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领衔的“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的最新大样本研究,对(
截至1月29日)来自
全国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已确诊的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8126712213659684
从这篇预发表的论文来分析,个人认为更支持仝小林教授“寒湿证候为主”的疫情判断:
一、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偏大(47岁),而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高发年龄段为25-34岁,当时国内主要证候为“风温”,主要用方为[银翘散]
2.患者年龄
患者中位年龄为47.0岁,女性占41.90%。新冠肺炎可发生在整个年龄段,其中0.9%的患者在15岁以下。
二、出现发热症状的比例仅为87.9%(多数热度不高),就诊时发热的患者不足一半(43.8%),不符合“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的定义,主要病机不是“热毒”。
3.症状和潜伏期
发热(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但就诊时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不足一半(43.8%)。腹泻(3.7%)和呕吐(5.0%)少见。
三、病死率低(<3%)远低于“初期就发高热”的2003年非典(9.8%)。
钟南山等人在论文中表示,和之前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两项研究相比,基于更大的样本量和在全国各地招募的病例,最新研究得出的新冠肺炎病死率明显变低(1.4%)。当计入广东省的试点数据时,病死率更低(0.88%)。
钟南山表示,根据目前观察的情况,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约为2.7%,且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病死率虽然比普通流感强,但远比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
四、新冠肺炎的暴发时间为隆冬(12月-1月),与风温的流行季节特点不符:
《温病条辨》: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