无法细细回答你的问题。如果有问题请发网上吧!祝你学习快乐!也祝你在经方的学习应用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 ummiku    时间: 2010-12-21 12:08
楼主,你有做学问的潜力。
也许别人会说要平衡,要低调,但支持你表达自己的心声。我不了解你说的这个班,也不太了解你说的这些人,对于个体来说是好是坏其实不重要,我支持你也不代表认同你说的内容,支持你的是能够独立思考。
1、感觉能做到不卑,但要是能在不亢方面平衡一下更好,文化人容易相轻。
2、能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这也是做学问人的很重要的特点,至于思考的对错都不是最重要的,核心是要能独立思考。
3、不迷信或畏惧权威。也许权威所说的是对的,但做学问的人必须有勇气跳出来。
作者: 莲花    时间: 2010-12-21 12:29
引用第14楼神农派于2010-12-21 09:13发表的 :
首先,我想说没有一个中医是万能的,也没有谁可以说懂得所有《伤寒论》的内容,但我确信每个中医都可以把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化成优势,成为那部分的专家、名医。
第二,我可以感觉到晓冬兄花在书本的时间太多,真正临证的时间和能力不足,会治病的医师一开口问问题,大家是可以感觉得到的。。
第三,《伤寒论》有些条文一看就过去,根本无须背,因为它的内容已化在你的能力里了。。
第四,我自学中医五年临证五年,《伤寒论》都没能完整读一遍,但在我熟悉的领域内(感冒发热),你肯定不是我的对手。。
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把自己喜欢和容易理解的东西化成你的临床优势,找不同的老师学习强化这种优势,你也可以成为强者。

顶一个
作者: 仆本恨人    时间: 2010-12-21 12:37
顶神龙派
作者: poshan    时间: 2010-12-21 13:18
楼主,感觉你有点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相似。还是好好临床,用你的桂枝汤,治好几个患者再说。初读书时觉天下无病不能治,临床方知天下一切病不可治。
作者: 医海一粟    时间: 2010-12-21 13:46
听其言勿观其行此乃取善之方。
作者: 存一    时间: 2010-12-21 14:03
顶你一个!听惯了不痛不痒的话,突然来个一针见血的,不亦大快人心乎?!
虽说你有点狂妄自大,但对于学术你是认真的。我相信你所描述的状况,并非只有你清楚。只是你勇于表达出来罢啦!
你看看诸位的回复,他们不仅仅是医术超群的医生,而且是人情练达的高手——把要表达的意思说的若隐若现。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狂妄,那你就可能没有勇气说出这些真心话。但我告诉你:走这条路线的人必须要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与持之以恒的毅力。不然后果很严重!
以我的经验进一谏:为所当为,少说多做。这样才有利于学业的进步!
作者: 顾志君    时间: 2010-12-21 14:33
桂枝汤啊,一百个理论不如你仔细用上几个病人,体会马上就会出来了。
作者: wl7099    时间: 2010-12-21 16:16
和楼主有同样的感觉,瞧不起周围很多名医,但没办法他们粉丝多,能挣钱。我很无奈,很困惑。所以很多讲座不去,书只是浏览。临证又茫茫然。
作者: 赤脚    时间: 2010-12-21 16:17
认同晓冬对医学的质问精神!另想请莲花同仁介绍治感冒发热的经验!记得邓铁涛老人家说过,能用纯中医治自已的小孩子发高热的中医就是合格的中医,我做不到,说起来惭愧!总是中西结合的方法!想必连花同仁有一些方法,请指教了!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0-12-21 16:19
写这类文章要有重点,建议提高写作能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容易出错。你我同为学生,敢说敢做很正常,但有必要储备相当的知识能量,能进能退,一出手就被捉是很丢面子的。有批评有叫号在所难免。开篇就列出自己的优缺点是否贴切主题,不免给人吹擂的印象。你可以说自己也说了“刻苦努力一般学生难以达到,对经典理解能力超出一般学生,思想非常活跃。缺点:自负自傲自大。”自负自大自傲不是缺点,该自负就自负,该自大就自大,有什么呢。但必须有一前提就是你要有自傲的资本,看了你的文章,你不具备。首先写作技能欠佳,其次对中医认识不足,这就导致语无伦次。莫怪我说话刻薄,都处于牛犊阶段也就没那么多客套。
  在你看来黄煌老师连一味药能都不清楚,只是凭经验。虽然我没参加会议,敢断言你在断章取义,至少没有注意到语言环境。这么说吧凡会查字典的医家都可知石斛。说到桂枝汤,没踏上你的点就认为“不是太对路”,过了。对桂枝汤的说解两千年来有着不同的见识,不足奇,我说生姜是桂枝汤的主力你能认同吗?但我在坚持在探寻,不能因自己的见识去轻易谈论对路不对路。更何况在临床经验上你我都存在盲点。
  说到有人一天看700患者,你认为是不可能,我顶你。中医吹牛不计后果是很平常的事,不要太过于计较,四川有个姓卢的“大家”四十年看了上百万患者,并赫然写在著述中,我也曾质疑,问他除了吃饭您不睡觉吗。追随者群攻,我也和你一样用计算机给他们数据,没用的,这些人基本不识数。放弃这无谓的争论,想不通可行文轰他一轰,仅此而已。

    说道“女老师用西医病名想换中医处方,显然中医思维不够。”牵强了,今天你碰到的是一同行,在医院在门诊你能要求患者不说自己感冒说中医专用名词吗,就连你自己不也在用西医名词吗。真要较真你就别说你能摸出不同类型高血压脉证。这也是舶来名词。在此你在用它维护“中医”在彼你又在以不懂西医名词嘲笑中医,不是吗,说话要重证据,我来给你站过来“椎间管狭窄压迫神经,病情易反复,中西药难以取效,张老有什么好办法。张老是天南海北扯了一下,就这样忽悠过去了”你为何不问问这位提问同仁为什么不用中医词汇发问呢。因此写文章最忌讳自挖坑埋自己。即便再有理也无理了。
   谈到伤寒论,你能背的下,这是基础,你走出了坚实的一步,“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再次顶你。不过“如今大四了,为了四六级、考研英语,政治,很久没背,以前基本上能全背下的《伤寒论》《濒湖脉学》又还回去了。真是背得快,忘得也快。”还是顶你,起码有个印象,比那些自称经方而连伤寒论是什么的夸夸其谈者不在一个档次,希望坚持。
作者: 明辨    时间: 2010-12-21 16:29
标题: 回 14楼(神农派) 的帖子
14楼说得好!
作者: 仁济西桥    时间: 2010-12-21 17:29
像楼主这样敢说真话的人太少了,山外有山,兄弟等你好好临床10年后,你会发觉今天你说的话很幼稚。
作者: 江湖医侠    时间: 2010-12-21 18:25
楼主悟性不错,也很真诚,希望持之以恒!
学问之道,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而关乎自己怎么做!
不惧权威,不拘小节,敢于质疑,敢于效仿,学习必有得!
我顶你!只要保持如今这份锐气,从实践中学习经验,在临证中悟道,相信你的未来必定光明。
倘若有缘,我们可以一块探讨仲景经方之学!
作者: fl192    时间: 2010-12-21 18:28
中医学习班之类我从不参加,记住不懂忽悠成不了名医
作者: 乌药    时间: 2010-12-21 18:44
吕志杰老师是个踏踏实实做学问,搞临床的人
作者: 乌药    时间: 2010-12-21 18:47
标题: 回 7楼(天之君子) 的帖子
对自己的老师最起码要尊重,吕老师是踏实做学问的,现在中医界这样的人不多
作者: fl192    时间: 2010-12-21 20:08
其实学中医不在于问些枝节的问题,学中医很多是临床观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也曾在继续教育听过中医培训,但兴味索然从此不听,自己看书或是看论坛上的帖子所得比较多,不过,还要经过实践的反刍才好,书上的道理冠冕堂皇,不必把太多的精力去追根究底,有的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能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真理,这也是中医不同于西医之外,中医或许有效却没有道理,或许道理美妙却根本没任何效果,要是理念与实践贯通得天衣无缝那些院校出身多成为最顶级的中医师了,但经常的是那些实践多的民间医生的中药反倒疗效更高病人更多。
作者: 雨天    时间: 2010-12-21 20:58
不但学习班,还得学习人
作者: 朵朵    时间: 2010-12-21 21:08
顶神农派、顶不为良相。看到这篇文章想说的话太多,不迷信权威、钻牛角尖正是你最大的长处。理论研究十年不如临证一天。中医上千年历史其容我等凡人几十年能研究清的。百家争鸣,各有专长。但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不必苛求别人面面俱到。对自己也是如此。本人临床十几年到现在【伤寒论】还没完整的读一遍,并不觉的丢人。悟你能悟懂的,发挥你的长处就可以了。不必怨天尤人。等理论研究透了病人也成白骨精了。
作者: 邓舒群    时间: 2010-12-21 21:09
我也曾数度参加过 中管局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 和广州中医大的经方研修班 觉得李今庸老 伍炳彩老师的讲座最为精彩
作者: 晓冬    时间: 2010-12-21 21:19
标题: 回 28楼(xiaozheng) 的帖子
(1)人无完人,我首先说出自己优缺点,打个预防针,怕大家群起攻之。我认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学习每个人的长处就好。
(2)我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学院派”,目前临床不行我承认,我在反省改正,所以我设定毕业前“临证过千”目标,弥补不足。对于摸脉我说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悟,临床上老师诊断出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我再看看这类是否有共同的脉象特点。
(3)我很没用,目前我只治过4个病人,包括我自己。但我肠胃病老师治的效果不显,自己调理也不行。我是我校公认学中医最好的,但每天煮中药,有些同学在冷嘲热讽,我无法反驳,因为确实没治好。有时门诊看到些老师也难治的病人,我帮不了他们,这时我都会有一种羞愧苦闷之情萦绕心头
(4)我完整读《伤寒论》已经9遍了,有感悟、问题肯定的。但我现在六级还没过,我还要考研,社会是很现实的。我每年都拿奖学金、助学金 ,我家境又不是很好,我想考上好点研究生,找到好点工作。有这个基本生活保障,继续研究经典
(5)中医发展有理论上的,有临床上的,有科研上的,每个人发展最擅长的就好
(6)我发的“晓冬的经方验案二则”帖子请大家指正,那是我真正第一次看病。另外大三时我写了“<<伤寒论>>第176条“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新解”发表在《中医杂志》增刊。到时发帖请大家多多指正
作者: janet    时间: 2010-12-21 21:35
心要静,也许你的年龄还小,但是心不能乱了,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呵呵.
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是坏事,但做事要有分寸,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境界吧.

在这里能看到很多的热血中医,真是太好了,希望中医能够世世代代发继承发扬光大下去,千万别成为什么遗产,呵呵.

不管是什么门派的中医,希望都能相互鼓励,团结一心,造福子孙后代.[s:184]
作者: 月落    时间: 2010-12-21 23:08
标题: Re:回 28楼(xiaozheng) 的帖子
引用第39楼晓冬于2010-12-21 21:19发表的 回 28楼(xiaozheng) 的帖子 :
(1)人无完人,我首先说出自己优缺点,打个预防针,怕大家群起攻之。我认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学习每个人的长处就好。
(2)我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学院派”,目前临床不行我承认,我在反省改正,所以我设定毕业前“临证过千”目标,弥补不足。对于摸脉我说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悟,临床上老师诊断出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我再看看这类是否有共同的脉象特点。
(3)我很没用,目前我只治过4个病人,包括我自己。但我肠胃病老师治的效果不显,自己调理也不行。我是我校公认学中医最好的,但每天煮中药,有些同学在冷嘲热讽,我无法反驳,因为确实没治好。有时门诊看到些老师也难治的病人,我帮不了他们,这时我都会有一种羞愧苦闷之情萦绕心头
(4)我完整读《伤寒论》已经9遍了,有感悟、问题肯定的。但我现在六级还没过,我还要考研,社会是很现实的。我每年都拿奖学金、助学金 ,我家境又不是很好,我想考上好点研究生,找到好点工作。有这个基本生活保障,继续研究经典
(5)中医发展有理论上的,有临床上的,有科研上的,每个人发展最擅长的就好
.......

大家一团和气也不好,有争论有观点才进步.
说话有水份的专家那学术上也不一定可靠.肯定是不可为法.
敢承认自己不足的专家,那他的心得才是真东西.
作者: lony    时间: 2010-12-22 00:02
呵呵!也难免,一个在校的学生,一没有社会阅历,二没有临床经验,幼稚点也理解,因为只读了几会伤寒论,
作者: ruanyj    时间: 2010-12-22 08:22
较真和坚持,是成就一代大师的条件。
不过,在这世上,还有情商和智商的区别。
马云说过:什么是情商,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些,情商就提高了。
作者: 空穴来风    时间: 2010-12-22 08:45
王阳明曰知行合一,中医俗语言:“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理论要密切联系实践方是源头活水。
楼主年轻才俊,初生牛犊,后生可畏,楼主是块学中医的料,好生令人钦佩。
楼主年轻,棱角分明,锋芒毕露,但易剑走偏锋,易走火入魔,
条条大路通罗马,楼主还是多点宽容心。
作者: 耕读世家    时间: 2010-12-22 08:59
楼主是能学好做好中医的料,就不知道这块料会不会在社会的大熔炉早早的化掉。
作者: yiguiran    时间: 2010-12-22 09:56
--------------回28楼的
一天看700患者这个纯粹吹牛
但40年看近100万患者却有可能---------------
平均每天70人,一个月2千多,一年2万多
40年乘以2万多,就八、九十万了
所以,40年看近100万人次的患者理论上是可以的
作者: ruanyj    时间: 2010-12-22 12:11
类似于:飞流直下三千尺,您还当面找到李白,在大庭广众之下质疑他这个三千尺并不正确。
玩笑一下,莫见怪。
作者: 黄飞    时间: 2010-12-22 14:04
伤寒论理解着背,应该不容易忘吧。我背过还是不易忘的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0-12-22 15:01
引用第46楼yiguiran于2010-12-22 09:56发表的  :
--------------回28楼的
一天看700患者这个纯粹吹牛
但40年看近100万患者却有可能---------------
平均每天70人,一个月2千多,一年2万多
40年乘以2万多,就八、九十万了
.......

      是的,1加1=2. 没错
作者: 喜郎    时间: 2010-12-22 16:01
瞧得到别人的长处能进步. 对自己认真点没错。
作者: 竹根    时间: 2010-12-22 20:35
把自己喜欢和容易理解的东西化成你的临床优势,找不同的老师学习强化这种优势,你也可以成为强者。
[/quote]
好!
作者: xiaozheng    时间: 2010-12-22 21:01
标题: Re:回 28楼(xiaozheng) 的帖子
引用第39楼晓冬于2010-12-21 21:19发表的 回 28楼(xiaozheng) 的帖子 :
(1)人无完人,我首先说出自己优缺点,打个预防针,怕大家群起攻之。我认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学习每个人的长处就好。
(2)我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学院派”,目前临床不行我承认,我在反省改正,所以我设定毕业前“临证过千”目标,弥补不足。对于摸脉我说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悟,临床上老师诊断出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我再看看这类是否有共同的脉象特点。
(3)我很没用,目前我只治过4个病人,包括我自己。但我肠胃病老师治的效果不显,自己调理也不行。我是我校公认学中医最好的,但每天煮中药,有些同学在冷嘲热讽,我无法反驳,因为确实没治好。有时门诊看到些老师也难治的病人,我帮不了他们,这时我都会有一种羞愧苦闷之情萦绕心头
(4)我完整读《伤寒论》已经9遍了,有感悟、问题肯定的。但我现在六级还没过,我还要考研,社会是很现实的。我每年都拿奖学金、助学金 ,我家境又不是很好,我想考上好点研究生,找到好点工作。有这个基本生活保障,继续研究经典
(5)中医发展有理论上的,有临床上的,有科研上的,每个人发展最擅长的就好
.......

    谢谢回复,说到学院派,没必要刻意去强调,现在没几位不是学院毕业,一些学院毕业的就怕别人说他是学院中医,变着花样把自己打扮成民间医生在整个祖传就以为是真中医了,其实该草包的还是草包。无论什么渠道学成中医不是衡量医技优劣的分水岭,前文你说不是中医世家出身,不是名师高徒,其实更好,有利于培养独立的思考,涉猎面更广,听到的学到的来自方方面面,世家有其优势也有弊端,一条道走到黑的不在少数。有名师指点当然好,但多数还是没那福分。学院是培养中医的最佳场所,中医这点东西在学院所学足以成医。
   你要考研,应当如此,现在本科毕业就失业,即使做了合同工成天还是看别人脸色,不知什么时候被解雇。这不光是中医,多数专业都如此,考研毕业虽比本科强一点还是五十步百步。建议既然学习成绩优秀就一鼓作气拿到博士。那时你的机会会很多,各地引进人才机制还会持续几年,但愿能赶上。
  在学校能做到最好,向你表示敬意。我可不行,本科段中等偏上间晃悠。专业课及格良间打转,优秀和咱不沾边。考研全凭英语拉分,专业有幸高出A区基线一分进入公费生。在研期间还混的不错,很轻松,关键是免修英语不用去为六级点灯熬油。希望你尽量在本科段过了六级。这是当务之急,无论别人说什么,一定要拿下,这是现实,无人能改变。给你介绍点经验,一切围绕课本转,一切跟着大纲跑。哪怕它是胡说八道。考试可不管你爱好什么,擅长什么,伤寒论不会给你带来加分。目前就是一门心思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等拿到证再去研究经典不迟。要想日后过得好有份好的工作一定要现实。
作者: 程省三    时间: 2010-12-23 18:34
佩服!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0-12-23 19:00
。。。。。。
作者: un-hjyt    时间: 2010-12-24 16:15
应物无心神化速。
作者: 城里娃脑    时间: 2010-12-24 16:39
楼主兄弟,搞学术就是要有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希望你经历百折千回之后再回头来看黄师时会有不一样的心境眼界!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0-12-24 16:50
呵呵,年轻人有点愤青很理解,大家都是需要经历的历程,其实很多时候反过来想想,很多事情并不是坏事,比如中医界的造神运动,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但是你造神了,别人信了,信心增加了,中医学子往那个方向努力,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呢,广中医的彭万年老师说的好:“信心比学习伤寒论更重要,你学了伤寒,没信心,不敢用伤寒方又有什么用呢?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努力去学习,学习后努力去用,这样你就容易进步。”中医界现在缺乏的就是对于中医疗效的信心,所以造几个神,我觉得没什么,坦然处之。
    再者,感觉楼主有点误区,觉得那些名中医就是应该什么都懂的,不可能比自己还不懂这些方面,呵呵,你自己在无形中就在神化名中医,我个人认为中医是学不完的,你再厉害的中医都是有自己不会的地方,张仲景时代很多不治之症,现在的医学技术还不一样可以搞定,所以学中医就是你造你的神,我学的我的东西,你的优势我取,你的劣势吗,自己能力不行没有发现,嘿嘿,就是发现了也[s:184]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0-12-24 16:55
标题: Re:Re:回 28楼(xiaozheng) 的帖子
引用第52楼xiaozheng于2010-12-22 21:01发表的 Re:回 28楼(xiaozheng) 的帖子 :


    谢谢回复,说到学院派,没必要刻意去强调,现在没几位不是学院毕业,一些学院毕业的就怕别人说他是学院中医,变着花样把自己打扮成民间医生在整个祖传就以为是真中医了,其实该草包的还是草包。无论什么渠道学成中医不是衡量医技优劣的分水岭,前文你说不是中医世家出身,不是名师高徒,其实更好,有利于培养独立的思考,涉猎面更广,听到的学到的来自方方面面,世家有其优势也有弊端,一条道走到黑的不在少数。有名师指点当然好,但多数还是没那福分。学院是培养中医的最佳场所,中医这点东西在学院所学足以成医。
   你要考研,应当如此,现在本科毕业就失业,即使做了合同工成天还是看别人脸色,不知什么时候被解雇。这不光是中医,多数专业都如此,考研毕业虽比本科强一点还是五十步百步。建议既然学习成绩优秀就一鼓作气拿到博士。那时你的机会会很多,各地引进人才机制还会持续几年,但愿能赶上。
  在学校能做到最好,向你表示敬意。我可不行,本科段中等偏上间晃悠。专业课及格良间打转,优秀和咱不沾边。考研全凭英语拉分,专业有幸高出A区基线一分进入公费生。在研期间还混的不错,很轻松,关键是免修英语不用去为六级点灯熬油。希望你尽量在本科段过了六级。这是当务之急,无论别人说什么,一定要拿下,这是现实,无人能改变。给你介绍点经验,一切围绕课本转,一切跟着大纲跑。哪怕它是胡说八道。考试可不管你爱好什么,擅长什么,伤寒论不会给你带来加分。目前就是一门心思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等拿到证再去研究经典不迟。要想日后过得好有份好的工作一定要现实。
.......

哈哈,我就喜欢标榜自己是学院派,学院派怎么啦,学院派有学院派的优势,民间有民间的好处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0-12-24 16:57
引用第56楼城里娃脑于2010-12-24 16:39发表的 :
楼主兄弟,搞学术就是要有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希望你经历百折千回之后再回头来看黄师时会有不一样的心境眼界!

强烈赞同,看黄师的东西初看起来很通俗易懂,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学的越多,临证越多,感觉黄师的东西实用也越多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0-12-24 17:07
前四届经方班讲义之精华已经出版,书名是:《经方临床运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七期“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专家讲座、查房录像已经出版,书名是《听名师讲经方运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方临床运用(第二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这个貌似第五,第六届经方班的资料,没有见到本书,不是很确定
作者: 小堂    时间: 2010-12-24 18:40
自负自傲自大    好像有一點喔
作者: feifei1133    时间: 2010-12-26 13:00
别人解释不了的就自己琢磨啊,为什么非得问那些所谓的大家,人和人毕竟是不同的个体嘛,东莞中医院的何炎燊就是一个真正自学成材的最好的榜样!
作者: 雍乾    时间: 2010-12-26 15:35
晓冬说的好,小裕说的更好!
作者: andrea    时间: 2010-12-27 18:58
我支持你的质疑精神,抓住问题不放是对的,不迷信也对。你有自己的理论走向,但非常难。
  黄煌老师帮我们解决了最大的临床关,帮我们进入了经方的境域, 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思考就不会那么空洞。说实在的,伤寒之理是多少大家未实现的,沉潜思考,平心静气,不断积淀,真通了再拿出来辩论才是。
作者: 淡泊    时间: 2010-12-27 19:55
读3000遍?张老比以前谦虚多了,人家在八期经方班是背了5000遍的。厉害吧!吹破的牛皮可以分为很多种,此牛或众牛之一也
作者: guilian    时间: 2010-12-27 20:24
顶你,尤其是把像黄师一样的名医的诊疗过程录像发出来,我们就如同跟师一样学习了,我们很期待,不知哪位师傅敢为天下先。
作者: 拈花指月    时间: 2010-12-27 21:49
对于年轻的楼主,后来的中医学习者,我想我们更多的应该是鼓励和赞赏。一个学生,能对中医有这么高的热情,已经是很难得了。“放眼天下,舍我其谁”,这样的心境,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年少无知。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也和这位小兄弟一样。各层贴子,许多面目。可能我们这里的很多人(也包括我),还不如这位后来人。能狂妄时候就狂妄一点,那不是错,即使是错,年轻也是允许犯错的。加油,小兄弟。
作者: 兔宝    时间: 2010-12-28 10:29
加油,努力朝着自己人生方向前进,你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别人,只有做好自己,为中医出一份力.
作者: 黎小裕    时间: 2010-12-28 14:32
标题: 回 67楼(拈花指月) 的帖子
哈哈,确实是自愧不如,从来没有给自己定目标,也没有说非得伤寒,都是觉得那里好玩就看哪里,学哪里,结果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但是还是乐在其中,快乐的学习也不知道是否正确?[s:184]
作者: 莲花    时间: 2011-1-2 19:07
标题: 回 27楼(赤脚) 的帖子
哪位高人,我女儿基本不发热,鼻涕倒难整
作者: andy    时间: 2012-7-31 02:50
标题: 回 阿蒙 的帖子
阿蒙:晓冬,做好自己,响应内心最真切的呼唤就好了
研习经方,乐在其中 (2010-12-20 21:27) 
楼主啊,你不适合在中国啊,你最适合生活在美国,而且最好不要去研究中医,以你的钻研精神,考个西医的博士,然后在西医医院行医,再加上你的中医特长,下一个叶任高院士就是你了。
作者: 夜雨十年灯    时间: 2012-9-2 06:57
[s:183]  [s:183]  [s:180]
作者: hellotian    时间: 2012-9-4 21:52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2594
作者: hellotian    时间: 2012-9-4 21:54
中医之博大,非学贯经书,历经千例,方窥其奥秘
作者: hellotian    时间: 2012-9-6 09:46
送晓东兄8个字:方以立德,园以处世

对于学术你是认真的。我相信你所描述的状况,并非只有你清楚。只是你勇于表达出来罢啦!
不盲从,有自信!

我个人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也是碰到很多问题,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交流!
作者: 汉月    时间: 2012-10-23 19:14
标题: 回 至道 的帖子
至道:兄弟:我承认你有才!其实也没必要评价别人差与好!有本事做好自己就行了。 (2010-12-20 20:47) 
其实我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我参加过08年扶阳论坛,和刚刚举办的方药效量会谈,都是请了一些所谓的专家来讲课,净讲些肤浅的东西,那是传承中医经典呀,纯粹是自我宣传,造势而以,没有一个说真格的,中医自古就保守,何况现在,比如广东中医学院的李某来讲课宣传了她的班,和邓铁涛等等有屁用呀,我们花时间和金钱精力就来听你扯淡来了,我们中医是踏实做学问,认真学习继承中医经典,我们要打到学术上的造神思想,给乱哄哄的讲课之风予以打击,还没治好几个病人就办个班讲讲,天不羞耻
作者: 仲青先生    时间: 2012-11-13 10:43
我想说的是,名医分三种,一种是能讲的,至于能治与否,要打个问号;一种的能治的,但是不能讲;一种是既能治,又能讲。第三种太少太少。一般我们在学术会议上遇到的,要么是讲的非常好的,什么问题都能头头是道的回答(这在以前的学术论坛上常见)。要么是治病救人名气很大,但是讲起来相当一般,与之讨论学术问题来也是马马虎虎,但是与之讨论病情则口沫横飞如有神助(现在的学术论坛多见)。要分别看待。毕竟名医有很多也不是专门搞学术的,你与之讨论某条条文的考证校注,那肯定要失望而归的。
作者: zj3212003    时间: 2012-11-13 13:53
晓东原来是红小鬼啦。顶你,年少时就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值得大大鼓励,不这样就会一代不如一代,又哪来青出于蓝啊,坚持自己的路子!你一定会有很大成就!还有,我觉得你的心智是比较成熟的,超乎你的年龄!
作者: 经方有道    时间: 2014-2-17 07:04
真心实意学习不会忘记,考试学习考完就忘了。九九乘法我们天天在用所以不忘。理论联系实际才有体会,别人的一两句话就会受益匪浅。办法是临证,看书,不齿下问。
作者: xi066    时间: 2016-8-23 00:14
别钻牛角尖,找个好老师虚心待诊,抄方,沉上几年再说,别浮燥。
作者: fjshlwl    时间: 2016-10-4 23:15
我记得在从前读书时的一位老师说:学习中医嘛,不可不问,也不可多问!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