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06|回复: 4

补发:陷胸汤与陷肝汤

[复制链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11-11-27 2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陷胸汤与陷肝汤


  陷胸汤是治疗外证(表证)早下或大下而邪陷手厥阴心包(膻中-胸腺)者,而麻黄升麻汤汤是邪陷足厥阴肝经,可名“陷肝汤”!
  只要阅读桂林本《伤寒杂病论》就可知晓,通行本有错误,不完整!拙作有详细的解释。
    大陷胸汤证,实际上才是真正的邪气由表(论中云太阳)而陷厥阴心包(胸,就是膻中)”的病证!所以名“陷胸”者,因为,三阴三阳的传变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误治使邪气不历三阳和太阴、少阴,而直接达于最后的“厥阴”,故名“陷”也!
也就是说因为“早下”、“误下”而伤中,而引邪从表(论中云太阳)陷厥阴,如论云:“何谓结胸师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于里,因作结胸。”又云:“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上面是邪气由表而陷厥阴心包,是谓“陷胸”,而如果邪气由表而陷厥阴肝,则为 “麻黄升麻汤”证,因此也可以命名为“陷肝汤”,“麻黄升麻汤”证其结构如下:
1、麻黄、桂枝、甘草、白芍,“麻黄汤”以解表;去杏仁之利,加白芍之收,以有“下利”故;
2、干姜、白术、炙甘草,理中汤以温中寒,以大下伤中故;去人参者,无渴故去人参;
3、玉竹、天冬、知母,滋阴润燥;黄芩、石膏,清热;
4、升麻、甘草、当归,阳毒升麻汤部分,散火解毒,养血祛脓;
5、茯苓,使阳不伤阴,阴不伤阳;

      不过,关于“麻黄升麻汤”证,历来中医界争论很大,以为方庞杂无序,包括柯韵伯等名家都持否定态度。但是从《小品方》、《千金方》(剂量不同,麻黄、知母、黄芩及玉竹各二两,余各三两,似乎较合适)等典籍看,此方属于仲景方无疑,关键是“方证不相应”!直到桂林本《伤寒杂病论》出世,疑惑才有可能被揭开!桂林本《伤寒杂病论》此段与通行本不一样: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人参附子汤主之;不差,复以人参干姜汤与之。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麻黄升麻汤主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如果已经“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者”而尚用许多苦寒之品以及解表的麻黄,与理的确不合,而用上面的“人参附子汤”和“人参干姜汤”是吻合的。
      那么,后世不是有一些医家成功运用通行本“麻黄升麻汤”的吗?这的确不错,但是症状有相同(上有咽痛或唾脓血,下有泄利),而“脉象”大不同。我们从各种报道的资料上看,脉象要么“沉细数”为主,要么“寸部浮滑,而尺部沉”,都是既有蕴热,又有脾(实际为中)虚,脉象“沉细数”者,已经伤阴。而“寸部浮滑,而尺部沉”,应当才是真正而典型的“大下后”而“邪由表而逆陷厥阴(并伤中)”的“麻黄升麻汤”证;而若“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者”,则邪热经内而已经出,但是在经历的过程中,邪热大伤阴,大下药又伤中阳并伤原阳——下部脉不至,故此当以人参补阴为主,加附子干姜以补中、原阳气。而“咽喉不利,唾脓血”,浅者只伤“厥阴”,故用“升麻、当归、甘草”以升阳散火、解毒止血;重者,用“半夏、柏叶、阿胶”以引阳下热,凉血止血;而最重者,已经没有“热象”,乃是“心阳”大败(故更加难治疗)而失血矣,故用“桂枝、炙甘草”以“温心而摄血”!
而桂林本的“麻黄升麻汤”则仅仅由“麻黄、升麻、知母、黄芩、桂枝、白术、炙甘草”(姑名麻黄知母汤)构成,为什么呢?
本条用“伤寒”二字冠首,以着重说明该病证始于伤寒表证;“本自寒下”是言病人素有虚寒在里、在下(即素体脾虚或中虚),而医者误用吐、下之法,吐则易升而下则易陷,使邪热缭乱,就会形成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形成格拒之势,邪热在表中之间,而脾(与中)因为邪热而寒反不甚,故用“麻黄知母汤”(为示区别于通行本而更名),因为中寒不甚,故不用干姜,而用黄芩、桂枝交通上下、清表温中(上面已经分析过);而如果邪热内陷于中,形成寒热互杂,脾胃升降失调之格拒证,则当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因此“麻黄知母汤”与“麻黄升麻汤”的关系,就象“人参附子汤”和“人参干姜汤”的关系一样,病势有轻重的差别;而它们之间的状态就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邪热不在表也未出里,只在中!于是从这我们便可以知晓病势的发展过程:
麻黄知母汤→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人参附子汤→人参干姜汤
即表有邪热(无论伤寒还是瘟病)而中气(乃至原气)虚寒(无论本有还是误吐下、大下而致)者,皆可用“麻黄升麻汤”化裁,近人邢锡波先生即谓,临床上热性病和传染病末期(邪未净而中已伤,津液亦伤),“麻黄升麻汤”证并不少见,并举例运用而治疗传染病“猩红热”!而若格拒(食入口即吐),尚好治疗;如若“下部脉不至,泄利(恐有见血之灾)不止者”者,已经“难治”矣!邪虽似尽而“正气”亦涣散,只可“人参附子汤”乃至“人参干姜汤”为用!!
当然,桂林本的“麻黄升麻汤”可能是错误的,这是后世仲景儿孙看原来的“麻黄升麻汤”药物有些“杂乱无章”(后世不少名家都如此认识!)故而将其简化!这种情况在桂林本《伤寒杂病论》中还有“鳖甲煎丸”(仅仅鳖甲、柴胡、黄芩、大黄、牡丹、蟅虫、阿胶七味)和“桂枝芍药知母汤”(仅仅四味,另外为甘草)等!而同样药物复杂的“主虚劳,风气百疾”的“薯蓣丸”干脆就给删除了!
综合对比一下:
而同样邪气由表经“太阳”而“逆经”陷入“手厥阴心包(膻中)”,轻者,表邪未尽,当用“桂枝柴胡(生姜)汤”;若表邪已尽,邪热缭乱于中者,则为“十枣汤”(同样也是虚实间杂);而邪全入里,便需要用“小陷胸汤”和“大陷胸汤”,使邪气经里而出。对比两个邪陷厥阴:
厥阴心包:桂枝柴胡汤——→十枣汤——→小陷胸汤→大陷胸汤
         表:表邪相兼   中:虚实错杂      里:由轻而重
厥阴肝经: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人参附子汤→人参干姜汤
有点费解,告诉我你书名和哪购买,我一定买了看一下。有机会再探讨。
看着有些道理,不知楼主是书生医生还是医生书生?
上面所说的“桂枝柴胡(生姜)汤”,大体上就是仲景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这就是为什么多数医家运用此方治疗胸水和浸润性TB的原因!




上一篇:补发:我读《内外伤辨惑论》
下一篇:浅谈大黄配乌药

2

主题

0

积分

1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1-27 20: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890

积分

39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90
发表于 2011-11-28 11: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s:184]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87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1-28 22: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六经辨证还是掌握的不好,此方临床可用,但思路不是太明确。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4
发表于 2016-6-6 21: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所未闻,何以敢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8:36 , Processed in 0.32909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