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标题: 黄芪与人参的体质分别---兰洪喜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洪喜1    时间: 2010-9-16 17:14
标题: 黄芪与人参的体质分别---兰洪喜
本人帖子全为原创,只限本论坛使用,谢绝转载,谢谢
黄芪棒状,稍带木质,皮部黄白疏松
功效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较疏松;黄色质硬而韧富粉性,
简单的讲,黄芪因产地不同,外观色淡黄,暗黄,浅黄,
按之松软,粗细均匀 ,皮部白黄而疏松
总之黄芪的性状一
观之色黄而外表光滑,按之是胖胖的,松松软软的
这个是大家所熟习的,也不必引经据典的论述了,简简单单,一看便知
就高血压来讲,很多类型高血压的用清肝经的办法,是没有疗效的
而有的病人用了含黄芪的经方后,如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压会快速下降至正常范围,而且反复的几率很小。
而有的病人用了无效或者加重,明明感觉辩证的相当好,就是时效时不效,甚至于有副作用,是不是辩证错误呢。
若是从体质上,就比较简单了
病人进门之后,一看皮肤色黄,肌肉丰满,简单的说就是个皮肤黄色的胖子。也就是尊荣人,那么用黄芪是安全的是有效地,退一万步讲,最多是无效,而不至于有副作用,相对是安全的。
如果是干干瘦瘦的,用黄芪之后会有很多变证,有的网友是有感受的,干瘦的家人用了黄芪以后流鼻血,而且不容易止血,很是惊慌失措。
黄师总结
黄芪体质”: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
简单总结就病人的体质是黄,胖,软。
而黄芪的观感及手感也是黄,胖,软。
关于黄芪别不多说,现在讲 下一话题。
人参
 人参外观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
简单的讲,
人参外观色灰黄,皱纹多,比较的细弱,
人参体质的病人也是如此,很瘦弱,面部及身上皱纹很多,比较干瘦。
慢性病,消耗性疾病的病人非常多见
黄师治疗肿瘤病人,消瘦多用炙甘草,麦门冬,都属于人参体质。
(多说一句,疣状突起,与肿瘤是否有内在联系呢?)
同理,心律失常的病人,消瘦,有人参外貌的用炙甘草是合适的
而皮肤黄的胖子,也就是尊荣人用炙甘草,那相对多是无效的,
再比如都是失血之后,年龄,性别都一样,感觉很虚弱,需要进食补益气血类药物,处方应该大同小异。但是体质不同,处方是不应该相同的。
一个干干巴巴,黑瘦,一个皮肤黄色大腹便便的尊荣人,处方就绝对不可能一样,黑瘦满是皱纹的,用了黄芪,诸多不适,黄皮肤的尊荣人用了人参,也可能是无效,
应该干瘦黑黄的,满是皱纹的失血家,八珍汤,人参第一味药,人参为主
皮肤黄而光滑,肌肉松软的尊荣人,治疗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第一味药,黄芪为主。
纵观伤寒论。没有黄芪和人参同用的方子,虽然当时没有体质的概念,但是人参黄芪的使用,的确是有其适应症的。而不是虚证混用。
本人文采不好
写了一下午,欢迎指正批评,批评也是进步,请多多指教哦,呵呵。
还有别的体质与药物。。。。。。。。。
住段时间再写吧。。。。。。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0-9-16 18:33
[s:112]  若有一个体质跟药物对不上号    会不会就表示这种说法有猜的嫌疑了。。。
作者: jtlzl18    时间: 2010-9-16 18:37
真是别开生面,  从黄芪, 人参的长相, 联系到这两种人体貌之相似来阐述体质学说形象生动, 好学, 好用.
  

     楼主辛苦了一个下午!  十分感 谢!
作者: 珍妮    时间: 2010-9-16 20:00
老師的體質研究,已達到爐火純青
在臨床運用,既簡單又安全,尤其是像我這樣經驗仍淺的中醫,非常得益.
以前總覺得黃奇難用,氣短乏力,用後時效時不效,現在可先用體質鑑別.
作者: 黄煌    时间: 2010-9-16 20:02
巧思!易记!兰洪喜极具想象力!
作者: 傷寒    时间: 2010-9-16 20:06
描述的很好。從中也能看出這兩位藥的性能的痕跡。乾瘦的人體適合甘草;尊榮人適合黃芪,黃芪桂枝五物湯裏面恰好沒有甘草。可見仲圣用藥的精准啊。
作者: 冰虹    时间: 2010-9-16 20:51
又进步了一点,谢谢!
作者: orien    时间: 2010-9-16 21:03
黄芪确实比较难用,但以体质为准,命中率还是很高的.
关于人参体质的描述,还可以参照黄师弟子庄严相关文章.
作者: 槐杏    时间: 2010-9-16 21:05
学习了
作者: skw    时间: 2010-9-16 21:29
佩服楼主的洞察力,细腻的文笔,厉害。
作者: 老螺    时间: 2010-9-16 21:30
有所得
作者: skw    时间: 2010-9-16 21:32
临床上人参并不多用,不知楼主所言人参与临床中哪类参近似?或楼主平时多用人参?
作者: 木子长大    时间: 2010-9-16 23:11
学习!
作者: xsun    时间: 2010-9-17 01:24
兰老师的体质学说非常好用,临床效果大大提高。
作者: lcyiu    时间: 2010-9-17 07:07
学习!
作者: 龙志勇    时间: 2010-9-17 07:24
真真的太好了!
谢谢兰老师
作者: 兰洪喜1    时间: 2010-9-17 07:51
各位还要不要继续看呢、、
各大体质都有描述






嘿嘿。。。。。。。。。。。。
作者: zwwx    时间: 2010-9-17 08:44
鼓掌
作者: 经方永辉    时间: 2010-9-17 09:37
好好学习
作者: ccshi    时间: 2010-9-17 11:19
谢谢兰老师分享!我要努力把老师的东西转为自己的:黄芪像个胖子,看起来黄黄地、胖胖地,摸起来肉肉地;人参像个干老头,又老又皱又黑又瘦;甘草干瘦又欠皱。请各位老师斧正,谢谢!
作者: xsun    时间: 2010-9-17 11:56
期待兰老师继续各大体质的描述。
作者: 微尘    时间: 2010-9-18 10:25
谢谢楼主!真是长见识了!
作者: 王晓军    时间: 2010-9-18 18:20
兰先生的帖子给人以启发,顶一个!见您每于大柴胡汤中合用黄芪,若从黄师的体质论则令人难解,因黄芪体质多为松软质,一如裹水的皮囊,属虚体;而大柴胡汤体质颈短肩宽腹部充实心下有抵抗按之疼痛大便干,肌肉坚紧,属实体,请教您您用这种组合的思路是什么呢?是效法寒温并用而补泻同施吗?
作者: 兰洪喜1    时间: 2010-9-18 22:41
我的意见,胖国字脸颈短整体粗短就是大柴胡体质
但有这个体型的人很多
有的也兼有无力黄胖的黄芪体质
有是证用是药
既有大柴胡体质又有黄芪体质表现
也就是复合体质
故合用之
作者: 兰洪喜1    时间: 2010-9-19 15:36
已经回答王版主的问题
作者: 王晓军    时间: 2010-9-19 17:52
谢谢兰先生的答复,受教。
作者: liuliangdkj    时间: 2010-10-15 09:37
学习了   谢谢版主
作者: 至道    时间: 2010-10-15 09:47
拜读!学习!
作者: 徐樱洮    时间: 2010-10-25 13:40
很想说点什么又不知怎说总之一句话学习了
作者: 嘟嘟    时间: 2010-11-7 10:10
兰老师各位都在期待您的下文呢
作者: RongCao    时间: 2010-11-16 16:59
请问兰兄在青岛看诊吗? 可否将您看诊的时间和医院(诊所)寄给我?因我父母在青岛住,想要推荐他们去你那里看诊。谢谢!我的邮箱是roncao@yahoo.com
作者: lony    时间: 2010-12-5 10:16
佩服楼主的洞察力,细腻的文笔,厉害。
作者: 渊博    时间: 2010-12-7 15:42
凡事不能绝对化,临证综合参之。我就用参芪真武汤(陈瑞春老先生常用)治疗心衰取得良效!
作者: 沙丘沙    时间: 2010-12-12 14:23
兰兄论体质、药物,已入意像思维之门,学习敬仰!
作者: gefeng    时间: 2011-1-17 11:30
期待,谢谢
作者: 伤寒学人    时间: 2011-1-21 18:01
大柴胡体质总结的真好,确实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人,阳热炽盛,大便干!
黄教授的体质学说确是开千古未有之局面,决在伤寒方中,未出仲圣意外!
作者: 刘赟    时间: 2011-1-22 22:28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
作者: niyunjiu    时间: 2011-4-15 17:59
黄芪体质和半夏体质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 ljw8713    时间: 2011-4-16 19:52
学习啦!!!!!![s:184]
作者: 小潘    时间: 2011-4-19 16:33
兰老师,文笔很好,体质思维语言明了,非常受教,谢谢
作者: chenhongchun    时间: 2011-4-28 11:57
兰师厉害
作者: 李晓旭的    时间: 2011-6-16 21:21
真是别开生面,  从黄芪, 人参的长相, 联系到这两种人体貌之相似来阐述体质学说形象生动, 好学, 好用.
作者: guosl    时间: 2011-6-23 10:06
我是典型的桂枝体质,夏天下身汗多俱风,服用黄芪精近一月无效果,今天才知道原来我这种体质的人是不适合用黄芪的,但不知道兰老师如何用人参呢?饮片泡水喝?家里有花旗参,可否使用?
作者: 桂清    时间: 2011-6-23 11:16
很受启发!
作者: wojiaocxq    时间: 2011-11-11 09:09
学习了,期待您很多相关文章
作者: 江河海    时间: 2011-11-12 16:39
有包括兰老师在内的老师的指导,临床水平会有所进步的。
作者: WJHYJSM    时间: 2011-11-14 13:57
期待下一好贴
作者: lony    时间: 2011-11-14 17:17
真是别开生面,
作者: 甲骨文    时间: 2011-11-14 18:19
继续期待好文章
作者: zhangyin    时间: 2011-11-14 19:50
标题: 回 楼主(兰洪喜1) 的帖子
补中益气汤?
作者: rst39583    时间: 2011-11-14 21:14
期待好经验
作者: ssdd    时间: 2011-11-14 21:49
要继续看、、
作者: dayangyang    时间: 2011-11-14 21:53
都一年了,盼望有关其他体质的描述,也有这样精彩论述。
作者: 山西马志坚    时间: 2011-11-14 22:02
很实用,谢谢!
作者: 附桂理中汤    时间: 2011-12-24 20:22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口耳相传吧?相见恨晚。期待下文。
作者: 风雷益    时间: 2012-1-26 21:38
兰老师各位都在期待您的下文呢
作者: 菩提路    时间: 2012-2-8 21:36
谢谢老师,精彩极了
作者: 黑眼睛    时间: 2012-3-8 05:35
学习了
作者: mmm383    时间: 2012-4-1 22:39
期待好经验
作者: 曹德田    时间: 2012-4-2 11:00
继续讲其他体质真好
作者: xbxb    时间: 2012-4-11 11:29
本人黄瘦,多年来试过用黄芪多次,用后多有胸闷痰多的问题,用党参无胸闷仅有少许痰,一直觉得是方剂配伍问题或是本人本有痰的问题。现在看来,从体质这一视角看也是一个问题。谢了!
作者: 医郎    时间: 2012-4-12 21:58
谢谢分享
作者: hxh0885    时间: 2012-4-21 20:55
学习了
作者: fgfgfgfgsg    时间: 2012-4-22 15:35
以形补形,兰老师说得很有道理,给人以直观教诲,谢谢。
作者: yinwenjie123    时间: 2012-7-25 19:52
期待下文。
作者: li010203    时间: 2012-7-26 10:43

作者: 自在观中医    时间: 2012-7-26 11:58
类比,推理!
作者: sldoll    时间: 2012-7-26 17:34
我公公从后腰到后腿总感到又麻又胀,另外太阳穴位置会刺痛, 前额发闷, 找了好多中医吃了好多药都解决不了问题, 本人刚刚学习,查了好久只找到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血痹的,可是我不敢用,因为我公公就是又干又瘦的,今年84岁了,各位前辈可否指点一下[s:182]
作者: 笑看落花    时间: 2012-7-26 18:37
兰老师辛苦了。谢谢!期待后续美文。
作者: lwj000163    时间: 2012-8-15 12:59
[s:184]  [s:184]  [s:184]
作者: 哈根    时间: 2012-8-16 20:08
喜欢看兰老师的帖子,受益匪浅。希望看到更多的验案,谢谢。
作者: 王汉堂    时间: 2012-8-21 20:12
取类比象,学习了~
作者: 经方感悟    时间: 2012-10-7 21:41
我多次买黄芪配名师名方,无效。感觉黄芪与我无缘。我瘦弱严重想补气,呵呵加黄芪,量多就不适。而多次不同期用还是不适补个气还无效真费解。怀疑黄芪是假药呵呵。而党参有段时间大显神效。特感激党参在一段时间的陪伴。人参用过几次太贵,但没不适也没显特效。现在以赵师观点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
作者: wqpzm    时间: 2012-10-12 10:23
黄芪体质与五苓体质很象?
作者: 经方感悟    时间: 2012-10-19 08:24
山东赵师,顶。
作者: sanliusu    时间: 2012-10-19 10:34
真真的好文,期待续集!
作者: 感恩的心心    时间: 2013-6-26 10:40
谢谢老师,精彩极了
作者: Albarto1688    时间: 2013-6-26 16:03
辛苦了!多謝心得分享!!
作者: 云中楼阁    时间: 2013-6-28 18:11
受教,下次注意了!
作者: 乐在医中    时间: 2014-10-19 21:17
引用ccshi2010-9-17 11:1919
谢谢兰老师分享!我要努力把老师的东西转为自己的:黄芪像个胖子,看起来黄黄地、胖胖地,摸起来肉肉地;人参像个干老头,又老又皱又黑又瘦;甘草干瘦又欠皱。请各位老师斧正,谢谢!
作者: 雪域太阳    时间: 2016-4-16 22:38
标题: RE: 黄芪与人参的体质分别---兰洪喜
sldoll 发表于 2012-7-26 17:34
我公公从后腰到后腿总感到又麻又胀,另外太阳穴位置会刺痛, 前额发闷, 找了好多中医吃了好多药都解决不了问 ...

可否考虑使用桂枝加人参汤呢?黄芪用于黄胖,人参则是用于干瘦的。
作者: pantsing2015    时间: 2016-4-22 15:07
大量级别的言论,好好学习了
作者: 小魚仙子    时间: 2016-4-23 08:17
精釆生動,意趣無窮。
作者: 劳动人民    时间: 2016-5-6 23:29
当年胡适糖尿病并发肾病快死了,找的北平外号“陆黄芪”的陆仲安开的就是黄芪方治愈了。但胡适怎么看也不像黄芪体质,桂枝倒是多些。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5-7 09:28
关于体质,体型辩证,还要继续验证。。。
作者: 无量山人    时间: 2016-7-14 10:45
唯有黄芪体质特征明显。
作者: 萧琼    时间: 2016-9-8 08:25
标题: RE: 黄芪与人参的体质分别---兰洪喜
请问版主,黄芪体质的人如果见到腹脘涨痛,该如何处理。
用腹胀不宜用黄芪,但是黄胖有水的体质又适合黄芪???
作者: 雪域太阳    时间: 2016-9-19 08:15
标题: RE: 黄芪与人参的体质分别---兰洪喜
本帖最后由 雪域太阳 于 2016-9-19 16:45 编辑

    我想楼主老师对黄芪体质药证总结的还是不够的,只能说黄芪多用于胖人命中率较高,但瘦人不能用似乎绝对,《金匮要略》里面的黄芪建中汤,条文中说“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虚劳诸不足,很明显是要消瘦的。由此推断黄芪也是可以用于瘦人的。后世许多名方如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归脾汤都是参芪同用。当年陆仲安给胡适治疗糖尿病肾病,就是大剂量的参芪同用(党参、黄芪),黄芪建中汤用于胃病较多,得病时,食欲有没有影响?所以很想和大家从方证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情况下瘦人用黄芪?用多少比较合适?所以很想和大家从方证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情况下瘦人用黄芪?用多少比较合适?黄芪与人参(包括党参)同用?反推之,既然黄芪可以用于瘦人,那么人参(包括党参)是不是绝对不能用于胖人,如果可以,什么情况下用,希望大家给予指导。
作者: 何氏中医诊所    时间: 2016-9-19 14:50
人生黄芪合用确实是后世出来的方子
作者: 雪域太阳    时间: 2016-9-19 15:45
标题: RE: 黄芪与人参的体质分别---兰洪喜
何氏中医诊所 发表于 2016-9-19 14:50
人生黄芪合用确实是后世出来的方子

见上文,没有回答核心问题
作者: 灵猿    时间: 2016-10-6 17:49
本帖最后由 灵猿 于 2016-10-6 17:51 编辑

个人感觉黄芪证可用人参,人参症不一定能用黄芪,关键在一个“动”字,黄芪补脾,抑制胃酸,减少胃肠蠕动,人参健脾,能动肠胃。我临床用黄芪建中汤都加参,瘦人的话胃肠动力好的可用黄芪,但用量大时要配伍理气行血药,瘦人动力不好或胃液不足的用参不用芪。
作者: wx_lP790v0o    时间: 2019-9-9 14:39
标题: RE: 黄芪与人参的体质分别---兰洪喜
兰洪喜1 发表于 2010-9-17 07:51
各位还要不要继续看呢、、
各大体质都有描述

期待楼主分享,真心谢谢你使我重新认识了体质的辨认

作者: wx_lP790v0o    时间: 2019-9-9 14:42
标题: RE: 黄芪与人参的体质分别---兰洪喜
ccshi 发表于 2010-9-17 11:19
谢谢兰老师分享!我要努力把老师的东西转为自己的:黄芪像个胖子,看起来黄黄地、胖胖地,摸起来肉肉地;人 ...

厉害

作者: 何承华    时间: 2019-9-15 15:57
黄芪体质和人生体质
作者: 柔情    时间: 2022-9-21 10:54
长见识了!

作者: 真诚中原    时间: 2023-4-22 10:26
好案学习了
作者: hejifeng    时间: 2023-9-6 10:02
复合体质在临床多见,请兰兄赐教




欢迎光临 经方医学论坛 -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 (https://www.hhjfsl.com/bbs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