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734|回复: 31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7-7-9 18: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7-7-9 21:28 编辑

  康平本《伤寒论》,以在正文中嵌注和旁注的形式行文,很像更接近《伤寒论》原貌,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有学者便认为,康平本《伤寒论》之嵌注和旁注,是后人所加。但若进一步推敲,则感觉问题很多。试举例如下:
  例一
  康平本:“大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旁注“此无阳也”,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把旁注“此无阳也”去掉,则为“大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此“不可大发汗”,不是仲景法。因为《伤寒论》凡发汗方,不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都是“覆取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流离”。若大发汗,“如水流离,病必不除”,甚或“汗多亡阳,遂虚”。在桂枝二越婢一汤方之前的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等方的服法,都是“将息如前法”(桂枝汤法)“覆取微似汗”,而桂枝二越婢一汤的服法,却没有“覆取微似汗、将息如前法”。在桂枝二越婢一汤方之后的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麻黄汤等方的服法,又有了“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桂枝二越婢一汤方的服法没有“覆取微似汗”,那这个方就不是攻表之方,而且“大发汗”不是仲景法。那么旁注“此无阳也”,就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更可信。如宋本《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例二
  康平本:“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嵌注“大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之为逆”,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旁注“当解之,薰之”,嵌注“若发汗不彻,不足,阳气怫郁”不得越,嵌注“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旁注“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嵌注“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若把嵌注、旁注等去掉,则为“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不得越,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此句“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如此可以小发汗”,又错了。“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怎么“可以小发汗”呢?那么嵌注“大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就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更可信。如宋本《伤寒论》原文:“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例三
  康平本:“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旁注“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若把旁注去掉,则为“伤寒阳脉涩阴脉弦,□□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阳脉涩阴脉弦,为什么先与小建中汤?晕。去掉旁注,则无法认知为什么先与小建中汤?那么旁注,就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通顺无疑。如宋本《伤寒论》原文:“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例四
  康平本:“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嵌注“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若把嵌注去掉,则为“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胸胁满而呕,为什么会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又为什么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全然无知。那么嵌注就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无问题。如宋本《伤寒论》原文:“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例五
  康平本:“大阳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嵌注“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发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鞭,嵌入注“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气下流故也,其人足心必热。”若把嵌注去掉,则为“大阳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故其发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鞭,大便已,头卓然而痛,气下流故也,其人足心必热。”如此,全然读不出什么意思?此条文这么写,意义何在?只有加上嵌注,才能读出文义。那么嵌注就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无问题。如宋本《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一作二日内烧瓦熨背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例六
  康平本:“大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旁注“失其常度,两相薰灼”,血气流溢,其身必发黄,嵌注“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大便鞭,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嵌注“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若把旁注和嵌注去掉,则为“大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其身必发黄,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如此这般,不论生死,其意义何在呢?而且“阴虚则大便鞭”,与《伤寒论》思想不符。《伤寒论》曰大便鞭不是阴虚,而是“阳绝于里,亡津液”。只有加上嵌注,此条才有意义。那么嵌注就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无问题。如宋本《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例七
  康平本:“大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嵌注“所以然者,以大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若把嵌注去掉,则为“大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此条表证仍在,与抵当汤,不怕引表邪入里,出现逆变之证吗?只有加上嵌注,才可明白表邪“以太阳病六七日随其经尽”而入里了,此为瘀热在里,无表证了,故抵当汤主之。“所以然者”,也是仲景习惯用语,如“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所以,此条嵌注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无疑义。如宋本《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例八
  康平本:“心下痞,按之濡,其脉旁注“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若去掉旁注,则为“心下痞,按之濡,其脉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其脉浮者,经曰“浮为在外”,怎么能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呢?只有加上旁注“关上”,才符合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所以这个“关上”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无问题。如宋本《伤寒论》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例九
  康平本:“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怵惕而不安,微喘直视,旁注“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潮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嵌注“若一服利,则止后服。”若去掉旁注,则为“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怵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此条“微喘、直视谵语”,敢与大承气汤吗?这可是阴阳俱虚竭之濒危证,敢攻吗?经曰“直视谵语、喘满者死”。因而,只有加上旁注,才可知能不能攻下。所以,这个旁注,不是后人所加,而是作者所加。宋本《伤寒论》此条没有问题。如宋本《伤寒论》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一云顺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以上条文中的嵌注和旁注,除非医者亲历,才能写得如此清晰。所以,怀疑是后人所加,不大能站得住脚。如果真是后人所加,那么这个后人的水平不亚于张仲景,没有加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2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鼓励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关于《伤寒论》中的甜药
下一篇:关于《伤寒论》的一些小考据

8

主题

1815

积分

567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15
发表于 2017-7-9 19:36:46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的文章要慢慢读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7-7-9 20: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下心 发表于 2017-7-9 19:36
李老师的文章要慢慢读 谢谢!

是的,要慢慢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7-7-9 20: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50

积分

5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0
发表于 2017-7-9 20: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9 21: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六中的“阴虚则大便鞕”,我看到的康平本是“阴虚则小便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发表于 2017-7-9 21: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20-5-2 16:17 编辑

除非真正考古发掘所得。任何近代冒出来的所谓新《伤寒论》或变异,都宜先看伪。
尤其是当某段时间出现多种新版本的时候,更加应当看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90

积分

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0
发表于 2017-7-9 22: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蛋里挑骨头,如果按楼主的说法,《伤寒论》就没法读了,因为整本书用语都很简略,语焉不详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才有后人那么多注解伤寒论的。
另外:要有逻辑,后人加的东西 不等于 错的东西,也不等于 正确的东西。
医学是科学,一切都要回归临床。
后人加的可能有的正确有的错误,符合临床的则用之,不符合的则弃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看过《康平伤寒论》,再对照《胡希恕讲伤寒》,(不知道胡老见过此版本没),感觉胡老的讲法和康平版非常接近。
例如:就楼主列的第一条,桂枝二越婢一,胡老直接就把它列为“小发汗方”。另外,对于此条,包括刘渡舟和郝万山讲伤寒,也都是列为“小发汗方”,正好和康平版对应。
(三个小汗方,另外还有桂枝麻黄各半,桂枝二麻黄一)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23: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7-7-10 00:06 编辑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是可以发汗。发汗就是覆被令微汗出。不过,经文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可不可以小发汗,就不是谁说可以就可以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方证原文没有说“将息如桂枝汤法(覆取微似汗)”,而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和桂枝二麻黄一汤方证都有“将息如桂枝汤法”。这是因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为脉微缓,面色反有热色(面无热色则为欲愈),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为脉微弱,比桂枝麻黄各半汤证脉还要弱一些,而且面色无热色,这就是“此无阳”,不可发汗。
读经典就得这样读,不能人云亦云。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06: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laoqizzz 发表于 2017-7-9 22:55
鸡蛋里挑骨头,如果按楼主的说法,《伤寒论》就没法读了,因为整本书用语都很简略,语焉不详的地方太多了, ...

“整本书用语都很简略”吗,12条简略吗,23条简略吗,29条简略吗,35条简略吗,48条简略吗,不简略的条文多了。
把整部《伤寒论》读熟了,就能从不简略的条文中,悟出简略的条文之含义。桂枝二越婢一汤条文,不算简略的条文。“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提示了脉微弱是表热入里,此无阳是面色不赤,不是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之“脉微缓而面色反有热色”,所以明确告诫“不可发汗”,就是告诫医者不要把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和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及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混同一样。此条无阳,那两条有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7-7-10 21: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版本都并非[原汁原味]

历史使然,

何不先读<内经>?

读完便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7-7-10 2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内经>都不读,

怎好意思称[中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7-7-11 19: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xychen 发表于 2017-7-10 21:20
若都不读,

怎好意思称[中医]呢?

同意。学内经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用时刻提醒自己,这些不一定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7-7-12 21: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然不及汤 发表于 2017-7-11 19:21
同意。学内经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用时刻提醒自己,这些不一定是真的。

[s:188][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发表于 2017-7-12 21: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12 21:36 编辑
然不及汤 发表于 2017-7-11 19:21
同意。学内经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用时刻提醒自己,这些不一定是真的。

学内经 也要时时提醒自己   可能不是古经

哪天挖坟的不小心挖出一部《黄帝内经》,中医界恐怕也要天下大乱。嘴仗满天下,不信等着瞧。很多人大概要陷入从古还是从今的两难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积分

15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7-7-12 2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容以学 发表于 2017-7-12 21:30
学内经 也要时时提醒自己   可能不是古经

哪天挖坟的不小心挖出一部《黄帝内经》,中医界恐怕也要天下大 ...

目下中医之大厦,内经其基座也,私议基座之虚实,大厦未倾而人心动摇,一哄而散,汝其罪人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发表于 2017-7-12 22: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12 22:36 编辑
然不及汤 发表于 2017-7-12 21:50
目下中医之大厦,内经其基座也,私议基座之虚实,大厦未倾而人心动摇,一哄而散,汝其罪人乎
...

死生之道,不唯虚,只唯实。名重于实乎?

不靠忽悠靠疗效。


《素问》运气七篇或是王冰增入,又自以为是了多少?

王冰明言《刺法论》和《本病论》已亡失。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用《黄帝素问》11条,全不见今本《素问》,何故?

宋 林亿等人又明言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再自以为是了多少?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明显的六朝逻辑、文风,何故?

隋《病源》很多引用同今《素问》,但云出自《养生方》,不云出自《素问》,何故?

敢问信得几成真古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13 10: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容以学 发表于 2017-7-12 22:05
死生之道,不唯虚,只唯实。名重于实乎?

不靠忽悠靠疗效。

可惜大多数中医并不重视中医史和文献考据这么一本万利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039

积分

1836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9
发表于 2017-7-13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容以学 于 2017-7-13 11:07 编辑

早有科技史学者感慨,中国真正的医学史只在史家小圈子中传播,中医界人士却多是津津乐道各类神话、传说、奇闻的史盲。也难怪,这些偏门的学术,若没有一些学术出版基金的支持,写了书都是出不了的。就算出了,又有几人有心买来看?(因为量少图多,一般定价也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90

积分

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0
发表于 2017-7-14 09:01:06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然不及汤 发表于 2017-7-12 21:50
目下中医之大厦,内经其基座也,私议基座之虚实,大厦未倾而人心动摇,一哄而散,汝其罪人乎
...

《灵枢》也是从高丽换回来的,究竟有没有错谁也不知道。关键问题在于,古人认识世界的这一套方法没有传承下来,所以今天的研究者没办法从根本上去研究它。例如,古人如何发现经络的?是通过内视吗?那么今天是否也能通过内视去重现它?没有这些东西,中医这基础理论就始终如同空中楼阁一样随时可以倒,但是,如果要重建基础,那么现在这些掌握话语权的中医人士会怎样呢?无论如何,他们也会将这些延续下去。反观西方,它的科学就是不断的否定过去中发展,一开始的地心说,到日心说,到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到量子力学……有错的才有生命力,一个没错的东西就永不可能再发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90

积分

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0
发表于 2017-7-14 09:03:53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容以学 发表于 2017-7-12 22:05
死生之道,不唯虚,只唯实。名重于实乎?

不靠忽悠靠疗效。

这个厉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7-7-14 10: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7-7-14 10:13 编辑
laoqizzz 发表于 2017-7-14 09:01
《灵枢》也是从高丽换回来的,究竟有没有错谁也不知道。关键问题在于,古人认识世界的这一套方法没有传承 ...

科学最要紧的是怀疑,前人是肩膀,后人可站得更高,看似推翻了前人,却是对前人最大的尊重,因为后继有人;宗教最要紧的是信仰,越古老越神圣,一代不如一代,而且很自觉地做到一代不如一代,看似尊重古人,其实是侮辱古人,因为其无后乎。
我们的主流中医人,可不就是宗教信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3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93
发表于 2017-7-15 10: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二越脾一不温覆就不是发汗方,是利尿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7-9-3 16: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病人都没看好几个,

看好了再说话

[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7-9-19 21: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8

积分

106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98
发表于 2017-9-21 20: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冢敬节的《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就是以“康平本”为底本的,还有考证专文和影印的抄本。

叶橘泉刊行的《古本康平伤寒论》,陆渊雷在序中说,伤寒论的版本以康平本为最佳。

个人以为赵刻本(刘校本),康平本(上二种),康治本,三种合看对理解原文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7-11-20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xychen 发表于 2017-9-3 16:13
连病人都没看好几个,

看好了再说话

连病人都没看好几个,

看好了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8-6-8 0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1_12:}{:1_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

积分

56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8-6-8 20: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平本康治本,就是两种节本,或者说是“小抄”,价值不大(至少和宋赵刘本比,简直就是萤虫方天了);桂林本等民国三古本,更类似于重整修订本,其中桂林本整理得不错,但显然不是仲景原文(或者说得客气点,至少是增添了后人观点),比如桂林本的四逆汤全加人参,用人参补阳,这显然是后世人参从性微寒向性热的转变(或者说,现在以东北参为代表的人参未必是本经仲景时期的人参了)后的用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

积分

56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8-6-8 20: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康平本伤寒论探疑

容以学 发表于 2017-7-12 21:30
学内经 也要时时提醒自己   可能不是古经

哪天挖坟的不小心挖出一部《黄帝内经》,中医界恐怕也要天下大 ...

任长秋讲内经,前面绪论基本上把内经的写作年代讨论了一番,可以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9-12-16 16:15:5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然不及汤 发表于 2017-7-11 19:21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哈哈哈,内经是个大“杂烩”,汇众学说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9-12-16 16:18:04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容以学 发表于 2017-7-13 10:55
早有科技史学者感慨,中国真正的医学史只在史家小圈子中传播,中医界人士却多是津津乐道各类神话、传说、奇 ...

你说了一个秘密,会得罪人的。专家喜欢讲中医是文化,是有原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9 09:43 , Processed in 0.12967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