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楼主: 小超

[原创] 崇古尊经是我们中医人的死穴,《黄帝内经》是我们中医发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4 2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论阴、阳是举个相对名词,即隐与显或正与负之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是疾病发展过程阶段,是符号,也可说是六种典型病例。阴阳是中医学纲领的纲领,是古人在实践的认识过程假定正反两个面的省词。稍有错,全盘错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 http://www.hhjfsl.com/jfbbs,原文地址: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353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4 2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一词有人听不惯------。作为事物的两个面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有接触,住的房子有阴面有阳面,数学中有正负数,物理学中有正负离子,中医学中出现阴阳为什么就大惊小怪了呢,也难怪,好的经一但有了歪醉和尚念就玄之又玄。其实中医学中之阴阳没那么复杂,把它当作隐与显、抑与扬看怎样。《伤寒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是借以划分疾病过程的阶段符号,也可以说是例举六个类型,每一类型有正型,变型,型似以及因人而异的特异型,论并病,合病与并发续发的杂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4 21: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的作者在自序里说他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写成这部书,我们从书中看到汉以前中医发展的基本全貌。众家之方是实在的。从“古训”着眼仲景临床诊断和治疗随机应变,归纳起来不外是信息加工------决策,就是依据症状去分析认识机体整体或某系统或某器官的生理活动改变。从外观现象逐步深入本质过程揭示个别和一般关系而后获得正确的判断和手段。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是认识生理活动改变上八个或四组信息,在理解和估量疾病上比之说“八纲”是浅显而易懂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4 21: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迄今所记载最早最系统的著述,就是“内经”。”
      有依据吗?还是猜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9楼(lgdaz) 的帖子

一定要“法”吗?
有方证不就行了吗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0: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0楼(医海) 的帖子

我批的是内经,不是伤寒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1楼(xiaozheng) 的帖子

英雄所见略同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2楼(xiaozheng) 的帖子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0: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3楼(xiaozheng) 的帖子

这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的观点吧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0: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4楼(xiaozheng) 的帖子

内经系统吗?
就一大杂烩
有些还前后矛盾呢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9楼(lgdaz) 的帖子

不学内经会看病的中医多的是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0: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6楼(xiaozheng) 的帖子

这是谁写的
这么深刻
领教了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4-15 06: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论阴、阳是举个相对名词,即隐与显或正与负之义。
仲景论阴阳是举个相对名词,说的不错。“内经”论阴阳,不也是举个相对名词吗?阴阳这个相对名词,其比喻事物,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动可静,可热可寒,可实可虚,可外可内,不只是隐与显或正与负之义。

“迄今所记载最早最系统的著述,就是“内经”。 有依据吗?还是猜想。
“内经”是猜想吗?那您能猜想出一部比“内经”更早更系统的理论著述吗?

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否认伤寒论的理论内涵呢?
兹举几例,试看《伤寒论》与《黄帝内经》有无理论共性。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伤寒论)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黄帝内经)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伤寒论)
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黄帝内经)

阳盛则欲衄(伤寒论)
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也(黄帝内经)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伤寒论)
客者,邪气也。(黄帝内经)

身体为痒,痒为泄风(金匮要略)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黄帝内经)

若把《伤寒论》看作是没有法度、没有理论深度的书、而仅仅是一本验方集,那么如何能达到张仲景所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的目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1-4-15 06: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法”吗?有方证不就行了吗
这个问题就要问张仲景了,一定要“以法治之”吗?有“随证治之”不就行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5 11: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9楼lgdaz于2011-04-14 17:56发表的 :
离开阴阳学说,还有什么别的中医核心理论吗?“随证治之”可以不要理论,而“以法治之”凭什么呢?没有理论,如何“以法治之”呢?以法治之的“法”,又是什么呢?前人总结的好,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而八法,又是凭什么确立的呢?离开阴阳学说,能有八法的确立吗?阴阳学说,迄今所记载最早最系统的著述,就是“内经”。所以,承认“伤寒”而否认“内经”的说法,并不可取。何况“伤寒”众多条文中有关阴阳的论述,与“内经”如出一辙。


    看清楚再评论,我是跟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826

积分

319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国医馆主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26
QQ
发表于 2011-4-15 12: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32楼(邓舒群) 的帖子

引用第41楼小超于2011-04-13 20:50发表的 回 32楼(邓舒群) 的帖子 :
《伤寒杂病论》之类我也深信不疑
我说的可是包括内经
敬天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5: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6楼(邓舒群) 的帖子

我说的可是不包括内经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5: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4楼(lgdaz) 的帖子

张仲景会说“随证治之”就可以了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5: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3楼(lgdaz) 的帖子

没谁“把《伤寒论》看作是没有法度、没有理论深度的书”,但它的所谓“法度”所谓“理论”是实事求是的疾病发展规律,而不像《黄帝内经》那样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5: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3楼(lgdaz) 的帖子

你说的这些所谓“理论共性”也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而伤寒更多的是实事求是的疾病发展规律
更何况这一小部分还可能是后人栽赃给张仲景的呢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5 15: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49楼(lgdaz) 的帖子

引用第55楼小超于2011-04-15 00:25发表的 回 49楼(lgdaz) 的帖子 :
一定要“法”吗?
有方证不就行了吗

         小超,法还是要的,方法一词可能就来源于中医辨证治疗。一会我粘一篇过去写的拙文试述仲景法。咱先说好,是探讨,可不要咄咄逼人,俺可看到你的文笔太利,有点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5 15: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法是疾病时所表现之证状,体征,脉象,嵇诸外景而推之内景活动的变化以识别疾病属性与病位。根据属性,病位变化分析证侯特征,判断其类型,轻重,依据各方面的诊断识别去认识疾病。
    所谓属性:即阴.阳.寒.热.虚.实。寒热是生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表现,阴阳,虚实为意识而定,它们之间存在互通性。例: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就是对病变属性划出一个概念。属性中存在辩证法,阴非专对寒对虚,反之阳也非对热对实。虽热乃虚,虽寒乃实。如:“里寒外热”“发热恶寒”就如此。急性传染病初发期在一定时间内无任何根椐证明有热迹象,这就需要辫证恶寒之状态,发于阴:只有寒冷而不战栗。发于阳:无论发热与否势必战栗恶寒。
    虚,实是据疾病证状,体征来鉴别身体机能抗病力的强弱以定其属性。日医汤本求真内说:“虚,空虚之义,病毒未去,精力已虚。实:充实之义,病毒充实于机体,而体力猛,能抵抗”。又一日医鹤冲逸讲:“于精气谓之虚,于邪气谓之实”。正好映证[内经]所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综上三说可知机能亢进抗病力充实者为实,机能衰退抗病力不足者为虚。
    病位指内,外,表,里。 表即表面,外表。里即内里。凡在内皆曰里。可见[伤寒论]文中内外即表里互词,从字义看,外表当皮肤,从生理机能上分,应包括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凡人体不由传递机转直接与空气接这触者为外为表。里不专指消化系,盖表以外统为里。病变于内,稽诸外而推之内景,如;“心下有水气”“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胁下有水气”“胃中有燥屎”“热入血室”热结膀光“热在下焦”等。还有部位难定或整体性的,如:[伤寒论]第140条大柴胡,大陷胸,第173条白虎加人参曰:“热结在里”,第181条白虎证“里有寒”,第238条“瘀热在里”第388条“内寒”,第317,368条通脉四逆证“内多久寒”。需注意;通脉四逆汤证为整体性虚寒,下利清谷不过是证侯群中一侯,若析里字以为专指消化器官[部位]诊病为肠疾患是要误事的。
病位转变不必是前位证罢始显后位,往往是后位证侯逐增而前位证侯逐减,在转变过程中两三位证侯并显即并病,合病,事实上是病之进行过程中之环节,此种现象较之纯正病位证候群在临床多见。在转之已纯或停而不变[2,3位],仲景只治主位,不用合方,又有非正型转变以其形似或属性而言者如黄芩汤以利为主证而旁现形似二阳合病迹象,葛根汤之下利以部位属性而言太阳阳明合,皆属例外。
三阳,三阴宛如列车行驶,经有大站,有小站,各个站点不是孤立的,而是有铁路网联系着,车的列次不同,载用的人和物不同,交错点也不同,有同处又多异点,仲景言其纲而已。
    疾病的发生传播或沿着阴阳传变,或不沿其传变,或转为杂病,是与时间,气候,环境,年令,体质以及其治疗过程等因素有关,转变各异。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 http://www.hhjfsl.com/jfbbs,原文地址: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353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5: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1楼(xiaozheng) 的帖子

呵呵
我觉得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比法更重要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5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可以从复方方剂看到法的重要,复方的特点:涵盖广,幅度大,可以加减味成新义,可以增损量以易主辅,病变法亦变,方亦变,变化有序,应用有章,“方法”一词就来源于中医学复方的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5: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4楼(xiaozheng) 的帖子

哦,原来这样啊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5 15: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来看经方组合“法”的变化与应用:
   对复方的研究,是对整体的探索,是以疗效(结果)判定组方的合理性,割裂分析很容易陷入思维混乱。同类同性能相近的药很多,为什么古方只采用某一种呢,这就是前人通过聚类验证优选的,前人没有条件去测验成分、含量等,所用手段就是摸索,一味一味的过,一味一味的组合,一味一味的更换、淘汰。漫长的实践取得最佳的复方组合,增减一味药,变更一分量都极为讲究。如:“茯苓饮”已经包括三个复方即:桔皮枳实生姜汤,桔皮汤,枳术汤三个方剂,若加甘草、干姜就含人参汤,患者需有人参汤证,再加杏仁又含茯苓杏仁汤,加半夏又含小半夏汤,加厚朴又含厚朴生姜半夏甘草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苓姜术甘汤,干姜半夏汤,干姜半夏人参丸,若生姜不入汤取生汁合药服则又含生姜半夏汤方义。五味药的加入就有十多个复方的再组合,可见复方的变化和能量,即使药物再增加一味也不超过12味,方简的原则是严守的,加一味桂枝重组的复方所含方义可达20多个,什么复杂病症不能应对,因此经验告诉我们复方在原方基础上重组尽可能不超过十二味药。
    当然并不是所有复方组合都尽合理,有些前人所留方剂实难分析,动辄几十味,依本草罗列大队的同性药味,药多了也必然包括几个小方,分析起来无所指,不伦不类,互不相干,或有抵触,纯出于想象随意堆积,药多了分不出主辅、进攻、防护、抑扬。药多了又不得不从量上做手脚。这不是复方的组方原则。药不能言,病斥之。
    定型的复方尽量不要去更变,增减一味药要自问为什么,这味药加入又有什么新方义,或又包括了哪一个方。患者是否有此证,是否非加非减不可。“茯苓饮”本是胃病方,若兼见有肠问题必合人参汤,若胸中痞至呕哕,可不需加味,原方提高桔皮、姜量即可。这样一个复方就不会有太多的药味或不足。
    一味药物的加减,关系重大,如桂枝加附子是桂枝附子汤的方义,桂枝加黄芪,含黄芪五物汤,桂枝加半夏,含半夏散及汤,桂枝加苓术包括苓桂术甘汤,桂枝去芍加苓术等于苓桂术甘,苓桂甘枣 ,茯苓甘草汤合方,有时根据症候的需要加某药即不成合方,也不含其他方义,那就要在加这味药时你所根据的某一方的这味药 起的作用,如加石膏,必有带有白虎类症,如白虎证悉具而原方症仍在,那就要酌用合方了,组方尽可能不多一味药就不让它多,见病症群中某一现象突出必先考虑原方药的组成,不必见症候即加味,有时虽增加了一二证,但分析不是主症,而是枝末问题,那就无必要加,如桂枝汤证而有腹痛或恶心,那就当提高芍量或姜量,不必加味。若有呕吐,就不得不加半夏。施用合方,其实需 一二味之加,就可合入一二个方,如小柴胡加厚朴,小柴胡加黄连,栝蒌,三泻心中加栝蒌,半夏泻心加桂枝,都是二三方的合剂及包括若干方义,当详加分析。                                                   
    再看“大青龙汤”,此方由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七味药组成。如此简洁的复方却包涵了其它五个复方:1.甘草麻黄汤;2.麻杏甘石汤;3.麻黄汤;4.桂枝去芍汤;5.越婢汤。针对类似病势强弱、症状、脉象变化,或拆或合,分量的变化异同更显主辅,分析起来极有层次。
    1.甘草麻黄汤证:
    “一身面目浮肿”          《金匮要略》
    定义:“治喘急息迫,或自汗或无汗者。”     《方极》
    2.麻杏甘石汤证:
    “汗出而喘无大热。”      《伤寒论》
    定义:“治甘草麻黄汤证之咳而烦渴者。”     《方极》
    3.麻黄汤证:
    “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喘而胸满者。”
    “发热身疼无汗者。”      
    “不汗出因致衄者。”    《伤寒论》
    定义:“治喘而无汗,头痛发热恶风。身体痛者。”  《方极》
    “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正证也。”“喘而胸满者,服发汗而不汗,欲衄者。”         《方极》
    4.桂枝去芍汤证:
    “脉促胸满者”            《伤寒论》
    定义:“治桂枝汤证不拘挛者。”             《方极》
          “胸满无拘急之证者。”               《方极》
    5.越婢汤证:
    “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或无汗”   《金匮要略》
    定义:“大青龙汤证,而无咳嗽,冲逆之证者。” 《方极》
    通过对大青龙方组五个复方的了解不仅对大青龙证有了一个基本轮廓,对其药能也有一定认识。例如越婢汤治大青龙证而无咳嗽,冲逆,反过来看大青龙汤去杏仁、桂枝即越婢汤。由此可知杏仁治喘咳,桂枝主治冲逆(当然还需其它方剂药能知识)。在掌握大青龙方结构后再看大青龙证就明晰多了。
    大青龙汤证:
    “脉浮紧,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者。”
    “脉浮缓,(发热恶寒)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不汗出而烦躁者)。”     《伤寒论》
    “病溢饮者,当发汗,大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
    定义:“治喘及咳嗽,渴欲饮水,上冲或身痛恶寒者。”    《方极》
    “头痛到四肢惰痛,发热不汗出者。”      《方机》
    复方的组合分解其严密、合理、极致在“大青龙汤”中表现出高度的科学智慧。中医复方就是针对病势的细微变化而变化,或单兵作战或联合行动或集团合围,运用无穷,变化无穷。统观大青龙汤所含五个复方它们的共同点在一个“汗”字,不汗出,或无汗,自汗,或续自汗,或无汗而喘,或汗出而喘。根据脉象,病势变化采用不同方剂。当咳嗽,渴欲饮水,上冲逆,或身痛恶风证俱在而脉显浮紧或缓时,当用大青龙汤为宜。《伤寒论》、《金匮要略》在大青龙证治只是例举一两例证在实际应用中它的治疗范围是极广的。据日本医学家汤本求真先生实践,大青龙不仅对流行感冒有特效,对眼疾,急性肾炎也有疗效。从另一角度看大青龙虽为桂枝去芍汤之加味方。但与麻黄汤证治相似,病势更重又加烦躁。这也可以理解为:麻黄汤证加重又增烦躁为使用大青龙依据。中医复方就是这么紧凑,一环扣一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5 16: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53楼(xiaozheng) 的帖子

引用第59楼小超于2011-04-15 00:30发表的 回 53楼(xiaozheng) 的帖子 :
这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的观点吧

      我所谈的都是自己的观点,和我老师的看法,这种观点在30年前已形成,本人只是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6: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7楼(xiaozheng) 的帖子


我只是有一次听彭坚老师的讲座听到类似的观点
没别的意思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6: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6楼(xiaozheng) 的帖子

我在这碰上的肖鹏之后的又一个高手啊
发现自己真有点狂妄了,可能是因为之前没见到你们这些高手吧
其实,我知道的你们都知道,只是没说罢了,我猜
所以我决定,不再肆意妄言了
谢谢您的指点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4-17 16: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高手呀,和你一样是在校生。象我这等水平的在大学一抓一把,俺只是一中等生。
   你说要考研,中西医结合走西医线,这点请注意。还有一点也要考虑,中西医结合只能考本专业医师资格证,(各省有不同规定)那还不如考研直接考中医专业,或西医专业,这样选择性大一点。我本科是中西医结合,研是中医,将来博的目标是西医,很困难。当时考研时应选西医就好了,等考博转回中医相对容易点。另现在复习有点早,临考3个月足够。只要你在中上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1-4-17 18: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读不懂的经典,只有读不懂经典的人。

每次听到有人以经典难懂而拒绝读经典,甚至要求停止经典学习的时候,我总有种莫名的奇妙的愤怒,又觉得好笑,难道我们还要苛求已经作古的祖先按照我们现在语言习惯为我们重写经典吗?难道西方人因为莎士比亚古典文风难以通读就否定莎士比亚吗?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其历史特殊性,而且基本上最后本身文化大家主导的运动却被利用变成了政治运动,对于该否定的文化腐朽却被变换了包装继承了,而对于文化精华却被偷换概念变成被打击的对象。
当你拿过来古典著作不能通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样来提高自身,从而具备读懂经典的能力呢?说实话,五四之后很多的年轻人并不是因为真的想改革中国文化,而是出于畏难心理与实用心理拒绝继承改革中国文化,所以最终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泛滥。
时至今日,我们与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远,从曾经的不想读已经演进到真的快要读不懂了,国亡了尚可复,文化断了谁可续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821

积分

4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21
发表于 2011-4-17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蠢
盲目的否定
不知道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是因为他永远的正确性
能实际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每个角落中

自己看不穿经典
偏说经典的不是
蠢到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2: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0楼(xiaozheng) 的帖子

多谢学长指导,我会考虑转中医的……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3: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0楼(xiaozheng) 的帖子

西医就没法转了,《生物化学》根本就看不进去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3: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2楼(wd_214) 的帖子

自己看不穿经典
偏说经典的不是
……
别总是这句用烂了的句子好吧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3: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是因为他永远的正确性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 http://www.hhjfsl.com/jfbbs,原文地址: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5115.html
这才是真正的盲目吧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3: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 http://www.hhjfsl.com/jfbbs,原文地址: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5115.html
就因为我们中国人向来就不敢想不敢干不敢否定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3: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2楼(wd_214) 的帖子

是否定
但并不盲目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3: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1楼(梁浩) 的帖子

没有读不懂的经典,只有读不懂经典的人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 http://www.hhjfsl.com/jfbbs,原文地址: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5115.html

总是这么句话,把我的耳朵都听烂了
你们能不能有所创新呢

我猜你也不会
会创新就不会反对我了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1-4-19 22: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为什么才是创新呢?新是你创出来的吗?所谓创新在每一次的传统诊疗中都有非常好的体现,这种体现并不是简单的方药,方药只是一个载体,经典理论只是一种表述,至于所谓的新不言自明。至于你所追求的那种技术主导的革新从来都不是传统医学所追求的新,因为那种新是即新即旧,如果你追求这种创新的话,那么就考西医的研究生吧,因为你想要的在中医中你是追求不到,如果你是因为追求文凭或者其他原因读研究生那就放弃吧。另外中医基础理论课本与真正的中医基础理论还有很大距离,不过是一个按照西医分科方法所编纂的伪书。说你不读书,并没有冤枉你,我在省里进修期间见多了你这种中医学院的所谓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很多是中医不怎么样,西医也不行,不过是在为了混口饭吃读书而已。所以本不需要指望你这类人能在中医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1-4-19 22: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就是建立在你读的所谓中医基础理论等有限知识基础之上做出这个判断的话,这能称之为严谨吗?即便是一篇论文,似乎也需要引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吧?说你书读少了,你觉得冤枉了,另外,我强调读书,永远都不为过,因为新知不是凭空创造,像你这样急功近利,别说创新,就是守旧你都不够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23: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你不读书,并没有冤枉你,我在省里进修期间见多了你这种中医学院的所谓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很多是中医不怎么样,西医也不行,不过是在为了混口饭吃读书而已。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 http://www.hhjfsl.com/jfbbs,原文地址: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5115.html
你见过中医学院出去的人,但你见过我吗?你怎么知道我和他们一样
告诉你,大学快四年了,我连女朋友都没要,整天除了寝室、体育馆,就是图书馆
只不过我不像你,就知道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积分

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23: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本不需要指望你这类人能在中医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 http://www.hhjfsl.com/jfbbs,原文地址: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5115.html
我会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并不需要你的指望
生为中医,死为中医,我这辈子就死磕中医了
我将在挫折中学会爱与自由、激情与自信、正直与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1-4-20 06: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本经典历经历史风雨磨难流传至今都是宝贵的资源

读书要读出有益于实践的真知而不是读出一肚子埋怨,如果读书读出一肚子埋怨,责备古人怎么不按我们现代人语言习惯写书,那么读书还有意义吗?学习中医这种历史久远的医学,首先明确一点任何一本经典都是首先服务于当时的,其语言也是适宜于当时文化传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当时文化尚未普及到平民,所以如这类医学经典的著作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层次人的才能读懂。我们学习中医一定要了解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文化背景,仅仅从表面语言文字上去读经典,那么经典不过如此而已,正所谓“依文解意三世佛冤”。我现在很少读中医经典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我太缺少历史文化背景知识量,总觉得其中言外之意难以领会,所以现在大部分功夫都在读南怀瑾先生著作,以及钱穆等民国时期非党派历史学家的著作。现代人追求实用,急功近利,总是希望吹糠见米,所以总是在专业上不停的钻,如管中窥豹,终不可见全貌。我自己并不以中医谋生,但是这让我的中医思维能够脱离利害之心的影响,所以能够更真实的将中医还原生活,也许现实中医发展遇到很大困难,但是对于真正的中医之道有何损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1-4-20 07: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实中寻找解脱之道------------正视现实方能超脱现实

记得大学时,我与同学辩论,就是关于中医与西医谁更好,谁更有优势,时过境迁,我的那个同学现在改行做了老板,从事医疗器械销售,业绩骄人,也过得非常的好。其实现在想来不是西医真的就那么好,只不过西医能给更多人一口饭吃,在市场大潮中中医终归是小众医学,不能够养活更多人,最主要是不容易被资本与权力操纵。我本人,也改行干了骨外,换句话说,只是在时代大潮中,我选择以此谋生,这与医学的好坏并没有关系,我承认这个时代中医必然被边缘化,与其执着于中西医的市场之争,还不如承认我们中医已经失去大部分市场,找一份好点工作,安安心心做好中医之道的继承工作,而如果为了生活疲于奔命,那么最后人性被现实扭曲,变的怨天尤人,更难以在中医道路上坚持下去。喜欢中医可以放在心中,就像酝酿一坛好酒,而不是打翻醋坛子似地嗔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1-4-20 07: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做颜回

孔子爱颜回为得道,欲传衣钵,,,,,,,,,,,做人首先照顾好自身,无私不仅仅是对他人,首先是对自身无私。“一瓢水,一捧食”,终归是亏待了自身,养身之道尚且不能,中年而早逝。成就一人的好名声,亏待了父母所赐予的身子,于孝慈皆未能全,这难道符合人情道理吗?中医经典的所论的就是养身之道,不过为了全身已尽人道,在人道上在完成天地自然之道的升华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224

积分

7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大道至简,行医悟道。

Rank: 4

积分
1224
发表于 2011-4-22 23: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年轻,无知可以理解,但不能愚昧,这是你的个人想法,请注意不要说“我们”,我看你并没有入中医门,没有资格谈“我们中医人”。当代中医院校教育的悲哀——培养中医掘墓人。
经方医师在株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8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4-23 00: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王教授出现了
温故知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1-4-24 18: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之难----口号容易喊,但是办法难出,难出的原因在哪里

如果你爱中医首先自己是个被中国文化所化的人,如果你我连中国文化之门都没能进入,那么中医经典对于你我永远都是读不懂进不去的腐朽之文,换句话说是我们不能化腐朽为神奇而已,因为我们从某种程度上称不上是个合格的文化人,更不要提以医道的传承者自居。生命的秘密本不是秘密,只是我们被各种偏颇见解挡住了那双慧眼,其实中国文化要求读书人要博学,其实正是为了开此慧眼,读懂生命这本书。所以读黄帝内经这本经典,一定要跳出去,多读秦汉之前的诸子百家之书,或许能够从中得到不从角度的认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02

积分

5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2
发表于 2011-4-24 2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太偏激了,其实中医世界很大你看到的紧紧是一小部分,无论哪个流派只要你学好了悟了其中奥妙你就是一代大师,伤寒是厉害你崇拜伤寒,但是温病何尝没有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师呢,补土派,滋阴派,温补也不都是牛人无数,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是境界问题,读书喜欢思考是好事但是没有临床很多都是瞎想,所以还是多看些书多背些书实在。。。
岐黄之道,在于心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02:09 , Processed in 0.1800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